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灘砂

鎖定
海灘是砂質海岸重要的沉積地貌單元之一,其砂質沉積物(海灘砂)的粒度組成以粗砂中砂和細砂為主,結構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高,圓度及分選好。多發育各種類型的層理、波痕等沉積構造。
海灘環境是海洋水動力比較複雜的地區,波浪、潮汐和沿岸流的強烈沖刷、搬運和沉積砂質物質,其作用強度要比河流水流作用強度大的多,從而形成不同的沉積特徵。
中文名
海灘砂
外文名
beach sand
沉積環境
海相
沉積構造
平行層理、交錯層理
粒度特徵
粗砂、中砂和細砂為主,分選好
研究意義
指示海岸沙丘的形成演化

海灘砂一般特徵

海灘砂沉積環境

海灘砂屬於海相砂質沉積物,主要分佈於平均高潮線波基面之間的海灘相沉積環境,波浪和潮汐作用明顯。有水時,沉積水動力較強;無水時,受風的改造,沉積動力較弱 [1] 

海灘砂沉積構造

交錯層理和平行層理 交錯層理和平行層理
發育平行層理交錯層理和低角度相交的交錯層理—沖洗層理,其紋層平行海岸,可延伸達30米,垂直岸線可達10米,紋層傾角取決於顆粒粗細,顆粒越粗,海灘坡度越大,傾角越陡。可大量出現對稱和不對稱波痕,亦常見極淺水的其他標誌,如沖刷痕、流痕、變形波痕、流水波痕、生物攪動構造。

海灘砂粒度特徵

沉積砂質粒度相對於沙丘帶粗,圓度及分選性較好。對海灘砂進行粒度分析,可知,海灘砂的粒度概率圖由3個或4個粒度次總體構成,如《海灘砂的粒度概率圖》所示。跳躍總體被分為兩個直線段,兩者的斜率稍有差別但均較陡,説明分選性很好。跳躍組分具有這一特點,是由於其中包括了波浪衝流和迴流兩種沉積作用。懸浮組分和滾動組分含量都很少,相應地在圖上線段很短,有些甚至缺少滾動組分。
海灘砂的粒度概率圖 海灘砂的粒度概率圖

海灘砂對比海岸沙丘

海岸沙丘 海岸沙丘
現代濱海地區海岸風成沙丘的分佈相當普遍。我國海岸線曲折綿長, 在1700多千米的海岸線上,風沙作用的海岸就有300千米,海岸沙丘在遼東灣西岸、山東半島沿岸、閩粵海岸和海南島東北部發育較好 [2] 
從粒度組成上看,海岸沙丘砂的粗砂、極粗砂含量高於海灘砂,而粉砂、極細砂、細砂、中砂含量小於海灘砂,説明這兩個沉積環境的動力條件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反映了其風力作用和波浪動力作用的不同,同時粒度組成的相似性指示了兩種沉積環境在物源和動力條件方面的緊密聯繫 [3] 
海灘砂具有波浪作用的特徵,沙丘砂是來源於海灘砂,後經風力作用影響再搬運沉積的產物,所以二者在粒度特徵上呈現總體相似同時也存在着差異性。距離海灘(高潮線)越遠的下風方向,沙丘砂的粒度風成特徵越明顯。

海灘砂研究意義

研究海灘砂和海岸沙丘的粒度特徵對海岸沙丘形成演化過程的重要指示作用,故而一直為國內外學者所關注。海岸沙丘和海灘沉積的對比研究,不僅對鑑別古代沙丘沉積( 巖) 有重要參考作用, 而且有助於重現古海岸線位置和古風特徵,並有助於闡明海岸帶的動力結構特徵、地貌的形成與演化以及第四紀海平面變化新構造運動的性質。
參考資料
  • 1.    [1]朱筱敏.沉積岩石學.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8:336-343
  • 2.    [2]傅啓龍,沙慶安. 昌黎海岸風成沙丘砂組構特徵及其與海灘砂的比較[J]. 地質科學,1993,(01):52-60+107-108.
  • 3.    [3]張文靜,李志忠,洪東銘,於曉莉,苑秀全,賴海成,申健玲. 福建海壇島海岸海灘—沙丘系統表層砂物質粒度特徵及其環境意義[J]. 杭州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04):427-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