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洋空間利用

鎖定
洋再生能源利用、海水化學資源提取、海洋藥物等將會逐步形成。海洋空間利用 人類為了滿足生產和生活的需要,把海上,海中和海底空間用於發展交通、生產、軍事和其他用途的活動場所。海洋麪積3.6億平方公里,體積13.7億立方公里,是人類過去,現在和未來進行生產活動的廣闊領域。 [1] 
中文名
海洋空間利用
外文名
utilization of ocean space
地    區
海洋空間
內    容
空間利用
作    用
海洋開發

海洋空間利用出現原因

隨着世界人口迅速增長,陸地空間顯得越來越擁擠,海洋空間的開發利用問題越來越令人關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生效實施使約1/3的世界海洋依法劃歸沿海國,沿海國的管轄範圍得到了擴大。因此,海洋勢必成為沿海國家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機遇和新的空間,對全人類來講,海洋則是生存與發展的最後的地球空間。
海洋空間有海上、海中、海底三個部分,具體包括海上人工島、海上橋樑、海上機場、海上娛樂場、海上城市、海底隧道、海底光(電)纜、海底倉庫等。海洋空間的利用已從傳統的交通運輸擴大到生產、通信、電力輸送、儲藏、文化娛樂等諸多新興領域。其主要利用方式有:

海洋空間利用利用項目

海洋空間利用海上運輸

海上運輸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000年時,地中海沿岸國家已開始航海。公元1405~1433年中國鄭和7次率船隊下“西洋”,曾到達非洲的馬達加斯加附近,與東非、印度、南洋30多國進行交往。到19世紀末,世界大洋的主要航道都已開闢。20世紀前期,又開闢了通往南極的航道,開鑿了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馬運河,開始了北極航道的定期航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海上貨運量已由1938年的4.7億噸,增長為40億噸;海上運輸船隊由1935年的29071艘,6372萬總噸,增長為1982年的7.5萬艘,4.3億總噸。海上交通運輸包括海港碼頭、海上船舶、航海運河、海底隧道、海上橋樑、海上機場、海底管道等。海洋交通運輸的優點是連續性強、成本低廉,適宜對各種笨重的大宗貨物作遠距離運輸,如糧食、礦石、石油等。缺點是速度慢,航行受天氣影響較大。

海洋空間利用海上城市和海上機場

海上城市是指在海上建立的具有新城市機能、新交通體系的大型居住區,可容納幾萬人。世界上已建成的最大海上城市是日本神户人工島(見人工島)。海上機場是把飛機的起降跑道建築在海上固定式建築物或漂浮式構築物上的機場。如日本的長崎機場、英國倫敦的第三機場建在人工島上;美國紐約拉瓜迪亞機場是用鋼樁打入海底建立的樁基式海上機場;日本正在建築的關西機場則是漂浮式海上機場,位於大阪灣東南離泉州5公里的海面上,它是將巨大鋼箱焊接在許多鋼製浮體上,浮體半潛於水中,鋼箱高出海面作為機場,用錨鏈繫泊於海上,機場面積設計為1100公頃。

海洋空間利用海上工廠

是把生產裝置安放在海上漂浮的設施上,就地開發利用海洋能的工廠。日本等國建的“海明”號波浪發電廠、美國建的温差發電廠都是建在船上的海上發電廠。美國在新澤西州岸外大西洋東北11英里處建立的海上原子能發電廠安置在兩隻漂浮的大平底船上,周圍環有馬蹄形防波堤,發電能力為115萬千瓦。巴西在亞馬遜河口建的海上紙漿廠,安置在一艘鋼製大平底船上,可日產紙漿750噸。另外,日本還建有日處理垃圾達10000噸的海上廢棄物處理廠以及日產 5000立方米淡水的浮式海上淡化廠。

海洋空間利用海底隧道

世界上已建成數條海底隧道。日本正在修建的“青函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它穿過津輕海峽,全長53.85公里。其中海底部分長23.3公里;最深部分在海底 100米以下,隧道頂部離水面的距離為240米。工程於1964年5月正式動工,先導坑道已於1983年 1月全部打通;可並行兩列火車的主坑道也於1985年3月打通,整個隧道要到1987年才能正式通車。正在建設的還有長51公里的“英吉利海底隧道”和47公里的“直布羅陀海底隧道”等。

海洋空間利用海底軍事基地

是指建在海底的導彈和衞星發射基地、水下指揮控制中心、潛艇水下補給基地、海底兵工廠、水下武器試驗場等用於軍事目的的基地。它們大體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設在海底表面的基地,由沉放海底或在海底現場安裝的金屬構築物組成;另一類是在海底下面開鑿隧道和巖洞做為基地。美國、蘇聯修建得最多。

海洋空間利用通信和電力輸送空間

通信和電力輸送空間主要是海底電纜。通信電纜包括橫越大洋的洲際海底通信電纜、陸地和海上設施間的通信電纜;電力輸送電纜主要用於海上建築物、石油平台等和陸地間的輸電。

海洋空間利用儲藏空間

儲藏空間方面,有海底貨場、海底倉庫、海上油庫、海洋廢物處理場等。利用海洋建設倉儲設施,具有安全性高、隱蔽性好、交通便利、節約土地等優點。

海洋空間利用文化娛樂設施空間

文化娛樂設施空間包括海洋公園、海濱浴場和海上運動區等。隨着現代旅遊業的興起,各沿海國家和地區紛紛重視開發海洋空間的旅遊和娛樂功能,利用海底、海中、海面進行娛樂和知識相結合的旅遊中心綜合開發建設。
參考資料
  • 1.    李長喜等主編.中國大學生百科全書: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