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岸基線

鎖定
海岸基線也稱領海基線,為沿海國家測算領海寬度的起算線。基線內向陸地一側的水域稱為內水,向海的一側依次是領海、毗鄰區、專屬經濟區、大陸架等管轄海域。中國海岸線曲折,確定海岸基線有一定難度,大部分海岸基線尚未劃定。2012年9月10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公佈了中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海基點基線。中國有關部門將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開展常態化監視監測。
中文名
海岸基線
外文名
Coastal baselines
別    名
領海基線
釋    義
測算領海寬度的起算線

海岸基線釋義

海岸基線也稱領海基線,是沿海國家測算領海寬度的起算線。基線內向陸地一側的水域稱為內水,向海的一側依次是領海、毗鄰區、專屬經濟區、大陸架等管轄海域。

海岸基線分類

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一般有3種確定沿海國領海基線的方法:

海岸基線正常基線法

正常基線是指沿海國官方承認的大比例尺海圖所標明的沿岸低潮線。

海岸基線直線基線法

直線基線是指在海岸線極為曲折,或者近岸海域中有一系列島嶼情況下,可在海岸或近岸島嶼上選擇一些適當點,採用連接各適當點的辦法,形成直線基線。

海岸基線混合基線法

混合基線則是交替採用正常基線和直線基線來確定本國的領海基線。

海岸基線意義

基線不僅對沿海國的領海主張有重要意義,而且對其他的海洋區域,即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主張也至關重要。所以,確定沿海國基線的位置是確定不同海洋管轄區域的必要前提,而且對測量不同區域的具體寬度也非常關鍵。同樣重要的是,它還表示國家陸地領土邊界的外限,或基線向陸一側的內水的邊界。

海岸基線使用規定

海岸基線是測量沿海國領海的起點。通常是沿海國的大潮低潮線。但是,在一些海岸線曲折的地方,或者海岸附近有一系列島嶼時,允許使用直線基線的劃分方式,即在各海岸或島嶼確定各適當點,以直線連接這些點(這些點稱為領海基點),劃定基線。羣島國則可以按照連接羣島最外緣各島和各環礁的最外緣各點的方式劃定直線羣島基線,但這種基線劃定的區域內,水域面積和包括環礁在內的陸地面積的比例應在一比一至九比一之間,基線的長度也不應超過一百海里,圍繞任何羣島的基線總數中至多百分之三可超過該長度,但是最長以一百二十五海里為限。此外,直線基線不得明顯偏離海岸的一般方向,也不得將另一國的領海與專屬經濟區或公海阻斷。

海岸基線中國現狀

中國大部分海岸基線尚未劃定。中國確定基點和基線有一定的難度,因為海岸非常曲折,海岸線長度是一萬八千公里,僅僅500平米以上的島嶼就有6500多個。選定哪些基點來確定海岸基線,既要符合國際法的合理性,同時還要最大限度維護國家的海洋利益,這兩者要找到一個合法的平衡點,這就需要進行嚴密的計算和測算。
1958年9月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00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領海聲明的決議》。
1996年5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公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基線的聲明》,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領海的部分基線和西沙羣島的海岸基線。
2012年9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公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領海基線的聲明》,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海岸基線。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