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珠區鄧世昌紀念小學

鎖定
海珠區鄧世昌紀念小學坐落在二龍街的末端,毗鄰民族英雄鄧世昌的故居。學校的前身是私立前程、世昌、永民小學分校,先後易名為河南區龍田小學、河南區龍田仁和直街小學、海珠區遵義小學、海珠區仁和直街小學。2002年7月更名為廣州市海珠區鄧世昌紀念小學。
中文名
海珠區鄧世昌紀念小學
地理位置
在二龍街的末端
前    身
私立前程、世昌、永民小學分校
校    風
博愛、明禮、自主、拓展
學    風
認真、勤奮、多思
辦學特色
綠色學校、綠色課程、綠色教材等

海珠區鄧世昌紀念小學治學理念

學校“嚴謹、求實、拓展”的領導班子,“愛生、樂業、勤奮、創新”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同心協力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宗旨,以培養“自主發展、和諧發展、有特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人才”為目標。致力形成“博愛、明禮、自主、拓展”的校風,“認真、勤奮、多思”的學風。堅持科研促教,科研興校,依法辦學,科學管理,創設優美的學習環境,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推進學校教育現代化 [1] 

海珠區鄧世昌紀念小學辦學特色

海珠區鄧世昌紀念小學綠色學校

鄧世昌小學以前是一所環境、生源都較差的“薄弱學校”。不少學生在學校裏亂丟垃圾,隨意浪費學校的水和電,而且不愛學習,成績普遍不理想。
如何改變學生的不良習慣呢?學校決定從改變學生的衞生習慣着手,進而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為此,學校從1995年開始創辦環境教育,自編環境教育讀本,在課堂上滲透環境教育,開展豐富多樣的以環境教育為特色的課外活動。
幾經努力,學校分別於1997年和1998年被評為廣州市、廣東省首批“綠色學校”,2002年10月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學校” [2] 

海珠區鄧世昌紀念小學綠色課程

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教育最直接的一個途徑。該校許多老師都很花心思,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教五年級數學的楊毅敏老師以“節約能源”為主題,要求學生組成調查小組,調查家裏每月的用水量、用電量、水費和電費。楊老師認為,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複習統計學的一些知識,還可以教育學生節約用水和用電。
教二年級體育的楊家友老師設計了一個“撿垃圾”的遊戲:把學生分成四個小隊,看哪個小隊能順利通過“障礙”(在長凳上行走),最快地把“垃圾”送到“垃圾桶”並能準確分類投放。
除了在課堂上滲透環保教育,為了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環保視野,學校規定每週二、四晨會十分鐘為環保信息課,要求三年級以上的學生把電視、網絡、報刊、書籍中的國內外環保新聞或環保動態等抄下來或寫成心得,在班內或小組裏進行交流。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的環保知識,還激發了學生的閲讀興趣 [2] 

海珠區鄧世昌紀念小學綠色教材

為了對學生進行系統和規範的環境教育,學校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分年級編寫了《環境教育讀本》。
這套教材要求低年級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如講衞生、愛護花草樹木、節約水電等;中年級的學生要關注身邊的環境,初步能用掌握的環境知識去分析身邊的環境問題,參與學校、家庭和社區的環保活動;高年級學生則要初步形成環保意識,通過自身的行動教育父母及其他親友要保護環境,要參與校內外的環境管理等。
翻開三年級的教材,發現這本20頁的小冊子,圖文並茂,主要講述垃圾分類和回收的問題。全書分成12課,每課課後還有討論的問題、社會調查和遊戲等。每週老師都要根據教材其中的一課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 [2] 

海珠區鄧世昌紀念小學綠色活動

學校搞環境教育,其中一個特色就是開展多項與環保有關的實驗活動。1997年,學校組織環保小組的同學到寶崗大道對汽車的噪聲和廢氣進行監測,在海珠區環保局有關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同學們發現寶崗大道的噪聲為69—71分貝,按有關環保規定,基本符合標準,若不注意管理控制,情況會變嚴重。
環保小組的同學還對學校附近的馬湧污染情況進行為期一年的調查,提取水樣進行水質分析,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他們還進行了“模擬污染物對蔬菜生長影響的對比實驗”、“學校天台生態規劃”、“商品過度包裝?牡韃橛敕治觥鋇然疃。 [2] 

海珠區鄧世昌紀念小學綠色教育

學校的環境教育已開展8年了,相當一部分學生初步形成環保意識。
2003年5月,學校接到海珠區政府的電話説,學校旁邊的垃圾回收站將會被搬走。學校領導既驚又喜。因為在學校旁邊有一個垃圾回收站,終日臭氣熏天,地面污水橫流。區政府説要把垃圾站搬走,學校當然很高興。但是學校還沒有正式把垃圾站的問題呈報給區政府,區政府是怎麼知道這件事的呢?
原來,當時正在唸五年級的張馨龍寫了一封信給海珠區區長,投訴學校旁邊垃圾站的“惡況”及給學校師生帶來的種種不便,並請求區政府“為垃圾站找一個更合適的地方‘安家’”。
通過這件事可以看到,初步形成的環保意識已在學生的行動上逐步體現出來 [2] 

海珠區鄧世昌紀念小學學校榮譽

學校鋭意改革,勇於創新,結合學校的實際確立了創辦環境教育辦學特色作為改革學校的突破口,開展《開創環境教育辦學特色,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科研實驗活動,取得豐碩的成果。學校綜合辦學水平大大提高,環境教育辦學特色在本區、本市、本省甚至全國叫響,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優勢。學校先後被評為市、省首批綠色學校、國家級綠色學校、區一級學校。學校第一輪科研實驗課題,“開創環境教育辦學特色,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獲吳漢良捐資設立的省教育管理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省創新教育成果三等獎,市紀念陶行知誕辰110週年教育教學論文三等獎,學校參加第五、六屆全國生物與環境科學探索活動囊括區全部獎項,獲全國優秀組織獎,實驗項目獲省、市一、二等獎,參加全國第十六、十七屆科技創新大賽獲市二、三等獎。2000年被評為市科技教育先進集體,2001年被評為區科研先進單位和市科技特色項目學校。2003年1月獲市殼牌美境行動活動方案設計二等獎。教師在國家、省、市級的各種報刊、書籍發表論文、教案19篇,教師參加全國、省、市各種徵文競賽,10人次獲獎。學生參加全國、省、市、區各種競賽68人次獲獎。游泳隊參加區游泳錦標賽連續三年獲團體總分第四、五名 [1] 
2023年10月,獲評“全國國防教育示範學校”稱號。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