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涇渭分明

鎖定
涇渭分明(拼音:jīng wèi fēn míng)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先秦《詩經·邢風·穀風》。 [1] 
涇渭分明(涇、渭:甘肅、陝西境內的兩條河)古人認為涇水清,渭水濁。涇水流入渭水時,清濁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分明。主謂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主語、謂語、賓語、定語。 [1]  [5] 
中文名
涇渭分明
拼    音
jīng wèi fēn míng
出    處
《詩經·邶風·穀風》
注音字母
ㄐㄧㄥ ㄨㄟˋ ㄈㄣ ㄇㄧㄥˊ
語法結構
主謂式
語法屬性
主語、謂語、賓語、定語

涇渭分明成語出處

先秦《詩經·邢風·穀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涇渭分明”。 [1] 

涇渭分明成語典故

渭河是黃河最大的支流,發源於甘肅,經陝西而入黃河;涇河又是渭河的支流,發源於寧夏固原市涇源縣。二水在西安市高陵區相匯。 [2] 
古人普遍以為渭水清澈、涇水混濁,這種認識的依據是來自《詩經》的原始記錄和孔穎達的註疏。《詩邶風·穀風》雲:“涇以渭濁,提提其祉。”孔穎達就此條作出註疏:“涇水以有渭水清,故見涇水濁。”孔穎達的權威性註疏普遍誤導了後人的認識。實際情況是涇水比渭水清,兩水在陝西高陵境內合流時,清濁分得很清楚。對“渭清涇濁”的説法也有人產生過懷疑,如宋代詩人蘇軾有“兗兗河渭濁”的提法,元代詩人曹伯啓有“涇清渭濁源何異”的疑慮,但給涇水一個正身,還其歷史清白已經到了清代乾隆晚年。 [2]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批閲蘇軾、曹伯啓詩句時,認為孔穎達註疏沒有依據,遂下詔組織有關官員視察涇河、渭河源頭,搞清何清何濁。當年的農曆三月,視察成員一行到達位於今寧夏境內的涇河源頭。時任寧夏府中衞縣知縣、順天通州(今北京市通縣)人胡紀謨有幸作為視察人員,參加了對涇河的全程視察和考察,並作了《涇水真源記》,為後人留下了一筆有關涇河的寶貴歷史資料。 [2] 
在《涇水真源記》中,胡紀謨除了對涇河源頭笄頭山(又名雞頭山),石龍潭頭潭、二潭、三潭,以及流向、流程,與渭河匯流作了詳盡記述,還重點對前人普遍認為“渭清涇濁”作了糾正。作者稱:“凡涇水所歷,土壤、石山俱見清,且漣漪毫無泥滓。”又言:“惟由平涼至涇州,涇訥合流處(涇河彎曲處)百四十里中,南、北、西三面山水所歸,色與涇源少異,然不過微雜塵沙,鬚眉難鑑而已,迥非咸陽渭河之黃泥耀目者可比。”胡紀謨在此肯定地稱“涇水之清經身歷而始信”,否定了《穀風》所謂“涇以渭濁”的説法;遺憾“箋釋家”不加調查研究,導致“鹹謂涇濁渭清,承訛不易”,使涇水蒙受不白多少年。他更感嘆“涇水有靈,不甘久匿其面目”,還了“汪洋千里無塵滓,不至高陵不受污”的真實面目。 [2] 

涇渭分明成語寓意

涇水為清,渭水為濁,在涇、渭河流交匯處,兩河水流雖已合流,但仍是顯現出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合流而不相融的現象。北宋理學家周敦頤在《愛蓮説》中曾讚揚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涇渭分明的現象也啓示人們,無論環境如何變化,人們都應該明辨是非,不同流合污,堅持自己的操守。 [2]  [3-4] 

涇渭分明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涇渭分明”古人認為涇水清,渭水濁。涇水流入渭水時,清濁不混。故以此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分明。主謂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主語、謂語、賓語、定語。 [1]  [5] 
  • 運用示例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十:“守得一十四歲時,他胸中漸漸涇渭分明,瞞他不得了。” [6] 
清·魏秀仁《花月痕》一回:“古人力辨‘情’淫’二字,如涇渭分明,先生將情田踏破,情種情根一齊除個乾淨,先生要行什麼樂呢?” [6] 
參考資料
  • 1.    閆秀文編著,中華成語探源  白金典藏版,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4.12:43
  • 2.    《固原絲路風物》編委會編. 固原絲路風物[M]. 銀川:寧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12:74-75
  • 3.    楊福昌. 哲思人生七篇[M]. 北京:羣眾出版社, 2021.04:90-91
  • 4.    李尚志著. 荷文化與中國園林[M].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013.08:239
  • 5.    涇渭分明的解釋|涇渭分明的意思|漢典“涇渭分明”詞語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4-05-18]
  • 6.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 新華成語大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3.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