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蛙

鎖定
海陸蛙(學名:Fejervarya cancrivora)為叉舌蛙科陸蛙屬的兩棲動物。分佈於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廣東、廣西、海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爪哇。國內分佈於台灣、廣東、澳門、海南、廣西。國外分佈於菲律賓、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及東帝汶。
外文名
Crab eating frog
別    名
食蟹蛙
海蛙
中文學名
海陸蛙
拉丁學名
Fejervaryacancrivora (Gravenhorst, 1829)
二名法
Fejervarya cancrivora (Gravenhorst, 1829)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兩棲綱 Amphibia
無尾目 Anura
叉舌蛙科 Dicroglossidae
陸蛙屬 Fejervarya
海陸蛙 F.cancrivora
分佈區域
中國、菲律賓、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及帝墳

海蛙外形特徵

雄蛙體長55~68 mm,雌蛙體長70~89 mm。頭長約等於頭寬,吻端鈍尖; 鼓膜大; 犁骨齒很強。背面較粗糙; 體背和體側有長短不一的膚稜4~8條,膚稜上
海蛙
海蛙(24張)
有小白刺,背後部、肛周圍、後肢背面有小疣粒; 腹面光滑。前肢較短,指、趾末端鈍尖無溝; 後肢較短,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前達眼後或鼓膜,左右跟部相重疊或相遇,脛長小於體長之半; 有跗褶; 無外蹠突; 趾間全蹼,缺刻較深; 第五趾遊離側緣膜發達。顏色變異較大,背面多為褐黃色,有黑褐色斑紋,上下唇緣有6~8條深色縱紋; 兩眼間有一小白點,後面有一 “∧”形斑,背部有 “W” 形斑顯著,其後還有一個 “∧” 形斑,有的個體有黃白色脊線,前臂及股、脛部各有3~4條深色橫紋; 體腹面淺黃白色,咽喉部多有褐色斑點。雄蛙第一指婚墊很發達,有一對咽側下外聲囊(該部位為褐色),有雄性線。第 33~35期蝌蚪全長平均34 mm,頭體長14 mm左右,尾長約為頭體長的144%; 頭體略呈三角形,口小; 尾鰭弱,末端尖; 唇海陸蛙 (雄,海南海口,王宜生)齒式為Ⅰ:1+1/Ⅲ; 口角及下唇兩側的唇乳突兩排,小而密,下唇中央缺乳突。一隻雌蛙卵巢內未成熟卵直徑0.7 mm,動物極黑褐色,植物極黃白色。 [1] 

海蛙生活環境

該蛙生活於近海邊的鹹水或半鹹水地區。成蛙常棲息於海邊的海潮能夠波擊的海岸區,以紅樹林地區較為常見。白天多隱蔽在紅樹林等植物根部或洞穴內,傍晚出外到海灘上覓食,以蟹類為主,故又名 “食蟹蛙” ,還捕食蝦、小魚、螺類及昆蟲。雌蛙一次可產卵1600餘粒,蝌蚪生活於水坑或半鹹水水塘中,多棲息於水的底層。 [1] 

海蛙分佈範圍

台灣(台北、新竹、花蓮、台南)、澳門、海南(海口、文昌、瓊山、陵水)、廣西(北海、防城、合浦); 國外分佈於印度支那半島、加里曼丹、印度尼西亞至帝汶,並被引進到菲律賓和巴布亞新幾內亞。 [1] 
海陸蛙(台灣,向高世) 海陸蛙(台灣,向高世)
海陸蛙 (雌,海南海口,費梁) 海陸蛙 (雌,海南海口,費梁)
海陸蛙 (雌,海南海口,費梁)

海蛙生活習性

由於它主要以蟹類為食,又名食蟹蛙。此蛙白天多隱蔽在洞穴或紅樹林根系之間,傍晚到海灘覓食。
海蛙體內有特殊的生理機構,不但體內的水分不會向外滲透,反而海水裏的水分還會通過皮膚滲入體內,使體內維持較高的滲透壓,能耐受2.8%的含鹽濃度,而一般蛙類在鹽濃度超過1%的海水中就不能生存,所以海蛙能在海水裏生活自如,自由自在。

海蛙生長繁殖

海蛙在繁殖季節,常常因地制宜地在海水窪塘裏產卵,直曬的陽光使海水窪塘温度升高到40℃以上。然而,海蛙的卵和蝌蚪都能忍受高温照曬,這在蛙類王國中也是絕無僅有的。不僅如此,蝌蚪的耐鹽比海蛙還強,在含8.0%氯化鈉的海水中生活12個小時後,死亡率只有30%。

海蛙種羣現狀

該蛙分佈區間斷,棲息地質量下降和過度捕捉,其種羣數量減少。受脅等級:易危VU。 [1] 
經動物地理學家研究,生活在我國海南島的海蛙是其分佈的最北地區,與生活在東南亞沿海的海蛙,原是“一家人”。但為什麼兩者相隔千里,而且海蛙是不能遠離海岸的,只能生活在沿海50米以內的海灘上。那麼,我國海南島的海蛙是怎麼來的呢?有些科學家認為,我國海南島曾和雷州半島大陸相連,也跟東南亞沿岸連成一體。海蛙沿着中南半島海岸向北到海南島一帶活動覓食,後來,地殼變化,海水上升,海南島孤立於大海之中,生活在海南島沿海的海蛙,從此就與東南亞沿海的海蛙“親兄弟”隔洋相望南北分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