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州五大宮調

鎖定
海州五大宮調,流行於江蘇省連雲港市的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海州五大宮調,又稱海州宮調牌子曲,是江蘇明清音樂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形成與當地經濟與交通的情況,特別是鹽業生產的發展有着密切的關係。明代嘉靖、隆慶後,隨之隨鹽運河系的發展,海州五大宮調逐步形成並走向成熟。海州五大宮調分【軟平】【疊落】【鸝調】【南調】【波揚】及【滿江紅】【碼頭調】等多支大麴和近百首小曲兩大類。大麴委婉細膩,節奏舒緩,唱詞典雅,行腔字少腔多,有一唱三嘆之感。小曲則源於明代兩淮一帶流傳的“時尚小令”。 [1-2] 
2006年5月20日,海州五大宮調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非遺編號Ⅱ-41。 [3] 
中文名
海州五大宮調
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0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傳統音樂
遺產編號
Ⅱ-41
申報地區
江蘇省連雲港市

海州五大宮調歷史淵源

海州五大宮調 海州五大宮調
海州五大宮調早在南北朝時即有所傳,是介於戲曲與曲藝之間的一種民間藝術。隨着大運河和運鹽河的南北經濟文化交流,以及廣泛吸收江準民間小調,海州五大宮調逐步豐滿。 [4] 
明代嘉隆年間,海州五大宮調已逐步形成,尤其是明清時期,隨着兩淮鹽業興旺,大運河鹽運南來北往。一方面地域溝通,藝術交融,使海州五大宮調得以廣泛吸收江淮民間小曲而漸趨成熟;另一方面彙集於當地的一批鹽商富賈和與之休慼相關的文人墨客,對海州五大宮調給予了高度的關注,從而將其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其特色和個性逐步形成。 [5] 
到20世紀20年代中期,隴海鐵路向東延伸通車致新浦後,海州一帶的水陸交通漸為陸路交通所替代,板浦便逐漸失去了交通樞紐的地位,日趨蕭條。交通的閉塞和文化生活的單一,使海州五大宮調得以完整地保留下來。 [6] 
20世紀40年代末,隨着經濟中心的轉移,板浦逐漸衰敗,羣眾的生活日漸平淡,交通的閉塞,導致其他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並沒有衝擊到海州五大宮調,其曲目、表演形式都保留完整。但是,海州五大宮調一直以來都是在羣眾間以自娛自樂的形式來演唱,沒有專業的表演組織和演員,更缺乏新編的曲目記載,使得海州五大宮調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7] 
21世紀,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各項活動的積極推進下,海州五大宮調得到了各界關注。在朱秋華等學者的帶領下,以連雲港師範專科學校教師為主體的當地研究團隊對這一特色曲種給予了特別專注。他們在近10年內集中撰寫了部分文論,發表在層次不等的各類學術期刊上,其中個別文論還被音樂類核心期刊錄用,為海州五大宮調的研究營造了較好的學術氛圍。 [8] 

海州五大宮調基本特徵

海州五大宮調演奏形式

海州五大宮調為坐唱,不化裝,也無表演動作,偶有説白。演唱時少則兩三人,多則十餘人,大多是一人演唱,眾人伴奏,也有兩人對唱的。演唱之所為“小曲堂”玩友們集聚一堂,傳授曲目,切磋技藝,吟唱自娛,稱之為“碰曲”。 [2] 

海州五大宮調曲牌系統

海州五大宮調 海州五大宮調
按結構分類,海州五大宮調可分為單曲和套曲兩個系統。海州五大宮調中的各大麴均為單支。用兩個以上宮調的曲牌或片斷組成的曲牌連綴體為套曲。在套曲中,除開頭和結尾的曲牌外,中間部分的所有曲牌都稱為“穿心”。穿心所用曲牌除大麴外,更多的是現傳的近百首小曲。海州五大宮調中的套曲便是大麴與小曲的完美結合,典雅與通俗的和諧統一。套曲系統中還有一種用若干曲牌的部分樂曲連綴組成一個完整曲目,稱為集曲。集曲曲目的特點是隻用曲牌的部分樂句,甚至一句或半句連綴而成,不僅腔調轉換自如,唱詞也搬用原曲牌中的唱詞,連接後分段轉韻,內容統一。 [2] 

海州五大宮調伴奏樂器

常用的伴奏樂器有二胡(正反宮兩把)、琵琶、月琴、三絃、簫及檀板,特別是碟琴,即用瓷碟和瓷杯相擊,打出叮叮噹噹的節奏。 [2] 

海州五大宮調代表作品

海州五大宮調曲目甚多。按其題材來源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反映婦怨、士大夫不得志的,如《一輪明月》《從南飛來一羣雁》《天台有路人難道》等;還有一類是反映當地民間風俗,或演唱民間故事,如《饞嘴大娘》《娃娃憶》《草蟲》《房四姐》等。 [6] 

海州五大宮調傳承保護

海州五大宮調傳承價值

海州五大宮調 海州五大宮調
海州五大宮調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已與當地人民羣眾的社會生活融為一體,比較集中地反映了他們的思想情感和藝術審美追求。它的存在不僅是海州歷史文化的活態見證,也是江蘇地城文化的生動體現,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文化價值。海州五大宮調的傳唱已成為連雲港社區文化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對於豐富人民羣眾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羣眾的素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2] 

海州五大宮調傳承人物

劉長蘭,女,漢族,1939年生,江蘇連雲港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海州五大宮調代表性傳承人,江蘇省連雲港市申報。 [9] 
趙紹康,男,漢族,1925年生,江蘇連雲港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海州五大宮調代表性傳承人,江蘇省連雲港市申報。 [10] 

海州五大宮調保護措施

海州五大宮調 海州五大宮調
2004年,海州五大宮調被列為江蘇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試點項目。 [2] 
2005年2月到2006年,連雲港市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先後走訪海州五大宮調玩友60餘人,採錄了海州五大宮調曲牌120多首,還收集了一批珍貴的手抄本。 [6] 
2008年5月,連雲港市文化局為做好海州五大宮調的保護和傳承工作,公佈了一批市級傳承單位,其中有兩處是以民間“玩友”命名的小曲堂。 [11]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連雲港市藝術研究所(連雲港市劇目工作室、連雲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海州五大宮調”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2]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海州五大宮調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連雲港市民俗博物館(連雲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連雲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連雲港市山海文化生態保護中心)。 [17] 

海州五大宮調社會影響

海州五大宮調重要演出

2019年,海州五大宮調在“西遊聖境 山海福地”——連雲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香港特展中展出。 [13] 
2019年5月18日,海州五大宮調在首屆“一帶一路”沿線城市非遺大展暨2019“中國旅遊日”連雲港主會場活動中演出。 [14] 

海州五大宮調榮譽表彰

2007年底,市淮海劇團演員陳立才演唱的海州五大宮調中《天台有路》參加文化部在西安舉辦的全國原生民歌大賽,獲銅獎。 [15] 
2019年,海州五大宮調入選全國“優秀保護實踐案例”。 [1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