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子水牛

鎖定
蘇北沿海羣眾,將生長海邊草灘的水牛稱“海子水牛”,黃牛稱“海子黃牛’’。素以體軀高大結實、耐粗飼,挽力強而著稱。冠以“海”之名,“以示在濱海一帶的牛種。 [1] 
中文學名
海子水牛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動物
分佈區域
江蘇、上海、浙江等地

海子水牛基本特徵

被毛以石板青為主,脊部大多有一條深棕色的背線,凡被毛深色者,四肢部位多為白色。頭較大,額寬而突出,耳大靈活。頸長有頸紋,囂甲後方成弓形隆起,背腰寬直,胸寬深,尻較緩斜,尾根較粗,蹄圓大。成年體高:公牛144釐米,母牛l 34釐米。成年體重:公牛590千克,母牛500千克。役用性能強,最大挽力:公牛515千克,母牛630千克,閹牛820千克。屠宰率:公牛43%,閹牛51%。淨肉率:公牛33%,閹牛40%。母牛12~16月齡性成熟,初配年齡31~36月齡。 [2] 

海子水牛形成歷史

放養水牛 放養水牛
蘇北沿海地區是歷史上著名的淮鹽產區,至少有千餘年曆史。水牛是運輸大宗海鹽及水產的得力役畜。長期以來,由南方引入到蘇北灘塗上的水牛,近百年來又在灘塗上成立墾殖公司十多處,墾荒運鹽更需要大批水牛,從而形成了“車牛”和“耕牛”兩種用途。要求其體格高大而結實,以適應當地環境和繁重使役的需要。水牛在農閒期放牧於牧草生長茂盛的灘塗草地上,終Ft飽食,牛羣長久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又經不斷的選育,逐漸形成了這一良種。往年曾有“海子野牛”之説,這些牛稟性粗野不馴,體格壯碩,好似野牛。其實,這不過是脱羣的水牛,終年在灘塗上游蕩,成為無主的家畜。如今已不存在這些“野牛”。 [1] 

海子水牛產地及環境

海子水牛主要分佈在蘇北的東台、如東和大豐等縣成陸較久的草灘地帶,經多年繁殖,逐漸向北分佈到射陽、濱海、響水,、直到連雲港的雲台山麓,南部的海安、海門、啓東沿海地帶亦有分佈。50年代,省農墾部門在沿海諸縣建立數十處國營農場,飼養大批體型大的海子水牛,以供繁殖作為役用,並有不少牛隻支援外地。 [1] 

海子水牛外貌特點

海子水牛頭部略大,面部靜脈顯露,額寬而突,當地羣眾稱“包頂”。耳較大而靈活,羣眾稱“蒲扇耳"。眼大而突,口鼻部較大,頸較長,多數向前下方直伸,具頸紋。髻甲後方成弓形隆起,隆起部的最高處比背部高.出3~5釐米,公牛更為明顯。背腰寬直,胸寬而深,胸圍大,肋骨開張,但腹部並不膨大。尻部較緩斜,肌肉較豐滿,薦部乎直。賺部較小而充實。尾根較粗,尾擺動有力。四肢肌肉結實,筋腱發達,關節強健。蹄形圓大,色黑,白水牛蹄色較淺,多數灰白相間,蹄質緻密。毛色以石板青為主,脊椎部大多數有一條深棕色的背線。凡是被毛深色,則四肢下部多呈白色。白水牛在海子水牛羣中約佔總數的14%。牛角多向後成環抱形,最大的環抱角左右兩角彎曲處的最大距離在1米以上,-也有兩角向左右成直線平伸,角長70釐米左右,角尖向後略彎,羣眾稱為“扁擔角”。 [1] 

海子水牛性能

海子水牛壽命較長,繁殖年限亦長。幾乎四季都可發情配種,有不少20歲以上的老母牛尚能產犢。東台縣新農鄉有一頭老母牛已31歲,體高142釐米,一生共產22胎,產犢24頭(有兩胎為雙生)。母牛一般在12-16月齡時性成熟,31-36月齡時為初配年齡。發情週期為18----,22天,平均20.3天,發情持續期為1~3天。配種通常在發情後第二和第三天進行。妊娠期多數在320~330天之間。’種公牛自對牙起開始配種,一般8---.9歲時即停配,經去勢作役用。農場或牛場的種公牛,一般要配到十多歲。 [1] 
參考資料
  • 1.    《江蘇省家畜家禽品種志》編委會.江蘇省家畜家禽品種志:,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12:52-58
  • 2.    陳偉生,徐桂芳.中國家畜地方品種資源圖譜 上 中英文對照: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1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