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涼庭村

鎖定
涼庭村位於廣東省平遠縣東石鎮,位於東石鎮東部尖山腳下,離鎮政府駐地5公里。涼庭村北面臨麻塘村,南面臨東汶村和汶水村。東泗公路經過於此,村級公路4公里已實現路面硬底化,交通便利。
涼庭村委會轄黃湖、下涼庭、上涼庭、土厚湖、賴屋、山背、豐泰堂、細屋、深一、深二、上新屋、礦山、爐下、排上、農會、山塘尾、龍石下、四大堂、河唇共19個村民小組,880户,3194人。林、劉、賴三姓人共居,漢族,講客家話。
中文名
涼庭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平遠縣東石鎮
地理位置
東石鎮東部尖山腳下
人口數量
3194人

涼庭村歷史沿革

據傳舊時涼庭崗上建有一座茶亭叫“良亭”,供過路人避風雨、挑擔歇息。後這一帶地方被稱為“涼庭”,一直沿用至今。人民公社體制時稱涼庭大隊,1989年改涼庭管理區,1999年設涼庭村委會。
涼庭村有耕地1954畝,農產水稻為主,兼種花生、黃豆,果樹有三華李和金柚。農業人均收入3611元。涼庭村地下資源有獅子巖鐵礦、打石坑石灰石,村民除農業種植外,都從事採礦或撿礦(鐵礦)。工人鎮、馬地坪一帶工廠林立,工人鎮從六十年代一個小供銷站發展到現在已成為一個有幾十間各類店鋪的小集鎮,購銷十分活躍。

涼庭村基礎設施

涼庭村委會設在工人鎮,涼庭小學建在工人鎮附近。涼庭村民房老的多數為上下堂結構客家堂屋,近十多年來新建的均為鋼筋水泥結構的樓房。新豐村的豐泰堂建於清嘉慶七年,是四堂七橫三圍龍結構的客家圍建築,為林姓人所建。涼庭村人林震(叔惠)是民國前期的中將師長,其子林士諤,留美博士,航空設計知名專家,解放後任清華大學、北京航空學院教授。

涼庭村涼庭村信息通道

【新坊下】 村委會西0.5公里,原為元末賴氏定居,後與劉氏聯姻,成為劉、賴兩姓居住點,45户168人,以農業為主,因與鐵礦山較近,多有采礦為副業且致富的。
【豐大堂】 又曰“豐泰堂”,為四堂,六橫(幛)三圍龍51廳21天井,270多間房的大型客家代表建築,成為典型客家民俗建築物,梅州市“客家民俗研究會”曾多次採訪、攝影,該屋於1803年建造,這裏原住户88户290多人,近年逐步搬遷附近定居,現僅存住户10户20多人,村民以農業為主,部分採鐵礦為副。
【土厚湖】 村多稱為“土苟湖”,土房厚而得名,村委會東1公里,居劉姓90户314人,周圍盛鐵礦,村民以農為主,多為採礦為副且已致富的。
【山塘尾】 附近有口大山塘故名,村委會西北1.5公里,居林姓86户270多人,義方小學(曾改名東風小學)設於此,村民以農為主。
【深塘】 門前有口魚塘大且深而得名,村委會北0.5公里,居林姓37户202人,以種水稻為主,多有采鐵礦且致富者。
【鳳形坑】 村委會西距2公里,內有劉氏墓墳名“鳳形”而得名,住林姓4户16人,是七、八十年代新遷至此為居住點,以農業為主,產沙田柚。
【龍石下】 祖屋建在牛形“合卵”(睾丸)下,故命名為“朱石下”,為文雅起見,後改為“龍石下”,村委會西1.5公里,明嘉靖四十年遷來,林氏始祖於明嘉靖四十年以上杭遷來,現有57户205人,以農為主。
【爐下】 村委會東,距0.5公里,有豐富的鐵礦資源,過去這裏曾建爐鑄鍋而得名,住林姓23户64人,過去以農為主,近年採礦為主要收入。
【礦山下】 鐵礦山腳下而得名,村委會東距0.5公里,平遠鋼鐵廠設於此,村民過去以農為主,近年以採礦為主要收入。
【四大堂】 村委會西1.5公里,其建築為四堂四幢(橫屋)一圍龍,因有四堂建築,故以“四大堂”命名,居林姓48户150多人,以農為主。
【細屋】 全名“細屋子下”,因與豐大堂的大形屋相鄰,相比之下,此屋為細屋了,故名,村委會西距1公里,東石河從旁而下,居林姓47户174人,以農業為主。
【黃湖裏】村委會東1.5公里,這裏又稱“王府裏”相傳明代此處為王姓所居,出過知府,故名“王府裏”后王氏外遷,林氏進住,現居林姓15户66人,以農業為主,採鐵礦為副。
【涼庭上】 分上涼庭和下涼庭,村委會東南0.5公里,居林姓 户 人,以農業為主,多人採鐵礦為副,上涼庭是解放初期平遠縣副縣長林公頓的出生地。
【敬墩上】 從古到今,人們都喊“苟墩上”因“苟”與“狗”同音,解放後人們為了文雅將“苟”字旁加一夂,成了“敬”位於舊時通往縣城的古道上,是往大柘和新布的岔路口,歷代以來都有幾間店鋪,現仍有店鋪十多間,形成小百貨、小日雜、滷菜、藥店等的小集市點,加上週圍農户約有 户 人。
【工人鎮】 解放前林公頓的果園建於此處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平遠鋼鐵廠和汽車配件廠建於此處,隨後,商店、修理、滷菜、醫療、銀信等逐步配套形成一集鎮,命名為“工人鎮”,東泗公路穿街而過,涼庭小學設於附近,小鎮上有店鋪數十間,加上職工住房、周圍農户,人口已達千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