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涼山大石墓羣

鎖定
涼山大石墓羣(王所大石墓羣、伍合大石墓):主要分佈於川西南安寧河流域,在冕寧、喜德、西昌、德昌、米易諸縣市皆有分佈。德昌縣王所大石墓羣與喜德縣伍合大石墓羣是目前保存最完好且最為典型的兩處大石墓羣 [5-7] 
中文名
涼山大石墓羣 [8] 
地理位置
四川省德昌縣、喜德縣
佔地面積
7500 m²
時    代
戰國至漢
等    級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涼山大石墓羣摘要

安寧河流域的大石墓是涼山最具特點的古代文化遺存。對這種只分佈於涼山,為涼山所獨有的古代文化遺存的調查與發掘主要開展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 [3-4] 

涼山大石墓羣墓羣簡介

涼山大石墓羣 涼山大石墓羣
王所大石墓位於德昌縣西南約4公里的王所鄉王所村一組,分佈有大石墓三座,佔地面積7500平方米,墓呈長方形,墓室以大石圍砌而成,頂蓋數塊大石,墓門以小石封砌。長8.5~17.90米,寬1.70~3.60米,高0.50~1.60米,石質多為花崗石,墓保存基本完好。
伍合大石墓羣位於喜德縣城西北約11公里的冕山鎮伍合村二組北面50米,墓羣分佈於安寧河支流孫水河南岸的坡地上,共分佈有墓葬九座,墓地面積2000平方米。墓長2.50~4.45米,寬1.35~3.20米,高0.35~2.10米。墓葬呈長方形,墓室以大石豎立圍砌而成,上蓋巨石,石質為花崗岩

涼山大石墓羣墓地特點

大石墓的主要特點:墓室為長條形,墓頂皆用數塊巨石依次覆蓋,蓋頂石重達數噸,最重達10噸。

涼山大石墓羣墓室類型

大石墓 大石墓
墓室主要分兩種類型:一種用10餘塊大石圍砌成墓室,另一種用小石塊砌成墓室,墓室外皆有封土。出土器物有石器、陶器、銅器等。大石墓多成羣分佈,每羣四、五至十餘座不等。涼山大石墓羣是西南地區一種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遺存,對於研究西南地區的考古學文化與西南古代民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涼山大石墓羣墓羣發現

清理大石墓頂的浮土 清理大石墓頂的浮土
大石墓分佈於安寧河谷流域約70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北至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南至攀枝花市米易縣,主要分佈在安寧河流域的喜德、冕寧、西昌、德昌等縣市。
西昌市文物管理所退休人員、考古專家、大石墓的發現人之一張正寧説,上個世紀70年代四川大學歷史系童恩正、四川省博物館趙殿增組成的流域調查考古隊,到西昌禮州鎮進行新石器遺址發掘。
他們發掘時發現,新石器遺址上一座墓基由眾多巨石組成,搬除巨石後,出現的土陶和人骨令他們感到十分驚奇,他們明白髮現了一種珍貴的古墓。這種墓用巨石砌成墓室,頂部以巨大的墓石覆蓋,這種古墓遂被稱為“大石墓”。
而據《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自滇以北,君長以十數,邛都最大,此皆椎髻,耕田有邑聚。”從現存的200餘座大石墓分析,如按每座墓葬入八九十人計算,入葬的人數亦當在兩萬人左右,和涼山地區同時期的其他古代民族所遺留下來的墓葬相比,他們的確是這一地區最大的民族。
四川省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稱,邛人大石墓在全世界絕無僅有,是安寧河流域原住民獨特的墓葬形式。

涼山大石墓羣神秘色彩

考古人員在現場測量 考古人員在現場測量
大石墓用巨石砌成,墓室挖在地下,為狹長方型,一般長約6-8米,最長可達14米。墓室一般寬0.8-1.2米,深1.5-2米。墓室的兩壁和後壁用長方型大石豎立排列而成。
墓室用巨石覆蓋,一般5-7石不等,前方有一個窄窄的墓門,墓門用碎石封閉,墓頂露於地面。有些保存完好的大石墓前,還立着一塊巨石做墓的標誌。
而這些建築材料都未經人工加工,重者達萬斤以上,輕者亦有數千斤之多。即使在今天,我們如果不借助機械,也休想動它分毫。
墓室內都沒有發現葬具,人骨都堆積在墓底,男女老少都有。每座墓葬入的人數不等,少則四五十人,多達一百多人,從骨殖錯亂、隨葬品沒有多寡貧富之分的現象分析,這眾多的同室而葬的死者,可能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同一氏族的成員。
大石墓中出土了許多文物,主要可以分為陶器,銅器,鐵器,骨、牙、金、瑪瑙、綠松石等質料的各類裝飾品,有些墓室內還發現過稻穀的痕跡。
“大石墓還有兩大謎底未能揭曉”張正寧説,一是古人用什麼樣的技術能夠移動如此龐大的石塊。修建這些石墓的石塊每塊重量至少在一噸以上,以5、6噸重的居多,而這些石塊均產自離墓地5公里外的大山中。
其次是墓主的族屬問題。據其他被盜墓葬的已發掘情況來看,大石墓中一般聚集着數十具乃至上百具屍骨,而這些屍骨均屬原屍體棄置野外任其腐爛完畢以後,再將屍骨收撿放入大石墓內,而且這些成羣的屍骨則是多次放置進入的。
具有這種奇特的“撿骨”葬式的墓主究竟屬於哪一個古代少數民族呢?其宗教信仰又是怎樣呢?涼山州博物館館長劉弘認為:墓主疑為司馬遷在《史記》中提到的“古邛人”,屬氐羌系少數民族,於距今約3000年前從岷江上游遷至安寧河平原,遠遠早於彝族進入涼山州的時間。是否果真如此?尚待破解。

