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濤志

鎖定
《海濤志》是唐竇叔蒙撰海潮書。六章。
作品名稱
海濤志
作    者
竇叔蒙
創作年代
唐代
類    別
海潮書

海濤志內容簡介

其書探討潮汐成因,以為“潮汐做濤, 必符於月”, “晦明牽於日,潮汐繫於月,若煙白火,若影隨形”。正確指出潮汐與月亮有關,並以“系。字形象地表示兩者的牽引。並進一步揭示潮汐漲落規律,“海之潮汐,並月而生,日異月同,蓋有常數矣。盈於朔望,消於腦魄,虛於上下弦,息於眺肭。輪迴輻次,週而復始”。正確指出一個月有兩次大潮, 在朔(初一)、望(十五);兩次小潮在上弦(初八,初九),下弦(二十二、二十三);落潮在肋(初三)和魄(十八);再次漲潮於跳(月底)和肭(初一)。“論濤時”章中,首創潮汐表。“春秋仲濤解”章中,論述了析木、大梁兩宮與兩次大潮之關係。該書是我國現存最早且保存完整的潮汐專著。其科學貢獻遠超唐以前其他潮汐書。約成書於八世紀 [1] 

海濤志版本信息

。收於清俞思謙《海潮輯説》捲上。有《藝海珠塵》本,《叢書集成初編》本。1980出版社《中國古代潮汐論著選譯》也收載此書。 [1] 
參考資料
  • 1.    吳楓主編,簡明中國古籍辭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05月第1版,第7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