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涬,拼音是xìng,出自於《莊子·在宥》墮爾形體,黜爾聰明,倫與物忘,大同乎涬溟。
中文名
拼    音
xìng
部    首
字    碼
U+6DAC
五    筆
ifuf
鄭    碼
VBUB
詞    目
ㄒㄧㄥˋ
筆畫數
11
U
6DAC
GBK
9BEB
筆順編號
44112143112

基本字義

〔~溟〕a.道家所謂的自然之氣。b.大水茫茫。
牽制。
涬溟:指混沌的元氣。混混茫茫的自然之氣。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涬 ·
廣韻》胡頂切《集韻》《韻會》《正韻》下頂切,𠀤音婞。瀴涬,大水貌。一曰混茫貌。
溟涬,自然氣也。《莊子·在宥篇》大同乎溟涬,物故自生。
引也。《張衡·思𤣥賦》無緜攣以涬已兮。《注》言勿牽制於俗,引憂於已。
姓。五代有涬寅遜。 亦作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