涼山大石墓羣相關傳説

涼山大石墓 涼山大石墓
“關於神秘的大石墓有許多傳説”西昌市文物管理所所長馬玉萍説,其中有一種傳説大石墓是由一個叫僕人的民族修建而成的,這個民族的人個子不高但力大無比,是他們將遠處的大石塊搬運過來,修建墓地。
而當地村民則稱這種巨石砌成的墳墓為月魯墳,説它們是明朝初年反抗朱元璋而被殺的月魯 貼木兒的葬身之地。而彝族老鄉叫它們“濮蘇烏烏”,説是彝族的祖先進入涼山前就居住在這裏的一種矮人的石頭房子。歷經悠悠歲月流傳下來這些含義不同、內容各異的説法,而其中的真實歷史卻已湮沒無聞了。
大石墓中出土數量較多的各式精美的青銅發笄,似乎與“椎髻”這種風俗有直接的關係。墓中出土的稻穀也説明這是一個定居的農耕民族。總之,從大石墓的分佈區域和它所反映出來的文化面貌來看,基本上與古文獻所記載的邛都人相吻合,所以考古界的大多數學者認為,邛都人就是大石墓的主人。西昌古稱邛都,其南還有邛海,都説明了邛都人曾是這一地區的主要居民。

涼山大石墓羣分佈特點

大石墓一般成羣分佈,每羣二、三座至十餘座不等。有些墓羣的墓葬有統一的墓向,如西昌阿七桂花大石墓羣,五座墓葬一字排開,全為南北向。而大多數墓葬羣的墓葬卻沒有統一的方向,同一墓羣中的墓葬有南北向者,有東西向者,也有其它方向者。如德昌六所大石墓羣,喜德五合大石墓羣等。大石墓羣中的墓葬的間距一般在10—30米之內,如德昌六所大石墓羣、水塘村大石墓羣。墓葬間距最小的只有數米,如德昌紅廟大石墓羣。

涼山大石墓羣墓葬形制

大石墓出土的部分文物 大石墓出土的部分文物
大石墓並非“千墓一面”,在墓葬形制上也有不同的變化。大石墓雖然都用巨石蓋頂,但墓室的建造方法卻不盡相同,考古學家將大石墓分為A、B兩類。
A類墓的主要特點是都有用小型的石塊堆砌起來的巨大墓冢,墓冢平面呈“蝌蚪”形,前高後低,前寬後窄,後面還拖一條長長的“尾巴”。墓冢的前部與兩側有間隔地立有大石,墓室內壁也間隔性地立有大石且與墓冢兩側所立大石對稱,起到了穩固墓冢和墓室的作用。完整的A類大石墓的墓冢長達20多米,高達3米,墓冢的尾部還立了一塊近兩米高的長方形巨石作墓的標誌。墓冢的中前部留出一個窄長條形的墓室,墓頂用五至八塊巨石依次覆蓋。
B型墓的主要特點是四周墓壁用豎立的自然大石修造,其具體修造方法為,先在地表挖一週深約20——30釐米的溝槽,再將近長方形或舌形的自然大石豎立在溝槽內,圍成長條形的墓室,墓室後端用一塊大石封閉,兩側各豎立五、六塊或七、八塊大石作為墓壁,前端為墓口或墓道。圍砌墓室的大石一般高1.5—2.0米,厚1米左右,每塊大石都重數噸以上。墓室上部依次用巨石覆蓋,最後在墓室外用土堆砌封土。B類墓在結構上有一些變化,一般為長方形,墓門開在前面;另一種的墓門則開在側面,墓葬平面呈“凸”字形;還有一種墓門雖開在前面,但墓門兩側卻橫向豎立了兩排列石,列石呈“八”字形排列,象放在墓門左右的兩道“屏風”。
但這幾種類型的大石墓在分佈上並沒有明顯的地域區分,不同類型的大石墓常常出現在同一個墓羣中。
無論哪類大石墓,最顯著的特點是墓頂都蓋有一排巨石,根據它的特點,考古學家給它取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名字——大石墓。

