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軍禮炮

鎖定
海軍禮炮是艦艇鳴放空包彈或專用禮炮彈的隆重禮儀。用於外事活動,表示歡迎、致敬或答謝。通常由二級以上軍艦以兩門中口徑以上火炮或港口炮台按規定程序施放。它通常分為國家禮炮、個人禮炮、慶典禮炮和葬禮禮炮等。
中文名
海軍禮炮
含    義
艦艇鳴放空包彈
表    示
表示歡迎、致敬或答謝
分    類
國家禮炮、個人禮炮、慶典禮炮和葬禮禮炮等
鳴放設施
中口徑以上火炮或港口炮台

海軍禮炮常見禮炮

海軍禮炮國家禮炮

國家禮炮用於艦艇出訪時表示對東道國的敬意,還用於向來訪的鳴放國家禮炮的外國回禮。國家禮炮為21響。艦艇出訪一個國家時,僅在到達東道國第一個港口或雙方商定的港口時,鳴放國家禮炮一次。

海軍禮炮慶典禮炮

慶典禮炮用於國家(民族)重要紀念日和重大節日。

海軍禮炮個人禮炮

個人禮炮用於向海軍將級以上軍官、有資格懸掛海軍代將旗幟的指揮官或職級相當的軍政要員以及外賓表示敬意;還用於向鳴放個人禮炮的外國軍艦表示答禮。個人禮炮為7~21響,其響數要根據受禮人的身份而定。對此,各國海軍都有明確的規定。

海軍禮炮葬禮禮炮

葬禮禮炮在安葬有一定功勳的軍政要員的儀式上使用,當遺體埋入墓穴或者投入大海後開始鳴放,以示致哀。葬禮禮炮響數規定與個人禮炮響數相同。
我國海軍歷史上曾在為已故國家主席劉少奇同志舉行的撒骨灰儀式上鳴放過葬禮禮炮。

海軍禮炮鳴放時間

通常航行艦僅在日出後和日落前鳴放禮炮,停泊軍艦僅在升旗後和降旗前鳴放。但對國家元首的致敬禮炮,可不受此時間的限制。不過,英國海軍規定:星期日10時30分至13時期間,在軍港內或進港的軍艦不鳴禮炮。如需鳴放,則延遲實施。禮炮炮彈不是裝炸藥的實彈,而是裝有黑色火藥的禮炮專用彈。

海軍禮炮儀式起源

鳴放禮炮儀式起源於16世紀,英國軍艦在駛入他國海域或遇到他國艦船時,將炮膛內炮彈放完,表示友好、善意,以後演變為國際上表示敬意的禮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