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柳

(海洋珊瑚類)

鎖定
海柳學名黑珊瑚,因其長成樹枝狀,枝條纖美,質地柔韌,外形類似於陸地上的柳樹,故獲名海柳。雖形似樹木,但經海洋科學研究海柳實屬海洋動物,屬於腔腸動物類,系珊瑚科的一種。
中文名
海柳
別    名
黑珊瑚
外    形
類似於陸地上的柳樹
珊瑚科
特    點
枝條纖美,質地柔韌

海柳簡介

海柳本品為黑角珊瑚科、黑角珊瑚屬、日本黑角珊瑚、多小枝黑角珊瑚的羣體分枝。學名黑珊瑚,因外形似陸地上生長的柳樹而得名。海柳屬海洋腔腸動物類,系珊瑚科的一種,生長於海底30米的岩石上,緊密以吸盤與海底岩石相連,採集十分困難 [1] 
海柳的生長是極其緩慢的,它是養不大的“千金”,科學家測試證實,每年才長高5毫米,一株海柳長成1米高,起碼得200年時間。
海柳密度大、質硬,有“水滲不腐、火焚不損”的特點。故又有“海底神木”的尊稱。1958年,在東山島官路尾村古代金石巡簡司遺址附近發掘到一座宋代古墓。從陪葬品中發現有一些完好無損的、用海柳雕刻的手鐲、工夫茶具等陪葬品。據史料記載:官路尾村曾是宋朝末代少帝趙丙及左右丞相陸秀夫、陳宜中逃亡路過之地,因此稱為“官路尾”村,至今已有700多年曆史。可見海柳有多麼驚人的耐腐力。

海柳主要品種

海柳有幾十個品種,常見有血柳、紅柳、赤柳、烏柳、石柳、藤柳、珊瑚柳和金絲柳等,其中赤柳、烏柳常見,血柳、紅柳相對稀少,金絲柳屬極為稀有的品種。金絲柳,色似黃金,呈金絲鏤狀,發育變彩和呈現貓眼效應,異常精美 [1] 

海柳形態特徵

海柳質地堅韌,水浸不腐,火焚難損,富有光澤,是加工成煙嘴煙斗等工藝藝術品的珍貴材料,利用海柳奇特的形態、漂亮的色澤、細膩的材質等特點,經過取材、剪枝、鋸、打坯、鑽、雕、拋光等工序進行精心加工,可雕塑出各種精美絕倫的煙嘴、煙斗、擺件、手鐲、茶杯、戒指、佛珠等藝術珍品。根據其材料的特性雕上花鳥蟲魚、飛禽走獸、人物形象等不同圖案以呈現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作品。
海柳是珊瑚的一種,與常食用的海蜇還是近親呢!海柳通常生在水深30多米以下的海底岩石上,身高者達3-4米。不少人以為海柳是海洋植物,其實他是地道的海洋動物屬於腔腸動物的鐵木科,海柳中的一種赤柳,顏色鮮豔悦目,初出水面時,枝頭上的小葉閃閃發光,樹枝富有彈性,離水一段時間後,枝幹就變得十分堅硬。由於海柳出水時身上附有紅、白、黃色的水鬼體,幹後能變為黑鐵色,所以又被稱為海鐵樹,更有趣的是,每當天快要下雨時,其表面顏色會變得暗淡無光,並分泌出微量的粘液,故有“小氣象台”之稱。

海柳日本黑角珊瑚

羣體樹狀,分枝不規則,主枝和大分枝橫切面橢圓形,大分枝彎曲,一頭逐漸變細。小分枝上有剛硬密集豎立的羽枝,它們在小分枝的前側邊緣交替排列,並且大部分再承受着大量的從前側面交替排列的羽枝。羽枝上又再承受1~5級更細更短的剛毛狀次級羽枝。次級羽枝從羽枝的前面或前側面向上伸出,形成個扁平的面。一個分枝形成多層分枝平面。最小羽枝直徑1026~1596mm,分枝呈黑褐色,小羽枝呈黃褐色。刺圓錐形,尖細,近側面凸,遠側面凹,頂端傾斜,光滑。分佈於南海海域 [2] 

海柳多小枝黑角珊瑚

羣體高26.5cm。基幹短,在距離基盤較短處成二叉分枝,每個分枝上再生產二叉分枝。在次級分枝上有許多徑直向上的最小分枝,長6cm左右,直徑447.5~537mm,一頭逐漸變細。它們幾乎分佈在分枝的一側,稠密地聚集成掃帚狀。刺三角形,頂端鈍,有粒狀突起,刺長179~232.7μm,刺距250.6~358μm,排成向右螺旋10縱列。水螅體鐵鏽色,在主幹和大的分枝上環繞分佈,水螅體觸手較短,口錐半球形,開着的口圓,閉合的口與最小分枝方向垂直。分佈於海南三亞和西沙羣島 [2] 

海柳生長環境

棲息於水深15-20m的硬底上,或更深的珊瑚石和岩石上。

海柳分佈範圍

分佈於廣東大鵬灣和海南的琊琅灣、三亞、西瑁等海域。現在本地海柳已經開採完了,大部分的海柳都是從東南亞和南非進口的原料。

海柳主要價值

海柳質地堅韌,顏色鮮豔,光澤柔和,抗火燒水浸能力強,是製作各種藝術品的上乘材料,以其製成的煙嘴,對尼古丁有一定的過濾作用,吸煙時涼喉爽口,深受人們的喜愛。常加工成各種工藝品,如手鍊、擺件、茶杯、戒指等。古代海柳製品是帝王將相和達官貴人的高尚玩物。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2張)
海柳渾身是寶,用途廣泛。利用海柳的奇特形態,漂亮的色澤,細膩的木質等特點,通過剪枝、刨、磨、挫、鑽等工序,雕塑出各種精美玲瓏的煙斗、盆景、手鐲、茶杯、戒指、佛珠等藝術珍品,古時曾是帝王將相的高貴玩物。1985年,福建省東山島,挖掘出一座宋代古墓,從棺樞裏找到一些用海柳加工的手鐲、戒指及酒杯等物,這些東西均完整無損,足見海柳質之堅韌耐腐。在東山島漁村常可看見人們嘴上叨着形態各異的海柳煙斗

海柳採收和儲藏

垂網採取,洗淨,晾乾。
參考資料
  • 1.    郭原生編著,玉巖玉鑑學,華夏出版社,2015.01
  • 2.    管華詩,王曙光主編,中華海洋本草圖鑑 第2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