涼山大石墓羣主人介紹

2004年12月德昌縣阿雍發掘現場 2004年12月德昌縣阿雍發掘現場
從考古發掘和出土器物,可以證實大石墓修建於春秋末到東漢初這400年間。大石墓主要分佈地集中在雲南北邊的安寧河谷,司馬遷在《史記.西南夷列傳》中記載道:“滇之北,君長以什數,邛都最大”。意思是在當時的滇國的北方,分佈居住有很多民族部落,其中有一個叫邛都夷的民族最大。由於文獻記載十分簡略,中國西南地區的早期歷史更多的依賴考古發現。根據考古調查,在滇以北的地區,分佈有許多不同種類的古墓葬,初略統計有大石墓、石棺葬石板墓、土坑墓、石蓋墓等等,而無論從數量還是分佈範圍來看,大石墓都是該地區最主要的古代文化遺存。位於安寧河谷的西昌古稱邛都,其側還有一個叫邛海的高原淡水湖,證明這裏曾是邛都夷的聚居之地。大石墓中出土的稻穀、稻葉痕跡和銅鐮和最近考古工作者在安寧河谷內發現的幾處與大石墓有關的遺址上的房屋建築遺蹟,也與文獻關於邛都人的“耕田,有邑聚”記載基本吻合,所以學術界一般認為大石墓就是邛都夷的文化遺存。
大石墓的墓葬形制也有着鮮明的時代烙印,最早的大石墓出現在春秋末期,墓葬比較小,墓室長度在3米以下,出土的器物主要是陶器和石器。到了戰國時期,大石墓的墓葬變大,長度一般在6米左右,出土器物的種類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出現了大量銅器。最晚的大石墓已經到了西漢末期——東漢初期,墓室一般長8—9米,出土物中出現了鐵器和西漢的五銖錢和新莽的大泉五十錢,在往後,大石墓便絕跡了。
大石墓為什麼絕跡和邛都夷在東漢初期受到的一次重大打擊有關。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就年,朝廷派武威將軍劉尚擊益州夷,路經安寧河谷。邛都夷首領長貴怕劉尚平定南方後,自己不能再作威作福,便聚集士兵,修築營壘,並釀造毒酒,欲用毒酒勞軍,藉機襲擊劉尚。劉尚識破了長貴的計謀,急速派兵佔領邛都,將長貴誅殺,並把其家屬遷到成都去了。從此,邛都夷的勢力急速消退,大石墓也在這一時期消失,其間的聯繫不言自明瞭。但是邛都夷這支民族並沒有消亡,據《華陽國志》記載,三國時蜀漢的軍隊中還有一支名叫“七部營軍”的邛人部隊,這時他們還駐守在安寧河谷,但已經放棄了用巨石構築墳墓的習俗。再往後,邛人在文獻中也徹底消失了。

涼山大石墓羣巨石搬運法

構築大石墓的巨石都選用的是玄武紀的花剛巖,這種岩石十分堅硬,不易風化,但重量卻不輕。因為建造大石墓的石頭每塊的體積都在1—2個立方米左右,根據花剛巖1:3—1:4的比重,每塊蓋頂石的重量都在6—8噸之間,西昌月華鄉的一座大石墓的一塊蓋頂石的重量更在10噸以上。今天,即使我們使用現代的起重運輸工具,要修築一座大石墓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當時的人們是採用什麼方法搬運這些巨石的呢?考古學家們經過30多年的研究與分析,逐漸揭開了這個謎。
人類的思維常會出現相同的方式,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考古學家們在研究同樣是用巨石修築的古埃及金字塔時,在一座金字塔內部的壁畫上發現了一幅修築金字塔圖。原來,古埃及人為了搬動每塊重達十噸的石頭來建造高高的金字塔,專門修築了一條長長的斜坡道路,用降低運輸路線坡度的辦法來減輕石頭的重力,金字塔越往高處修,斜坡道路的長度也越長,始終保持道路的坡度不變,一座座雄偉的金字塔便矗立在尼羅河畔。無獨有偶,大石墓的建造者們在用巨石給大石墓蓋頂時也採用了這種方法。完整的大石墓都有一個蝌蚪形的封土堆,前面是一個橢圓形的墓丘,後面有一條長長的斜坡狀尾巴,大石墓的建造者們正是利用這條“尾巴”將若干塊重達10噸的巨石搬運上墓頂的。
建造大石墓的巨石大多來自數公里之外,而在古代搬運重物多采用下墊圓木進行滾動的辦法。但南美的古印加人在搬運用來修築城牆的巨石時則採用了另一種方法,他們先修築一條運輸道路,然後在路面上滿鋪一層圓形的小卵石,卵石尖的一面向着路面,再用繩索捆緊巨石,在路上拖行。由於路面是由若干卵石鋪成的,接觸巨石的只是若干個點,減少了磨擦力,就能比較省力的搬動巨石了。
大石墓的建造者到底採用的是那一種方法,一直是考古學家們爭論的問題,大多數人認為可能採用的圓木滾動法。但考古發掘經常帶給人們想向不到的驚奇,印加人使用的辦法居然也被大石墓的建造者們所採用。2004年11月,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和涼山州博物館的考古工作者們在大石墓集中的德昌縣阿榮鄉發掘大石墓時,發 [1]  現在一座大石墓的四周鋪砌了卵石,證明大石墓的建造者搬運墓石時的確採用了與古代印加人相同的方法。

涼山大石墓羣保護措施

2006年,被國務院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