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浮海石

(中藥)

鎖定
浮海石,中藥材名。本品為胞孔科動物脊突苔蟲及瘤分胞苔蟲等的骨骼。拉丁植物名:1.Costazia aculeata Canu et Bassler2.Cellporina costazii(Audouin)[Costazia costazii Audouin]採收和儲藏:夏、秋季自海中撈出,用清水漂洗,除去鹽質及湯沙,曬乾。功能主治為:清肺化痰;軟堅散結。主痰熱咳嗽;癭瘤;瘡腫。
中文名
浮海石
漢語名稱
Fu Hai Shi
別    名
浮石、石花、海石、水泡石
性味歸經
味鹹;性寒。歸肺;腎經
 
 

浮海石藥品來源

本品為胞孔科動物脊突苔蟲及瘤分胞苔蟲等的骨骼。拉丁植物名:1.Costazia aculeata Canu et Bassler2.Cellporina costazii(Audouin)[Costazia costazii Audouin]採收和儲藏:夏、秋季自海中撈出,用清水漂洗,除去鹽質及湯沙,曬乾。

浮海石功能主治

清肺化痰;軟堅散結。主痰熱咳嗽;癭瘤;瘡腫。

浮海石形態特徵

1.脊突苔蟲,營固着生活的海生羣體動物,雌雄同體。個蟲很小,為囊狀,前有口,口緣有馬列蹄狀的突起,其上生有多數觸手。消化管屈曲成“U”形,連接口與肛門,肛門亦在體的前端。體外分泌石灰質及膠狀物質,形成樹枝的羣體骨骼,蟲體死後,殘留灰白色或灰黃色的珊瑚狀骨骼。
2.瘤分胞苔蟲,羣體瘤狀、豌豆狀或分叉狀,淡黃色或黃褐色。個蟲中等大小,包括卵室長為0.5-0.62mm,排列不規則,口圓形或略方形,下緣具顯着小腔,原生口位於羣體外表,個體漸老,原生口漸向深處下陷,其表面逐漸由圍口膜形成次生口,在口的兩側圍口膜形成一對柱形物,其上具小的側鳥頭體,彼此斜着相對而生。在口的下緣圍口膜又形成不同大小的長舌;伸向次生口內。;圍口膜的發達程度隨年齡而不同。卵室大則寬,長0.13-0.15mm,寬0.25-0.28mm,凸出或下陷,外卵室為窄圓圈形;內卵室上具凸出的放射狀排列孔道。

浮海石分佈區域

資源分佈:1.我國分佈於南部沿海。2.我國自山東半島、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及西沙、中沙、南沙海域,水深0-150m均有分佈。

浮海石生長環境

生態環境:1.2.為太平洋兩岸很普通的品種,但羣體的外形、個蟲及卵室的結構等均異很大。常附着於海藻、貝殼、珊瑚岩礁上,或水螅蟲小枝及多毛類的棲管上。

浮海石藥材性狀

性狀鑑定:1.浮石為不規則的塊狀,大小不一,通常直徑2-7cm,有的可達20cm。表面粗糙,有多數大小不等的細孔,灰白色或灰黃色。質硬而鬆脆,易砸碎,斷面粗糙有小孔,有的具絹絲樣光澤或無。體輕,投入水中,浮而不沉。氣微弱,味淡。以體輕、灰白色、浮水看為佳。產廣東、福建、山東、遼寧等地。2.石花(《本草衍義》)為脊突苔蟲或瘤薔蟲的骨胳。2.1.脊突苔蟲骨胳呈珊瑚樣不規則塊狀,略作扁圓形或長圓形。大小不一,直徑2-5cm。灰白色或灰黃色。基部略平坦,另一面多突起,作叉狀分技,中部交織如網狀。叉狀小枝長3-5mm,直徑約2mm,先端多折斷,多數完整者呈鈍圓形。質硬而脆,表面與斷面均密具細孔。體輕,入水不沉。氣微腥,昧微威。2.2.瘤苔蟲的骨胳為不規則塊狀,直徑l-3cm,多為碎塊。表面灰黃色或灰黑色。珊瑚狀分枝短而較粗,直徑約4mm。先端鈍圓,極少折斷。氣味同上。顯微鑑定:本品在偏光顯微鏡下,可見有火山碎屑結構,此晶屑、晶斑具斜方輝石、中性斜長石和石英的光性特徵。基質為火山玻璃(近95%)。呈團粒結構,氣孔構造。一般多為負突起。無干涉色。

浮海石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水飛用。

浮海石化學成份

主要成分為碳酸鈣(CaCO3),並含少量鎂、鋅、鐵、鋁等元素。

浮海石相關論述

1.朱震亨:海石,治老痰積塊,鹹能軟堅也。
2.《綱目》:浮石,氣味鹹寒,潤下之用也。故入肺除上焦痰熱,止咳嗽而軟堅,清其上源,故又治諸淋。
3.《本草拾遺》:水花主渴,遠行山無水處,和苦栝樓為丸,朝預服二十丸,永無渴。
4.《本草衍義》:石花,白色,圓如覆大馬杓,上有百十枝,每枝各槎牙分歧如鹿角,上有細文起。錚錚然有聲,此石花也。多生海中石上,世亦難得。其體甚脆,不禁觸擊。
5.《綱目》:浮石,乃江海間細砂水末凝聚,日久結成看,狀如水沫及鐘乳石,有細孔如唆案,白色體虛而輕。海中者昧鹹,入藥更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