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派書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鎖定
《海派書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是2008年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主要講述了從19世紀中葉開始,上海逐漸演繹成中國經濟、文化中心,在中西交匯、多元並存的社會格局中,中國近現代文化史上許多精英在上海留下了足跡和創作。
中文名
海派書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作    者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 [1] 
出版時間
2008年12月1日
出版社
上海書畫出版社 [1] 
頁    數
502 頁
ISBN
9787807258346
開    本
18 開
裝    幀
平裝

目錄

海派書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內容簡介

《海派書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主要收錄了海派書法。“海派書法”是中國近現代文化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中國早期的書法活動如結社、出版、展覽、市場開發等等,無不率先在上海濫觴,引領時尚,輻射全國。在100多年的時間裏,此次研討會共收到包括美國、日本等國內外學者的論文一百多篇,內容涵蓋了海派書法的流變研究、海派書法的時代背景研究、海派書法家個案研究、海派書法現狀思考等多方面。經過審慎評選,共有50篇論文參與了研討。40餘位到會作者在會上闡述了各自的論點。 50篇來自海內外的論文入選大會,內容涵蓋海派書法的流變、海派書法家的生活、海派書法現狀的思考等多個方面,收錄在《海派書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中。

海派書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目錄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寫在海派書法國際研討會召開之際
豫園與海派書畫
論李瑞清“求篆於金”書學理論之價值
白蕉《蘭題雜存》發微
論李瑞清書法教育思想的影響及其對當代書法教育的啓示
弘一:幾多異樣的生命律動
二十世紀初期“海派”代表畫家書法觀念研究
沈曾植的翰墨交誼
晚清民國時期的上海書法出版業
初探冰鐵王大忻
海派書家的媒體生涯——民國時期海派書法家媒體從業的現象、類型與影響研究
身後的豐碑——朱復戡先生書法藝術管窺
白蕉書法管窺——兼評其在近現代書法史上應有的地位
朱復戡書法篆刻成就對海派藝術的貢獻馮廣鑑 齊開義
惟妙肖形刀石生——譾論來楚生肖形印藝術
魯迅的筆墨情懷——析海派書家魯迅先生的書法
上海浙江籍印人略論
海派書法形成與現狀的思考
沈曾植、王蘧常章草比較研究
瀟灑出塵雲中漫步——海上書家白蕉書藝述評
“海派”書法:“碑學”百年承變若干問題尋繹
略論海派、桐城派與書壇潘氏雙傑
論海派書法中的篆籀之風
由“海派”釋義引發的思考——“海派”文化成因研究及其性質初探
海派書法的命運曲線(對話)
蒲華書法之意義
翰墨寄情海藏樓——鄭孝胥在上海的書法生活
海派書法的時代性
試論傅雷尺牘
“海派”書法崛起的原因探析
“海派書法”發展溯源——兼論吳昌碩與沈尹默書風
《流沙墜簡》和海上書人
論弘一書法的藝術特色與多方功用
海派書法的歷史貢獻及現實意義
三代海派書法家崛起的經濟形態考
海上生明月——論王蘧常章草的歷史地位和現實意義
“標準草書”創立的時代社會條件與地域文化背景考察
吳大瀲和篆刻
海派書法的自傳性
海派書法二題
“以線獨行”的海派特異名士:弘一法師李叔同
從波發用筆看沈曾植的筆勢觀
從海上“三老”觀海派書法變遷
關於吳昌碩六十歲前後變法種種
沈尹默與現代帖學的振興
從碑帖之學看海派書法
從海派文化看海派書法
定義書法的“泛傳統”——書法風格革故鼎新的海派書法
吳昌碩書法篆刻在日本的受容
清芬遠香猶在——讀新見《白蕉印存》未刊本三種及其他
談談海派歷史上幾位重要的書家
吳昌碩篆刻的第四方“木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