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子角

(北京市大興區黃村鎮所轄村村名)

鎖定
海子角是黃村鎮轄村,位於大興區黃村鎮政府南3公里處。1998年、1999年、2004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評為首都文明村。2000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評為“首都軍(警)民共建標兵單位。”
中文名
海子角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華北
地理位置
北京市大興區黃村鎮
面    積
0.8 km²
電話區號
010
人口數量
3253人

海子角建制沿革

漢族村落。唐已成村,始稱河哥莊。明永樂十二年擴充元飛放泊地,周圍長垣稱南海子,又稱南苑。因村在其西南角,故名西海子角,後改今名。清屬順天府大興縣,1928年改屬河北省大興縣。1949年屬北平市24區。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屬黃村人民公社,村成立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撤銷公社體制,建立鄉鎮,屬黃村鎮人民政府,村成立村民委員會。2001年,大興撤縣設區,屬大興區黃村鎮人民政府至今。 [1] 

海子角地理位置

黃村鎮轄村,位於大興區黃村鎮政府南3公里處,北至通黃路,東鄰首都師範大學大興附屬中學,南界辛店,西鄰宇豐苑小區,村域面積0.8平方千米,村址面積0.21平方千米。

海子角人口民族

截至2014年底,全村540户,户籍人口3253人,常住人口9868人。漢族村落。 [1] 

海子角經濟產業

該村地處永定河洪沖積平原,南海子西南角,聚落長方形,呈團塊狀分佈,主街呈“豐”字形,東西走向一條,南北走向三條。截止到2014年,村域內共有企業55家。村集體收入1113.萬元,人均純收入29560.8萬元。村民以集體資產股份分紅、房屋出租及從事第三產業獲得收入。2008年7月,該村啓動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2010年7月結束,全體村民均獲村集體資產股權證,按股分紅。

海子角歷史文化

明末清初有山東首富寇姓鉅商在村內建“裕興燒鍋”,釀製御用酒。後河北省任丘縣“溢泉湧燒鍋”遷至黃村,兼併了寇氏的“裕興燒鍋”,始建黃村酒廠,後改為國營北京大興酒廠。 [1] 
全村曾有古廟3座,村南為觀音廟。村北為真武廟,廟前有雙眼水井。明萬曆十三年在村北重修古剎鎮國觀音寺,曾殘存石碑二通,後因城市開發建設被移除。3座古廟現均遺址無存。村西有高丈餘高崗“劉墳兒”,遍佈墳頭、酸棗棵子和灌木,曾多有小型野生動物。後因擴建京開高速公路而移平。村東南有廢舊窯疙瘩一座,已無存。
參考資料
  • 1.    大興縣地名志編輯委員會.《大興縣地名志》:北京出版社,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