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水曬鹽

鎖定
海水曬鹽是指通過一系列工藝,將海水中的水分蒸發,得到海鹽。從海水中提取食鹽的傳統方法為“鹽田法”。海水曬鹽的加強蒸發方法與液體蒸發技術有關。
以往的海水蒸發曬鹽,均採用平面蒸發的方法,鹽水與流動着的水汽未飽和的空氣的接觸面積限於鹽田的平面面積,而該發明以鹽水在一定高度上灑下,或鹽水在一定壓力下且在一定高度上噴灑的辦法,立體式地擴大了鹽水溶液與流動着的水汽未飽和的空氣的接觸面積,加大了蒸發面積,加強蒸發,縮短蒸發週期而提高鹽水的蒸發效率
中文名
海水曬鹽
地    位
古老的而至今仍廣泛沿用的方法
所屬地區
光照充足的地區
分    類
蒸發池結晶池

目錄

海水曬鹽曬鹽法

從海水中提取食鹽的方法主要是“鹽田法”這是一種古老的而至今仍廣泛沿用的方法。使用該法。需要在氣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區選擇大片平坦的海邊灘塗,構建鹽田。
鹽田一般分成兩部分:蒸發池結晶池。先將海水引入蒸發池,經日曬蒸發水分到一定程度時,再倒入結晶池,繼續日曬,海水就會成為食鹽的飽和溶液,再曬就會逐漸析出食鹽來。這時得到的晶體就是我們常見的粗鹽。剩餘的液體稱為母液,可從中提取多種化工原料。
海水→蒸發池→結晶池→粗鹽和母液
古代我國沿海居民利用海水制食鹽,把海水引入鹽田,利用日光和風力蒸發濃縮海水,使其達到飽和,進一步使食鹽結晶出來。這種方法在化學上稱為蒸發結晶
粗鹽
母液
鹽田通常分為兩部分:蒸發池和結晶池。先將海水(或海水地下滷水)引入蒸發池,經日曬蒸發水分到一定程度時,在導入結晶池,繼續日曬,海水就會成為食鹽的飽和溶液,再曬就會逐漸析出食鹽來。這時得到的晶體就是我們常見的“粗鹽”。剩餘的液體稱為母液(也稱“苦鹵”),可從中提取多重化工原料。
海鹽,最原始的製取方法是“煎”“煮”法,用盤為煎,用鍋為煮,史稱“煮海為鹽”。經過十數世紀的實踐改進,由直接用海水煎煮,改為淋滷煎煮。用煎煮法制取海鹽不但產量低,而且質量差。
是誰最先發明、採用海水灘曬製鹽呢?正是無棣碣石山附近的鹽民。據明代學者宋應星撰著的《天工開物 . 作鹹第五》記載:“海豐有引海水直接入池曬成者,凝結之時,掃食不加人力。與解鹽同。但成鹽時日,與不借南風則大異。”
這段記載中的“海豐”就是指明代山東省的“無棣縣”。“無棣”一名始見於《春秋左傳.嬉公四年》,明初,因避明成祖“朱棣”之諱,改名“海豐”,1914年又恢復無棣之名。其中的“解鹽”係指山西解州解池所產之鹽,解鹽質量居當時國內之首,屬“貢鹽”之列。無棣灘曬的海鹽質量與解州貢鹽相同,無棣製鹽水平可見一斑。
山東夙沙氏煮海為鹽,為華夏製鹽之鼻祖。周初封姜太公於齊“北
至於無棣”,據《管子》載:“暮春之初,北海之民即煮海為鹽”。《史記》載:“太公至國……通工商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由此無棣鹽業日盛,西漢時渤海郡鹽官。魏晉時鹽民在碣石山上修建鹽神廟(亦稱“鹽神祠”),因此碣石山又俗稱之為“鹽山”。 《魏書.地形》由此“鹽山神祠”的記載。《鹽山縣志 》P108 :“隋開皇18年(598),以縣境東南近海處有一座山名鹽山,以山名改高城縣為鹽山縣。鹽山(今山東無棣縣境內大山),古稱碣石山,春秋時改稱無棣山。山下有月明沽產鹽,山腰有鹽神廟,魏晉時稱鹽山。”
元太宗二年至元世祖二十三年(1320—1378)在碣石山北境鬲津河沿岸建有海豐、海潤、海盈三處鹽場。明初海潤、海盈有煎有曬,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海豐場率先易煎為曬,一直沿用了兩千多年的傳統制鹽舊工藝,被無棣人發明的新工藝所代替,使製鹽業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無棣人對鹽業生產的貢獻功不可沒。

海水曬鹽蒸發方法

海水曬鹽 海水曬鹽
海水的化學資源利用
海水——蒸發結晶——析出苦鹵水(含有鎂離子、溴離子、碘離子等)和粗鹽(含鈉離子氯離子、鎂離子、硫酸根離子等)——依次加入氯化鋇氫氧化鈉碳酸鈉。去除雜質——過濾——得到沉澱和濾液——加入稀鹽酸溶液——蒸發結晶——得到純淨鹽(氯化鈉
海水曬鹽 海水曬鹽
海水中還可以提取鎂單質、碘單質、溴單質等
↗濾液→食鹽
海水→(風吹日曬)→粗鹽→(溶解)→鹽水→(過濾)↘固體雜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