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蝕平原

鎖定
海蝕平原指由於受海水沖蝕作用而形成的寬廣而平緩的區域。在基岩港灣海岸的前方,由於長期受海水沖蝕作用,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海蝕平台,後來,由於地殼的上升或海水面的下降,導致海蝕平台位於海面以上某一高度,即形成海蝕平原。 [1] 
中文名
海蝕平原
外文名
plain of abramon
定    義
因海蝕作用形成的平原
原    因
近岸基岩海底受長期海蝕
形    成
水下剝蝕平台出露海面而成
特    徵
地表平坦,寬廣,向海緩緩傾斜

目錄

海蝕平原釋義

海蝕平原(plain of abramon)指因海蝕作用形成的平原。近岸基岩海底受長期海蝕,形成規模很大的水下剝蝕平台,而後地殼上升或海面下降,水下剝蝕平台出露海面而成海蝕平原。 [1] 

海蝕平原特徵

特徵海蝕平原是由於海蝕作甩麗形成的平原是形成的平原是地表平坦,微微向海傾斜的基岩平原,有時也有海蝕殘留的孤丘、小山,地表覆蓋物較薄,顆粒較粗;岩層的構造面與地形面不相符合。這是由於近岸的基岩海底,長期受波浪的衝劇:研磨和溶蝕作用,--造成很大的水下剝蝕平台,麗後地殼上:升或海面下降,平台出露海面而形成的。 [2] 
參考資料
  • 1.    馬永立.《地理學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2
  • 2.    馬克偉.《土地大辭典》.長春:長春出版社,19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