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會鎮

鎖定
海會鎮,隸屬於江西省廬山市,位於廬山區東部,東臨鄱陽湖,南接星子縣,西靠廬山五老峯,北鄰威家鎮。 [3]  總面積11.36平方千米。 [5]  截至2019年末,海會鎮户籍人口為12440人。 [5] 
清代,屬南康府星子縣。1968年11月,復歸星子縣。1984年,恢復為海會鄉。1992年,撤鄉建海會鎮。2002年3月,與高壠鄉併入海會鎮。 [3]  截至2020年6月,海會鎮轄2個社區,4個行政村,另轄3個村級單位。 [4]  鎮政府駐海會社區。 [3] 
2011年,海會鎮農民人均收入9102元,比上年增長21.8%。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10萬元。 [3] 
中文名
海會鎮
外文名
Haihui Town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江西省九江市
地理位置
九江市東郊
面    積
11.36 km² [5] 
下轄地區
2個社區,4個行政村,另轄3個村級單位
政府駐地
海會社區
電話區號
0792
郵政編碼
332018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三疊泉瀑布
三疊泉漂流
碧龍潭
鄱湖灣景區
車牌代碼
贛G
人    口
12440人(2019年户籍人口)

海會鎮歷史沿革

清代,屬南康府星子縣。
民國三十八年(1912年)後,屬星子縣五老鄉。
1949年後,屬星子縣第五區海會、長嶺、沿湖、五洲等鄉。
1955年,撒區並鄉,設海會、沿湖、高壠鄉。
1957年,劃屬廬山綜合墾殖場為海會分場。
1958年,撇鄉建海會公社,屬廬山管理局。
1960年,高壠公社並人,1962年,析出,1964年,再度合為海會公社。
1968年11月,復歸星子縣。
1970年5月,復隸廬山管理局。
1977年,海會、高壠2公社再度分設。
1980年5月,屬省轄九江市郊區(今廬山區),10月,複名海會公社。
1984年,恢復為海會鄉。
1992年,撤鄉建海會鎮。
2000年,轄5行政村,1居民委員會;下設70村民小組,2居民小組。
2002年3月,與高壠鄉併入海會鎮。 [3] 
1958年前隸屬星子縣第五區,1958年建海會公社,1984年置海會鄉,1992年建鎮。1997年,面積56平方千米,人口1萬,轄海會、長嶺、五里洲、甘棠鋪、彭山5個行政村。2001年底,高壟鄉撤銷併入。
附:高壟鄉[Gaolong]位於廬山區東南部,東臨鄱陽湖,鄉府駐高壟,距區政府20千米。九(江)星(子)公路穿境。鄱陽湖邊設有蛤蟆石水運碼頭。 1957年屬廬山管理局,1958年成立高壟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40平方千米,人口1.1萬,轄五星、高壠、雙壠、銀門、谷山、青山6個行政村。2001年12月25日,撤銷高壟鄉,劃歸海會鎮。
2016年5月,根據《國務院關於同意江西省調整九江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國函〔2016〕58號)精神,江西省政府經研究,就調整九江市部分行政區劃事項發出通知。撤銷星子縣,設立縣級廬山市,九江市廬山區更名為濂溪區。
駐海會鎮廬山茶場管理範圍劃入廬山市牯嶺鎮管轄。
從九江市濂溪區海會鎮析出高壠、廬山水泥廠、五星、雙壠、銀門、谷山、青山等7個村(居)委會,設立九江市濂溪區高壠鄉,鄉政府駐高壠居委會。
將調整後的海會鎮(海會、廬星、彭山、長嶺、五洲、光明等6個村、居委會)劃歸廬山市管轄,並確定“雲霧小鎮”發展戰略。
海會鎮風景

