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浸染狀礦石

鎖定
根據礦石中礦石礦物和脈石礦物的比例,將礦石有用礦物含量在50%以下的稱為浸染狀礦石。 [1] 
中文名
浸染狀礦石
外文名
Disseminated ore
分    類
礦石
定    義
礦物含量在80%以下
粒    徑
一般小於0.5cm
礦物集合體為不定性狀,分佈無方向性,礦物粒徑差不太懸殊者稱塊狀構造;在非金屬礦物的基質內分佈着呈星點狀或細小的短脈狀的礦石礦物。礦物含量小於50%,礦石礦物的分佈沒有方向性,具體可分為稠密侵染狀(金屬礦物含量50%-25%);稀疏侵染狀(25%-5%)星散侵染狀(小於5%)等構造。
染狀礦石在利用時一般需要再作選礦處理。 [2] 
參考資料
  • 1.    成都地質學院.礦牀學簡明教程:中國工業出版社,1961年
  • 2.    徐國風.《礦相學》.武漢:武漢地質學院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