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紅果

鎖定
海紅果,薔薇科蘋果屬的落葉小喬木。樹枝下垂,樹冠自然圓形和米圓形,枝幹呈灰褐色;葉片圓形或卯圓形,呈濃綠色,葉緣雙鋸齒形而鈍;傘狀花序,白色帶有紅暈,花瓣卵圓形;果實小,呈扁圓形,縱向有5稜凸起但不顯著,呈彩暗紅色;四月中下旬開花;果實9月下旬成熟。因晉代西府即今陝西一帶生長有“西府海棠”,海紅果為西府海棠的果實,故而得名。 [5] 
海紅果主要分佈於中國遼寧、河北、山西、山東、陝西、甘肅、雲南等地。抗寒、抗旱、抗病、耐鹽鹼、耐瘠薄,根系非常發達,可以穿透較深的土層吸取土壤養分、水分。 [5]  一般繁殖方式有自生種和嫁接繁殖。 [6] 
清朝詩人黃宅中描述海紅果:“秋林小摘採盈筐,酒浸瓶蜜味更芳。自耐寒酸經酥釀,記從園畫飽風霜。堆盤磊落雞心赤,出瓷圃勻馬乳香。鄉里小兒紅上頰,嗩來渾似醉檳榔。” [7]  據府谷《縣誌》記載,在清代時期海紅果可代替山楂入藥,具有健脾胃、增食慾、助消化等功效,對嬰幼兒及老年缺鈣症具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用海紅果還可製成果脯、果汁飲料、果醬、罐頭、海紅酒、果丹皮、果乾等產品,素有“果中鈣王”之美稱。 [5] 
中文名
海紅果
別    名
又名海紅子
子母海棠
小果海棠
植物界
薔薇科
蘋果屬
西府海棠種
亞    屬
滇池海棠系
分佈區域
府谷、保德、河曲、準格爾旗、清水河縣、偏關等

海紅果植物學史

因晉代西府即今陝西一帶生長有“西府海棠”,海紅果為西府海棠的果實,故而得名。 [5]  《本草綱目》:海棠梨。按李德裕《花木記》雲:“凡花木名海者,皆從海外來,如海棠之類是也”。又李白詩注云,海紅乃花名,出新羅國甚多,則海棠之自海外有據矣。 [1] 

海紅果形態特徵

海紅果葉長5~10釐米,葉寬2~4釐米,葉柄長2~3釐米。完全花,傘狀花序,花冠直徑4~5釐米,白色帶有紅暈,花瓣卵圓形,花柱基部聯合,有葺毛。果實小,扁圓形,縱向有5稜凸起,但不顯著,平均單果重8克,縱徑2.3釐米,橫徑2.5釐米,果實呈彩暗紅色,果面有光澤,果肉黃色,質地細脆,汁液多,味酸甜。果樹3月中旬開始萌動,四月中、下旬開花,6月上、中旬新梢停止生長,6月底果實開始着色,9月下旬成熟,11月上旬落葉期結束,而後進入休眠。 [2]  [5] 

海紅果生長環境

海紅果抗寒、抗旱、抗病、耐鹽鹼、耐瘠薄,根系非常發達,可以穿透較深的土層吸取土壤養分、水分。 [5] 

海紅果分佈範圍

海紅果主要分佈於中國遼寧、河北、山西、山東、陝西、甘肅、雲南等地。 [5] 

海紅果繁殖方法

海紅果一般繁殖方式有自生種和嫁接繁殖。 [6] 

海紅果栽培技術

海紅果整地與施肥

全園整地,當年春季栽植前,土壤深翻30~40釐米,按照株行距挖定植穴,穴的規格為80釐米×80釐米×80釐米(長、寬、高)。以後每年秋季應耕翻一次,春季施肥後進行覆蓋和埋草以提高土壤肥力。施肥以腐熟的農家肥和油渣為主,不施或少施化肥,以保持產品的綠色無公害。每畝地施優質腐熟農家肥500~1000千克米,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灌冬水前或春季解凍後進行。

海紅果栽植密度

海紅果(傳統、鮮食)栽植密度為株行距4米×5米,即種植33株/畝。

海紅果田間管理

間種
定植當年或翌年,留足1.5米的營養帶,間種豆類、薯類、花生、油菜等淺根、低杆、生育期短、收益較高的作物。禁止間作蔬菜和高杆作物。該項措施在建設單位的技術指導下,由當地村民自主實施。 [3] 
澆水
當年栽植前後必須澆透定植水,灌溉量為0.25立方米/株,15d後再灌1次。待苗木完全成活後,每年應在萌芽前、盛花期、果實膨大期、土壤解凍前分別進行灌水1次,灌溉量為0.25立方米/株。 [3] 
除草
除草採用中耕除草的方式,時間應根據土壤、氣候等條件而定,一般雨後進行。除草的次數以保墒、除草為原則,土質黏、乾旱、草多應勤中耕鬆土。一般每年應至少除草4次。 [3] 
修剪
幼樹修剪時要注意保護骨幹枝,注意清理小樹枝密度和形態即可;對成齡樹的修剪重點是改善果樹整體光照質量,儘量保留側幹大樹枝,確保樹體通風透光,保證其葉果比為(3~4):1,2~5年對徒長枝進行摘心利用,逐步擴大,充實樹冠;剪除病枝、蟲枝、刮除粗老樹皮,並燒燬或深埋,對多種病蟲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每年共修剪4 次(春、夏、秋、冬各1次)。 [3] 

