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平原

鎖定
深海底部坡度小於1:1000的平坦區域,為大洋盆地的重要組成單元,地球表面的最平坦部分。最早(1947年)在北大西洋深海底發現了這種地形。
中文名
海平原
釋    義
大洋深處平緩的海牀
深    度
3000至6000米的深處
特    點
起伏通常很小

海平原解釋

深海平原是大洋深處平緩的海牀,是地球上最平坦和最少被開發的地段。它們通常位於3000至6000米的深處,位於大陸架和大洋中脊之間,延展數百公里寬。
它們的起伏通常很小,每公里相差10~100釐米。深海平原大約覆蓋了海洋麪積的40%,在大西洋分佈最多。

海平原分佈

深海平原在各大洋都有發現,但以陸源物質供應充分且無邊緣海溝攔截的大西洋最為多見。太平洋的周緣海溝廣佈,濁流沉積難以越過海溝到達大洋盆地,故太平洋中深海平原分佈有限,主要見於東緣無海溝的東北太平洋海盆。深海平原也見於地中海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及西太平洋邊緣海(如南海深海盆)。

海平原形成原因

深海平原的形成主要是由於地層深處的帶被上湧的地幔帶上地面,在大洋中脊形成新的海洋地殼。這新的地殼由玄武岩組成,並起伏不平。隨後它逐漸被大量的沉積物所覆蓋,其中大陸坡上粗粒沉澱的滑塌所造成的濁流(turbidity-current)可能通過海谷抵達深海並沉積為下粗上細的砂層,含有陸地上的粘土顆粒以及浮游生物的殘骸(如多孔蟲)。此外還有持續的海洋生物沉澱所形成的均勻沉積層。它們形成互層,累積成平均1000公里厚的深海平原沉積。在某些深海平原區域富藏的錳結核是鐵、鎳、鈷、銅等金屬的富結體,可能是未來礦產的來源。

海平原地質特徵

地震探測和深海鑽探資料表明,深海平原覆有較厚的沉積層,它實際上是不規則的原始地形(如深海丘陵)被大量沉積物鋪蓋而成的。其中濁流攜來的沉積物在塑造深海平原中起重要作用,濁流帶來的陸源砂、粉砂常與遠洋沉積交互成層。當濁流沿大陸邊緣海底峽谷注入開闊深海底時,坡度減緩,流速降低,其所攜泥砂物質便逐漸沉積下來。因此,深海平原大多位於陸源物質供應不中斷的地帶,自大陸隆外緣向洋內伸展。深海平原表面可以被海底峽谷外延的深海谷所切割。深海平原向大洋中脊方向,隨着沉積層減薄而逐漸過渡為深海丘陵。

海平原地形特徵

又稱深海盆地。大洋盆地中特別平坦的部分。底部坡度為1/1000~1/10000。地殼厚度6~8公里左右,屬大洋型地殼。盆地中平均堆積厚度為1公里。沉積物來源於大陸架,由濁流通過大陸坡堆積於大洋盆地中最低部位。1947年對中大西洋海嶺調查,首次運用水下聲納裝置進行海底連續測深,發現了深海平原。1948年瑞典深海考察隊用同樣技術在印度洋中也發現深海平原。以後在其它大洋中也陸續發現。深海平原最常見於大陸隆的向海一側,終止於深海丘陵的向陸一側。在有海槽存在的地方,如中、南美洲的西海岸,常有槽底深海平原存在,而在海槽向海一側,缺乏深海平原。深海平原也可突然終止於有深海隙(abyssal gap)出現的地方。在大洋島嶼或羣島岸外的深海平原也稱為羣島平原(archipelagic plain)。中國南海中部深海平原,縱長1500公里,最寬處825公里,地形自西北向東南微傾,平原北部水深3400米,向南部增至4200米,平均坡度0°10′~0°14′,北部地形更平坦,平均坡度僅0°04′~0°05′。

海平原中國的深海平原——南海深海平原

南海深海平原有眾多的海山、海丘分佈,相對高差1000m以上的高大海山即有18座,並對其中14座主要海山予以命名,海山和海丘的排列方向具有明顯的規律性,有北東向線狀海山和鏈狀海山、東西向鏈狀海山或海丘、南北向鏈狀海山或海丘和北西向鏈狀海山或海丘,海山、海丘的排列方向明顯受南海板塊構造運動控制,高差懸殊的海山和海丘系由玄武岩漿沿海盆斷裂構造線上溢發而成。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