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鹽傳奇

(中國2016年CCTV-9播放的紀錄片)

鎖定
《海鹽傳奇》是2016年CCTV-9在《時代》時段播放的紀錄片。
中文名
海鹽傳奇
分    類
人文歷史
對    白
普通話
集    數
5 集

海鹽傳奇內容簡介

本片共分五集,首次將目光聚焦在中國歷史舞台中一個重要且難以替代的角色——海鹽,但本片並非從自然科學的角度來進行關注,片中的海鹽也絕不是一種簡單的食品調味品,而是自春秋以來,一種關乎歷代王朝命運的税收工具,其相關制度更是不斷更變,背後均與歷史風雲的變幻大有關係。 [1] 

海鹽傳奇央視播出

首播頻道:CCTV-9(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
首播日期:2016年3月14日―18日《時代》時段

海鹽傳奇分集劇情

    第一集

      壽光是世界海鹽文明的發祥地,製鹽歷史悠久,歷史文化積澱厚重。近年來,壽光市鹽務局緊緊圍繞文化興鹽戰略,深入挖掘壽光鹽業悠久的歷史文化,推動行業科學發展,取得重大突破。2012年5月份,壽光市被中國鹽業協會授予中國海鹽之都稱號,極大地提高了壽光鹽業的知名度。壽光市博物館的門口有三尊壽光人引以為豪的三位先人:文聖倉頡、農聖賈思勰、鹽聖夙沙氏。


    第二集

      中國從隋朝直至後代唐玄宗開元年間成為食鹽無税時代,安史之亂後,民生凋敝,鹽業寬鬆政策也走向了終點,官鹽制度在後代也開始盛行,為了防止鹽民製造私鹽,從唐代中期開始,政府推行了一種前代未有的獨特製鹽方式,並在此後的近千年裏成為主流,一種叫做盤鐵的大型煎鹽工具由此走上中國鹽業製造的前台。


    第三集

      公元十四世紀中葉,蒙古帝國統治着歐亞大陸的許多地區,東方的元帝國是整個帝國的中心,元政權建立之後,採取了以計口而賦的食鹽法,鹽户被勒令世代從事製鹽生產,鹽税成了元代國家收入的大頭。草堰鎮的白駒場有一座古廟,十八個鹽民當時就在這歃血為盟,準備向鹽場官發動襲擊,而就此拉開了導致元政權崩潰的一系列大起義的序幕。


    第四集

      1822年的一個夏天,地處長江中游被視為中國淮鹽轉輸第一口岸的漢口碼頭出現了詭異的一幕,四百多艘海鹽船自兩淮地區運抵之後竟然沒有一個鹽商前來領受。當時,與大清國庫密切相關的兩淮鹽務面臨着怎樣的困局,出現了怎樣的亂象?


    第五集

      1914年初,天津塘沽空曠的海邊灘塗出現了一個孤獨身影,他就是日後被譽為中國近代化工之父的範旭東,北方冬季寒風凌冽,剛過而立之年的範旭東心緒難平。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裏,範旭東受北洋政府委派一直在歐洲進行考察,這讓他屢屢受到震動和刺激,因為西方國家已經有明文規定,用於做動物飼料的鹽其氯化鈉含量不可低於85%,但此時的中國人還吃着古代傳統工藝製作出的粗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