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涉外税法

鎖定
涉外税法,是指調整涉外税收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所謂涉外税收關係,是指國家與涉外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以及外國人之問形成的税收關係。在每一種具體的涉外税收關係中都具有某種涉外因素,例如,納税主體是外國人或外國的企業、公司、組織等,或徵税對象處在國外或源於國外。所以,涉外税收往往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之間的權益關係;涉外税收必須以本國政府行使的税收管轄權為依據;對外國納税人,不僅僅以本國税法為依據,同時還要遵守有關國際税收協定。我國沒有一部統一的涉外税法典,涉外税收法律規範是規定在有關單行法律、法規之中的,如《個人所得税法》、《企業所得税法》等。
中文名
涉外税法
定    義
調整涉外税收關係法律規範的總稱
原    則
税負從輕,優惠從寬,手續從簡
體    系
同税法

涉外税法原則

涉外税法的原則,是我國涉外税收法本質和特徵的最集中的體現,是指導涉外税收關係順利發展的基本準則。我國涉外税法的原則是在維護國家主權的前提下,實行税負從輕、優惠從寬和手續從簡。
(1)税負從輕,就是涉外税收負擔是按照低於多數國家税負。
(2)優惠從寬,是指税收優惠不僅面廣,而且幅度較大,採取多種方式給予納税人寬厚、優越的條件,加以照顧。
(3)手續從簡,是指涉外税收的課徵方法也比較簡便,特別是在納税手續和計算方法上比大多數國家的做法要簡單。

涉外税法體系

涉外税法的體系同税法的一般結構與分類是一致的,它首先可以分為實體法和程序法兩部分。其中,實體法包括調整涉外税收體制關係的涉外税收體制法和調整涉外税收徵納實體關係的涉外税收調控法兩大部分。涉外税收調控法又稱為涉外徵納實體法,因其在宏觀調控方面具有的作用,並且進行宏觀調控也正是其重要目的,因而它通常被稱為涉外税收調控法。
涉外税收調控法包括三大部分,即商品税法、所得税法、財產税法,這與國際上通行的税收的分類是相一致、相對應的。這三類税法是整個税法的核心部分,在實現財政、經濟和社會目標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涉外税收程序法是調整涉外税收徵納程序關係的法,它在保障税收實體法的有效實施,防止侵犯私人經濟主體的權益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上述涉外税收調控法和涉外税收程序法也統稱為涉外税收徵納法。

涉外税法要素

税法的構成要素通常是指税法必須具備的內容,或者説是税法的必要因素。涉外税法的構成要素同一般的税法構成要素相同,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涉外税法税法主體

税法主體是在税收法律關係中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當事人,包括徵税主體和納税主體兩類。徵税主體是國家,徵税權是國家主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具體的徵税活動中,國家往往授權有關的政府機關來具體行使徵税權,也就是説,具體的涉外徵税事宜是由税務機關、海關等政府職能部門來執行。納税主體又稱納税義務人,簡稱納税人,是指依照税法規定直接負有納税義務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在涉外税法中,納税人主要是指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外國的自然人等。

涉外税法徵税客體

税法客體也稱徵税對象或課税對象,它是指徵税的標的或對什麼徵税。各國學者一般認為徵税對象有三類,即商品、所得和財產,相應也可把税收分為商品税、所得税和財產税三類。在涉外税法中,徵税對象是甚為廣泛的,如外商投資企業生產和銷售的商品,外國企業源於中國的所得等。

涉外税法税目與計税依據

税目是税法規定的徵税的具體項目,它是對徵税對象的具體化,反映了徵税的廣度。計税依據也稱計税基數,或簡稱税基,是依税法計算納税的依據,它是對徵税對象在數量上的具體化。可見,税目、計税依據是分別從質和量的角度對徵税對象加以具體化,只有這樣,税收的具體徵納才是可操作的。

涉外税法税率

税率是應納税額與計税依據的比率。它是税法的核心要素,反映徵税的深度;同時,它也是衡量納税人税負高低的最重要的指標。税率主要可以分為比例税率、累進税率和定額税率。其中,比例税率和累進税率適用於從價計徵,定額税率適用於從量計徵。

涉外税法税收優惠

税收優惠是基於一定目的對某些納税人給予照顧,減輕或降低其實際税負。税收優惠措施主要包括減税、免税、退税、税收抵免等。其中,減税就是依法減少納税人的應納税額,對其部分應納税款不予徵收;免税就是依法免除納税人的全部納税義務;退税就是依法將納税人已繳納的税款全部或部分地退還給納税人;税收抵免就是對納税人在境外的徵税對象已繳納的税款,在其回國就該徵税對象彙總納税時,允許其在法定限額內予以抵扣或免除在境外已繳納税款的制度。

涉外税法納税環節

納税環節是税法規定的在經濟活動過程中應當繳納税款的環節。納税環節如何選擇、如何確定,不僅會影響國家的財政收入,而且會直接影響國家的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的實現。

涉外税法納税期限

納税期限是税法規定的納税人計算和繳納税款的期間和時限。納税期限包括税款計算期和税款繳庫期兩個方面。納税不能按期計算的,可以按次計算。納税期限對於保證穩定及時地組織財政收入,有效地進行宏觀調控,都很重要。

涉外税法納税地點

納税地點是税法規定的納税人應向徵税機關申報納税的具體地點。它説明應向哪裏的税務機關或其他徵税機關申報納税的問題。對於納税地點的規定是多種多樣的,如根據具體情況可以是機構所在地的税務機關、銷售地税務機關或報關地的海關等。

涉外税法法律責任

法律責任是因違法税法規定的義務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對於納税人的違法行為,税法規定了多種處罰措施;對於不服處罰的納税人,税法還規定了相應的救濟手段。由於這些內容同上述各類要素聯繫甚為密切,因而許多學者認為這些內容也屬於税法的構成要素。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