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德格爾的政治存在論

鎖定
《海德格爾的政治存在論》是2009年學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法國)皮埃爾·布迪厄。 [1] 
中文名
海德格爾的政治存在論
作    者
(法國)皮埃爾·布迪厄
出版社
學林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10月
頁    數
160 頁
定    價
18 元
開    本
32 開
ISBN
9787807308843
條 形 碼
978-7-80730-884-3

海德格爾的政治存在論內容簡介

馬丁·海德格爾與納粹的公開結盟,以及這一結盟與其哲學思想中的具體關係,也就是在何種程度上他的概念與一系列完全不可駁辯的政治信念之間發生關聯,已經成為最近辯論風潮的話題。布迪厄,這位法國一流社會學家和文化理論家在這場辯論之前的十年,早就進行了研究。這一研究既是這場辯論的先導,又是對捲入到哲學話語生產之中的體制化機制的分析。
儘管海德格爾瞭解並承認純粹哲學議題的合法性(他指涉那些聖典作者和傳統問題,並尊重學術禁忌),然而,布迪厄還是指出,海德格爾哲學話語的複雜性與抽象性源於他在文化場域的位置,這也是社會維度與知識分子維度,亦即政治思想與學術思想交叉的地方。
布迪厄建議,海德格爾不該被看成是納粹的意識形態專家。由此,他的結論是,人類的種族主義概念在海德格爾的哲學觀念裏是沒有位置的。更確切地説,他認為,海德格爾的思想是”保守革命“在哲學場上的結構對等物,納粹主義不過是“保守革命”的一個維度。

海德格爾的政治存在論圖書目錄

序言
引論:偏斜之思
第一章 純粹哲學與時代精神
第二章 哲學場與可能性空間
第三章 哲學中的“保守革命”
第四章 審查與形式的強加
第五章 內部閲讀與對形式的敬意
第六章 自我闡釋與體系的演化
註釋
術語索引
人名索引
譯後記

海德格爾的政治存在論作者簡介

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當代法國著名社會學家,1954年畢業於巴黎高等師範學校。1958年赴阿爾及利亞,1968年至1988年任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社會學部主任,1982年入選法蘭西學院任社會學教授。布迪厄利用場域、習性、資本等概念工具構建了一種反思社會學體系,其著述達340餘種,涉及人類、社會學、教育、歷史、政治、哲學、美學、文學、語言學等領域,其中主要有《繼承人》、《實踐感》、《再生產》、《區隔》、《換句話説》、《學術人》、《語言與符號權力》、《藝術之戀》、《實踐理性》、《國家精英》、《藝術的法則》、《帕斯卡爾的沉思》、《男性支配》、《經濟的社會結構》,其影響遍及全世界知識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