海會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海會鎮轄海會、高壠、廬星、廬山水泥廠4個居民委員會,長嶺、彭山、五洲、光明、五星、雙壠、銀門、青山、谷山9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23個自然村。 [3] 
截至2020年6月,海會鎮轄2個社區,4個行政村,另轄3個村級單位。 [4]  鎮政府駐海會社區。 [3] 
轄海會、高壠、廬山水泥廠等3個居委會,五星、雙壠、銀門、谷山、青山、彭山、長嶺、五洲、光明等9個行政村、1個林場,共123個自然村組,現有人口11205人(2017)。江西省一級公路環廬山大道,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
海會鎮區劃詳情
海會集鎮社區
五洲村
林場
海會師範茶林場
園藝場

海會鎮地理環境

海會鎮位置境域

海會鎮地處廬山區東部,東臨鄱陽湖,南接星子縣,西靠廬山五老峯,北鄰威家鎮。 [3]  總面積11.36平方千米。 [5] 

海會鎮地形地貌

海會鎮境內多丘陵山岡,沿湖為沖積平原,地勢為東低西高,西部為山林,屬廬山山體的一部分。平均海拔380米。 [3] 
電子地形圖

海會鎮水文

海會鎮沿鄱陽湖岸線約9.5千米,境內有菜溪河流過,長4.5千米。 [3] 

海會鎮自然資源

海會鎮主要礦產資源為高嶺土、花崗石、礦泉水。境內杉柚、茶林密佈。
海會鎮耕地面積1.4萬畝,人均0.6畝,以種植水稻、油菜為主。 [3] 

海會鎮人口

2011年末,海會鎮轄區總人口29138人,其中常住人口28881人,城鎮化率99%。另有流動人口257人。總人口中,男性15215人,佔52%;女性13923人,佔4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9105人,佔99.9%;有少數民族共33人,佔0.1%。2011年,人口出生率13.9‰,人口死亡率4‰,人口自然增長率9.9‰。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轄區總人口22665人,其中常住人口22479人。另有流動人口186人。男性11740人,佔52%;女性10925人,佔48%。 [3] 
2017年末,海會鎮常住人口為11205人。 [6] 
截至2019年末,海會鎮户籍人口為12440人。 [5] 

海會鎮經濟

海會鎮綜述

2011年,海會鎮農民人均收入9102元,比上年增長21.8%。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10萬元。 [3] 
2011年,海會鎮生產糧食6780噸,人均0.3噸,油菜種植面積0.78萬畝,產量0.1萬噸;茶葉種植面積1200畝。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和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6300頭,年末存欄2500萬頭;家禽年飼養量3000萬羽。水產品養殖面積2590畝,出產水產品870噸。水果品種主要有冬棗、梨、桃、橘等。2011年,農民人均收入9102元,比上年增長21.8%。 [3] 

海會鎮商業

海會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2886萬元,完成工業增加值4295萬元,實現利税2819萬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8億元,同比增長56.5%;引進內資6.3億元,引進外資520萬美元,外貿出口170萬美元;完成財政收入3240萬元,同比增長50.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9102元,同比增長21.8%。 [3] 

海會鎮交通運輸

海會鎮環廬山公路過境。 [3] 

海會鎮社會事業

海會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海會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個;各類圖書室12個,藏書2萬餘冊。2011年,廣播電視站2個。 [3] 

海會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海會鎮有幼兒園1所,小學2所,在校生210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66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2萬元,比上年增長33%。 [3] 

海會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海會鎮有醫療衞生機構2個,門診部(所)3個。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3] 

海會鎮體育事業

2011年末,海會鎮有籃球場7個、網球場1個。4個社區和9個新農村實驗點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80%。 [3] 

海會鎮社會保障

2011年,海會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53户,人數416人,支出8.2萬元,月人均197元;醫療救助182人;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89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63户,人數847人,支出8.64萬元,月人均102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8人,支出21萬元。鎮敬老院為全省四星級,牀位6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55人。社區服務設施21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3個,社區服務站18個。 [3] 

海會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海會鎮有郵政局2個,代辦所2個,徵訂報紙、期刊16380份(冊)。固定電話用户2300户,電話用户普及率達到60%;寬帶接入用户1100户。 [3] 

