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

(遼寧省大連市老偏島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

鎖定
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建立於2000年8月。
中文名
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
成立時間
2000年8月

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地理位置

該保護區於2000年8月建立。該保護區地理座標為東經121°28′46″~121°36′37″,北緯38°47′29″~38°50′00″,總面積為1580公頃。其中:緩衝區的範圍是島坨海岸線向外延伸1000米範圍內,面積為1310公頃;核心區的範圍是玉皇頂海岸線向外延伸100米範圍內,大坨子、二坨子、三坨子、四坨子海岸線向外延伸200米範圍內,老偏島海岸線向外延伸50米範圍內,面積為270公頃(包括老偏島及大坨子、二坨子、三坨子、四坨子海岸線以上向陸部分,面積為70公頃)。該區有天然海草牀,水下植物種類齊全,如皺紋盤鮑、紫海膽、刺蔘、香螺等海珍品,其資源量和質量有區域優勢。
海王九島海洋景觀自然保護區於2000年8月建立。該保護區地理座標為東經123°02′31′~123°06′39′,北緯39°25′16′~39°31′09′,總面積為2143公頃。其中:緩衝區的範圍是島坨海岸線向外延伸500米範圍內,面積為1682公頃;核心區的範圍是大王家島海岸線向陸200米及周圍礁盤景觀,其他八個島坨海岸線向陸部分及其周圍景觀,面積為461公頃。
成山頭直插入海,臨海山體壁如削,崖下海濤翻騰,水流湍急,常年經受大風、大浪和風暴潮的衝擊,海域最大浪高達7米以上,成為我國研究海洋氣象、物理海洋、海洋能源等的寶貴科研基地。在保護區內還具有全國少有的典型沙嘴、海驢島上奇特的海蝕柱、海蝕洞等海蝕地貌以及受到國內外地質學家高度重視的柳夼紅層等自然遺蹟,具有很高的地質、地貌和海洋氣候變遷的科研價值。

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地理環境

老偏島的喀斯特地貌,玉皇頂及大坨子、二坨子、三坨子、四坨子的海蝕地貌景觀。老偏島由於岩石性質、地質構造和古氣候等多種因素影響,形成國內北方島嶼罕見的喀斯特溶洞景觀。玉皇頂是小平島的陸連島,由五個山包構成起伏山崖,其外側是清澈的海水。岩石是堅硬的震旦紀橋頭組中厚石英岩,岩層產狀近於水平。由於構造裂隙及強烈海蝕作用,形成各種海蝕景觀,如海蝕洞、象鼻洞。其中一較大洞長約30米,高15米。

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保護對象

島礁型基岩海岸,海蝕柱、海蝕洞等海濱地貌,黃嘴白鷺、海鷗等鳥類及海岸景觀。刺蔘、皺紋盤鮑、紫海膽、紫石房蛤、香螺、魁蚶、馬尾藻及周圍海洋生態系統。
由於成山頭及鄰近海域岸線曲折,形成眾多的大小岬灣,加之海洋食物充足,因而每年冬季引來眾多的大天鵝等珍稀鳥類來此越冬棲息,形成世界上四大天鵝棲息地之一,被譽為“東方天鵝王國”。

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保護價值

成山頭海洋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集海洋和海岸生態系統、海灣生態系統、海島生態系統於一區,在擬定保護區內具有如此豐富的海洋生態系統多樣性,這在國內沿海是罕見的、不可多得的。同時,由於擬定保護區地處獨特的地理區位,又受到不同性質水團的影響,是我國北方海域海洋生物物種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海域。

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旅遊資源

成山頭被譽為“中國的好望角”,素有“南有天涯海角,北有極地盡頭”之稱,是著名的旅遊勝地,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曾兩度駕臨成山頭,公元前94年,漢武帝劉徹東巡海上,也來到成山頭,留下了許多歷史遺蹟。建國後,眾多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及海內外大批名人志士先後來成山頭觀光,胡耀邦同志還親手題寫了“天盡頭”、“心潮澎湃”七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