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橋鄉

鎖定
海橋鄉位於縣境西北部,鄉政府設在海橋鎮,距縣城20公里。鄉因鎮得名。該地於120年前由平安沙老腳接漲圍墾而成。
中文名
海橋鄉
行政區類別
地理位置
上海市崇明縣
人口數量
18466人

海橋鄉基本概況

上海市崇明縣海橋鄉東鄰合作鄉,南接三星鄉,西北和東北與新海、紅星農場毗連,總面積為26.9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27426畝。有6648户;設18個行政村、201個村民小組,另有1個種子場在新村鄉境內,1個種畜場在綠華鄉境內。

海橋鄉經濟狀況

解放前海橋地區水利失修,災害頻繁,稻穀畝產350斤上下,皮棉畝產25斤左右,加之官府的苛捐雜税和地主的重租剝削,農民生活極端貧困。1921年和1926年,海橋人民曾先後兩次發起有名的“田革命”。陸鐵強、俞甫才等本縣早期中共領導人,曾在這一帶領導農民運動,建立農民協會,開展減租鬥爭。老海橋鎮和永安鎮曾先後為崇明縣農民協會、中共崇明縣委和工農聯軍總司令部的駐地。
解放後,海橋鄉新建了海豐、海躍兩座排澇閘和34個機電車口,購置了大小型拖拉機162輛,實現了機電耕作灌溉。1984年,全鄉糧食常年畝產1398斤,油菜籽畝產333斤。
民國時期該鄉副業生產以紡紗織布為主,土紗布行銷東北數省,其經濟收入僅次於農業。解放後,在發展養豬生產的同時,還飼養長毛兔、地鱉蟲、花鳥、山羊和種桑養蠶、培育蘑菇等。1984年飼養生豬1.87萬頭,上市家禽3.84萬隻,蛋15.35萬斤,培育蘑菇12.7萬平方尺。
鄉辦工業始於1958年。1984年有織布廠、手帕廠、五金廠、桅燈廠、建築站等鄉辦企業5個和村辦廠18個,工業總產值為1156萬元,年利潤42.4萬元。工業產品桅燈、手帕、提花手巾等遠銷美國、伊朗、伊拉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海橋鄉教育衞生

鄉內有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2所、小學10所,在校學生2573名,初中教育基本普及。鄉還辦有業餘中學1所、中心幼兒園1所和小學附設及村辦幼兒班25個。鄉衞生院有病牀96張。
1984年,海橋鄉人均純收入315元,昔日破舊草屋如今已為寬敞明亮的瓦房所取代,有的農民還建造了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