海會鎮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海會鎮因境內萬壑爭流,注入鄱陽湖,寓“百川匯海”之義,故名。 [3] 
榮譽稱號
海會鎮為著名的旅遊鄉鎮,素有“贛北旅遊第一鎮"的美譽。 [3] 

海會鎮地理位置

距九江城區24公里,距廬山市城區8公里,距省會南昌約110公里,105國道穿境而過,鎮內城鄉農巴直達九江火車站,交通優勢明顯。

海會鎮旅遊資源

海會鎮是著名的旅遊鄉鎮,獲有全國全域旅遊第一鎮的美譽。境內有廬山東門、廬山三疊泉風景區、第四紀冰川遺蹟、碧龍潭風景區等著名景區;海會寺、原國民黨軍官訓練團遺址等大量歷史古蹟。
海會鎮是廬山雲霧茶的始產地,素有“茶聖落足品茗之地,‘詩仙’築廬隱跡之所”之美譽,是廬山雲霧茶傳流羣體種(小葉品種)的主要種植地、廬山雲霧茶天然野茶的主要分佈地(均在海拔600-800米山林中)。仍保持原始手工加工、製作以及種植的區域,其中“七尖幽蘭”雲霧茶種植基地代表廬山雲霧茶參加百年世博,並榮獲中國名茶金駱駝獎。
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山水旅遊、濱湖旅遊、農業觀光、休閒度假等多種旅遊經濟模式,打造了三疊泉風景區、碧龍潭風景區、三疊泉漂流、冰川大峽谷漂流、年豐百果園、海龍山莊等多個旅遊景點,旅遊業已成為該鎮的支柱產業,2016年度三疊泉景區實現門票收入全年接待遊客7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突破7000萬元。
通過大力實施旅遊興鎮戰略,人民羣眾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較大提高,鎮域經濟實力得到了明顯增強,集鎮框架得到了不斷拓寬。2016年全鎮實現財政收入達3773.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3064元,集鎮面積由2007年的27.2公頃發展到95公頃,通過高標準規劃,集鎮內的路網、管網、衞生處理等基礎設施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先後被評為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江西省小城鎮建設示範鎮、江西省衞生鎮和全國發展和改革小城鎮示點鎮。

海會鎮地方領導

陳永友同志(黨委書記):主持鎮黨委全面工作。
葉 鵬同志(黨委副書記、鎮長):主持鎮政府全面工作。
王雁宏同志(黨委副書記、組織委員):分管黨建、組織、統戰、宗教、工會、團委、婦聯、全面深化改革、人事編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黨政綜合辦公室、目標考評等工作。聯繫政協,協調特色小鎮建設工作。
陳樂松同志(人大主席):主持鎮人大工作。分管老協、老齡委、關工委、旅遊、企業、森林防火、鄉村振興等工作。
張 江同志(黨委委員、常務副鎮長):協助鎮長處理政府日常事務。分管掃黑除惡、綜治、信訪、維穩、司法、法制建設、應急管理、安全生產、生態環保(環衞)、公共資源交易、綜合執法、交通、消防、通訊、供水、供電、供氣等工作。
潘志鋒同志(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宣傳委員):主持鎮紀檢監察工作。分管宣傳(意識形態、精神文明、信息公開)、機關效能等工作。
楊 彬同志(黨委委員、人武部部長):主持鎮人武部工作。分管發展改革、自然資源、規劃、城鎮建設、農民建房、“兩違”管控、重大項目建設等工作。
盧 金同志(黨委委員、副鎮長):分管精準扶貧、財税、三資中心、金融、開放型經濟、招商引資、審計、統計、市場監督等工作。
周夢青同志(副鎮長):分管文化教育、衞生與健康、民政、殘聯、退役軍人事務、醫保、廣播電視、體育、科技等工作。
陳 澤同志(人大專職副主席):分管森林防火、農業、林業、水利、防汛、新農村建設、氣象等工作。 [1] 

海會鎮獲獎榮譽

2021年6月21日,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表彰為“江西省脱貧攻堅先進集體”。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