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桐狀香草

鎖定
海桐狀香草(Lysimachia pittosporoides C. Y. Wu)為報春花科珍珠菜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佈於中國大陸的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1,400米至1,80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石灰岩山地混交林下以及灌叢中,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中文名
海桐狀香草
拉丁學名
Lysimachia pittosporoides C. Y. Wu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3] 
杜鵑花目
報春花科
珍珠菜屬
海桐狀香草
保護級別
近危(NT)IUCN標準

海桐狀香草形態特徵

海桐狀香草線稿圖 海桐狀香草線稿圖
株高50-100釐米,幹後不香。根堅硬,簇生,紅褐色;莖直立,極多分枝,木質,下部微具稜,上部明顯4稜形,幼時多少具無柄腺體。葉互生,在每次新梢的頂端稍密聚,因而形成近等距離的多層葉輪,葉片倒披針形,長2-4釐米,寬0.4-1釐米,先端鋭尖,基部漸狹,邊緣明顯內卷,近革質,干時易變黃褐色,上面密被不明顯的凹陷小點,下面密被無柄小腺體,中肋在上面凹陷,在下面隆起,二次脈兩面均不明顯;葉柄長2-4毫米。花單出腋生;花梗纖細,長1-2釐米;花萼長達5毫米,深裂近達基部,裂片自卵圓形的基部尾狀漸尖成鑽形,內面及邊緣疏被腺體;花冠黃色,長6-7毫米,分裂近達基部,裂片長圓形,寬3-4毫米,先端鈍;花絲基部與花冠合生達0.5毫米,分離部分長約0.6毫米;花葯長約4毫米,基部微呈心形,向上漸狹,頂孔開裂;花柱長約4毫米。蒴果球形,脆殼質,淡褐色,直徑3-4毫米,比萼片短,瓣裂。花期4-5月。 [1]  [4] 

海桐狀香草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400-1800米的石灰岩山地混交林下及灌叢中。

海桐狀香草分佈範圍

產於雲南東南部(麻栗坡、西疇)。模式標本採自西疇。 [1] 

海桐狀香草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近危(NT)。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