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蝕穴

鎖定
海蝕穴(Sea cave;wave cut notch),又稱浪蝕龕,指在海岸線附近出現的凹槽形海岸,海蝕作用首先發生在海面與陸地接觸的地方,這是因為海浪打擊海岸主要集中在海平面附近。在有潮汐的海濱,一般是高潮面與陸地接觸的地方。由於激浪的掏蝕或海水的溶蝕,使海岸形成了槽形凹穴,斷斷續續沿海岸線呈帶狀分佈,因此古海蝕穴可以做為古海岸線高度的標誌。
中文名
海蝕穴
外文名
Sea cave
又    稱
浪蝕槽
屬    性
是海岸抬升的重要標誌之一
形    成
在海崖坡腳形成
我國分佈
我國北方的基岩海岸帶

海蝕穴釋義

海蝕穴(sea cave)海蝕巖岸與海面(一般是與高潮海面)接觸處受海蝕作用形成的斷續凹槽,又稱海蝕槽。其中深度大於寬度的海蝕蘑菇稱海蝕穴或海蝕洞;深度小於寬度的稱海蝕龕或海蝕壁龕。多位於海蝕崖和浪蝕台前緣陡坎的基腳處。我國北方的基岩海岸帶可以見到不同高程的海蝕穴,是海岸抬升的重要標誌之一。 [1] 

海蝕穴特性與形成

在海崖坡腳形成的凹穴叫海蝕穴。海蝕穴如果被繼續的長期侵蝕加深而成海蝕洞。海蝕穴洞經海水長期侵蝕,洞可達數十米。當波浪從兩側打擊突出的岬角時,可在其兩側形成海蝕洞,洞擴大之後可互相貫通,形成海蝕拱橋,拱橋頂板崩坍可形成海蝕柱,有時海蝕柱也可能是原堅硬巖體的殘餘。 [2] 
又稱浪蝕龕。是海崖裂縫受海浪侵蝕作用留下的洞穴。穴深數釐米至數米。包括所有的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尤其在石灰岩上頗為活躍,次為火山岩。石灰岩海崖的海蝕速度每年≤1.5毫米,隨暴露程度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大。

海蝕穴類型

海蝕穴的形成與海平面的關係密切,分3種類型:
1.潮下帶海蝕穴。部分或全部發育在水下,其形成為生物或化學作用;
2.潮間帶潮汐海蝕穴和潮間帶破浪海蝕穴。前者整個或部分在潮間帶掘成,後者通常在高潮位上掘成;
3.潮上帶海蝕穴。發生在浪花帶及其附近。在海崖高潮位以上不同高度上出現的古海蝕穴,表徵海平面間斷下降或發生突發性垂直構造運動。
參考資料
  • 1.    地質礦產部地質辭典辦公室.《地質大辭典 1 普通地質 構造地質分冊 上》. 北京:地質出版社, 2005.06
  • 2.    楊展覽,李希聖.《地理學大辭典》.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