海紅果病蟲防治

  • 桃小食心蟲
蛀入果內危害,對果品產量和質量危害極大,使果實完全失去經濟價值。該蟲在府谷縣1天發生1代,以老熟的幼蟲在土壤中作繭越冬。在樹幹周圍半徑1米左右,深3釐米處最多,有些繭附着樹皮或者其它縫隙裏,5月中旬開始鑽出地面,幼蟲出土後爬向樹幹基部附近的石縫、土縫裏、草根旁等處吐絲結繭化蛹,一般2星期左右羽化成蟲,成蟲 6月上旬產卵於萼窪和果皮粗糙之處,卵期10天,6月中旬孵化後,在果面上爬行,然後咬1個小孔蛀入果中,入果孔很小,外面附有果內分泌出來的果膠,幹後呈白色粉末狀。幼蟲在果內縱橫串食,逐漸到達果心,食害果仁,危害果變黃畸形,然後脱落。老熟幼蟲在8、9月間入土做扁圓繭越冬。 [4] 
防治方法
培土,鋤草,撈地阻止成蟲化羽。幼蟲出土後,成蟲化蛹前,在樹幹1米範圍內培土3~6釐米並壓緊,可以阻止部分蛹羽化,一般進行2次,15d後2次培土,也可以結合樹盤鋤草,耕地,每5~10d進行1次,以機械殺死一部分蛹。 [4] 
  • 梨星毛蟲
以幼蟲危害芽、蕾、花及葉片,將葉緣吐絲粘在一起,包成餃子形,幼蟲其中取食葉肉。常常造成落葉、落果。影響產量和生長。此蟲在府谷縣1天發生1代,以幼蟲在樹皮裂縫和土塊縫隙中作繭越冬。樹木發芽至開花時幼蟲從繭內爬出,一個幼蟲可危害5~7個葉片,幼蟲老熟後在包葉中化蛹,6月下旬成蟲出現,產卵於背面,卵期7~10天,幼蟲孵化後,羣集在葉背面,舔食葉肉,僅留葉脈,呈篩網狀,半個月後,長到2~3齡時,陸續轉移到裂縫中做繭越冬。 [4] 
防治方法
越冬前樹幹綁草,誘集越冬幼蟲,冬季刮除樹幹上的老翹樹皮,帶出園外集中銷燬。果樹開花前噴5%高效氯氰菊酯或25%苯氧威對吡嗪酮100倍液殺死幼蟲。6月中旬,噴20%滅幼脲3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800倍液,以滅殺第1代孵化幼蟲。 [4] 
  • 天幕毛蟲
幼蟲羣集在一個樹枝上,吐絲成網幕,取食嫩芽、葉片,後期分散危害,嚴重時全樹葉片均被吃光。此蟲1a發生1代。以完成胚胎髮育的幼蟲在卵殼中越冬,次年樹木開花,幼蟲從卵殼中鑽出來,在附近萌發的芽和嫩葉上危害,以後轉移到樹枝上吐絲結網,白天在網內,夜間取食葉片。幼蟲經過4次蜕皮,逐漸轉移到全樹,暴食葉片,將葉片吃光。幼蟲期約45d,蛹期15d,成蟲產卵於樹枝上,以胚胎髮育完成的幼蟲在卵殼中越冬。 [4] 
防治方法
結合修剪,摘除枝條林下套種,建立起黃花倒水蓮毛竹林下套種生產技術體系,為山地農業綜合開發、為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提供新的途徑。這些有利於更好的利用和保護天然生態資源,對提高和推動當地經濟發展有着重大的實際應用價值。 [4] 

海紅果主要價值

海紅果藥用價值

據府谷《縣誌》記載,在清代時期海紅果可代替山楂入藥,具有健脾胃、增食慾、助消化等功效,對嬰幼兒及老年缺鈣症具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海紅果食用價值

用海紅果還可製成果脯、果汁飲料、果醬、罐頭、海紅酒、果丹皮、果乾等產品,素有“果中鈣王”之美稱。 [5] 

海紅果植物文化

  • 詩詞
清朝詩人黃宅中描述海紅果:“秋林小摘採盈筐,酒浸瓶蜜味更芳。自耐寒酸經酥釀,記從園畫飽風霜。堆盤磊落雞心赤,出瓷圃勻馬乳香。鄉里小兒紅上頰,嗩來渾似醉檳榔。” [7] 
參考資料
  • 1.    郝銘鑑,孫歡主編,中華探名典,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2014.07,第216頁
  • 2.    《農區生物多樣性編目》編委會編,農區生物多樣性編目 上,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11,第495頁
  • 3.    神木市海紅果栽培管理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22-06-13]
  • 4.    海紅果主要害蟲防治技術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22-06-13]
  • 5.    [科普中國]-海紅果  .科普中國網[引用日期2023-03-24]
  • 6.    張吉科,王淑芬主編,山西省“兩區”開發農業產業化科技指南,山西經濟出版社,2008.12,第130-131頁
  • 7.    田宏偉著,神樹墕,太白文藝出版社,2017.01,第16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