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安花鼓

鎖定
海安花鼓是江蘇省南通傳統民間舞蹈之一。在明嘉靖年間,海安花鼓即在當地流傳,形成鮮明的地域特色。到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海安角斜鎮地區花鼓活動仍然十分活躍。其傳統的歌舞動作為十八把滾蓮湘,雜耍中的高難動作是翹荷花。曾在中南海懷仁堂獻藝演出,在首都天安門廣場參加過國慶五十週年聯歡晚會。如今的海安花鼓,歌舞表演部分有所創新。
中文名
海安花鼓
起源地
江蘇南通海安
流傳年代
明嘉靖年間
獲得獎項
山花獎
流傳歷史
三、四百年
表演部分
“打場子”“雜戲”

目錄

海安花鼓簡介

海安花鼓 海安花鼓
江邊海灘,風光無限,無限的風光裏更有一番風光,那就是來自江蘇南通海安的海安花鼓。《明齋真識·廣陵韻事》有“花鼓傳來三十年,而變者屢矣,始以男、繼以女,始以日、繼以夜,始以鄉野、繼以鎮市,始以村俗民氓、繼以紈絝子弟”的記載;成書於清同治甲子三年的《海陵竹枝詞》有詞曰:“村部平安時作會,覡巫歌舞歷年年,敲鎮伐鼓都盧語,聒得居人夜不眠”。海安古稱寧海,屬海陵郡、揚州府,流傳於廣陵、海陵,並由鄉間進入鎮市的花鼓理當包含寧海,由此推算,花鼓在海安地區的流傳,已經有三、四百年悠久的歷史。

海安花鼓發展歷史

“海安花鼓”和蘇北地區的“牽驢花鼓”、蘇南地區的“漁籃花鼓”、“洛子花鼓”一樣,在明代以前,都屬於歌舞相隨的戲曲表演節目。海安花鼓的原始表演形式分為兩個部分,一為“打場子”,亦稱“上秧鼓”,常為八男八女之歌舞;二為“雜戲”,亦稱“唱奉獻”,其劇目或為歌頌英傑,或為傳説故事,或為傾吐愛情。舊時花鼓戲的主要角色有三:一為紅娘子(旦角),二為相公(生角),三為騷韃子(丑角)。表演分三段,先是“打場子”,此為廣場演出,以花鼓燈、蓮湘、鏜鑼為道具,表演歌舞雜耍;接着是“唱奉獻”,此為演出主體,在室內進行,以“花鼓調”、“蓮湘調”、“穿心調”等曲牌演唱摺子戲;第三段為“收場子”,仍以歌舞雜耍為主。

海安花鼓發展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十里花鼓舞不同”。海安花鼓在海安流傳的三、四百年間,受到了這一特定地域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的影響,表現的是生活在溪水清悠、田禾葱翠的魚米之鄉的村姑,面朝大海、背朝田莊的黃海漁村的漁婦的生活,展現的是她們既熱情奔放、又柔美温情的個性,特別是表現村姑、漁婦穿梭織網於花前月下的“頷首、搖肩、展臂、舒腕”,“欲動先出胯,邁步微微顫”的舞蹈語言,活靈活現地再現了村姑漁婦悠然自得的勞作生活,藴藏着村姑漁婦生活富足的歡樂情懷,這一“海安花鼓”創作形態的個性特色,不同於“牽驢花鼓”的灑脱,也不同於“漁籃花鼓”的輕盈,亦不同於“洛子花鼓”的縱情,而是凸現了這一地域村姑漁婦特有的既質樸、又純情,既凝重、又柔美的內心世界,屬於如清代姚鼐描述的那種“得於陰與柔之美者”,其情其勢展現出“如東昇初日、如風、如雲、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澗、如滄、如漾、如珠玉之輝,如鴻鵠之鳴而入廖廊”的陰柔之美。

海安花鼓其他

在全國民族民間廣場歌舞大賽的角逐中,獲得過全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在文化部羣眾文化最高政府獎“羣星獎”評比中,獲得過“羣星獎”金獎;還和來自五大洲及國內13個省市的60多支歌舞表演方隊一起,在北京市平安大街上參加過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國際旅遊文化節的盛裝行進表演;2008年參加奧運會開幕式墊場表演,將海安花鼓在世人面前又一次展示。人們已經把“海安花鼓”和海安這個濱江臨海的新興城市的文化形象緊緊扣連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