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城仙人洞遺址

鎖定
海城仙人洞遺址(Haicheng Xianrendong Site),位於中國遼寧省鞍山市海城市孤山鎮孤山村東青雲山麓,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 [1] 
海城仙人洞遺址是一個形態保存完好的喀斯特岩溶洞穴,洞寬5.8米、深19米、高6.4米,洞後與落水洞相連,洞室面積約90平方米,洞口外上方有鐫有“玊洞”字樣的漢白玉石額一塊。遺址洞內堆積物共分五層,出土有大量石製品、骨角製品、動物化石與灰燼等遺物,具有鮮明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特徵,對研究中國東北地區早期人類活動、地貌、氣候變化及各種動物生存和消亡情況具有重要意義 [1] 
2001年,海城仙人洞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海城仙人洞遺址
外文名
Haicheng Xianrendong Site
地理位置
中國遼寧省鞍山市海城市孤山鎮孤山村東青雲山麓
所處時代
舊石器時代
保護級別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文保編號
5-23-1-23 [6] 

海城仙人洞遺址歷史沿革

地質歷史時期,海城仙人洞因岩溶作用等一系列地質綜合作用而形成。
舊石器時代,海城仙人洞成為早期人類活動的重要場所之一。
社會歷史時期,海城仙人洞受當地居民長期虔誠崇拜,洞內香火鼎盛。
在“文革”期間破除“四舊”後,海城仙人洞因洞內冬暖夏涼,適宜儲存水果而成為倉庫,直至1979年 [7] 
1979年,考古部門對海城仙人洞遺址進行第一次發掘與文物調查。
1980年,考古部門對海城仙人洞遺址進行第二次發掘。
1981年,考古部門對海城仙人洞遺址進行第三次發掘,對350立方米堆積物進行篩檢。
1993年,考古部門對海城仙人洞遺址進行第四次發掘 [1]  [3] 

海城仙人洞遺址遺址特點

海城仙人洞遺址外景圖
海城仙人洞遺址外景圖(4張)
海城仙人洞遺址是一處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洞東南為青雲山,山體由前震旦紀白雲質大理岩、雲母片巖等變質岩和侏羅紀花崗岩、閃長巖等多種岩石構成;西北為翠雲山 [2] 
海城仙人洞遺址是一個形態保存完好的喀斯特岩溶洞穴,洞寬5.8米、深19米、高6.4米。洞後與落水洞相連,洞室面積約90平方米。洞口寬敞,朝南偏向25.3度。洞內堆積物共有五層,頂面與海城河牀相對,高4.5米,堆積最厚處達60米。洞口外上方尚有光緒年間補刻的漢白玉石額一塊,上鐫“玊洞”二字。洞口向南偏西,洞外是寬闊的海城河灘,為古人類活動提供場所;洞對面是小孤山,海城河從洞前流過。青雲山的對面是沿海城河南北分佈的廣闊盆地,盆地中央是孤立的山丘,周圍羣山植被茂盛,是原始人狩獵的場所 [1]  [2] 

海城仙人洞遺址文物遺存

海城仙人洞遺址出土文物
海城仙人洞遺址出土文物(3張)
海城仙人洞遺址出土有大量重要文物,包括石骨角等各類製品與動物化石等。考古工作發在其更新世地層中發現有人類牙齒五顆,幼兒股骨殘片一段,石製品約一萬件,骨角製品六件,穿孔獸牙等裝飾品七件,大批動物化石和一些灰燼 [1]  。石製品主要有石核、石片、石錘、刮削器、尖狀器、鑽斫器、手斧、石球等萬餘件;骨角製品包括魚叉一件(形制雙排倒鈎,是中國舊石器遺址首次發現)、標槍頭一件(用動物肢骨製成)、狩獵用骨針三件(呈象牙白色,針眼對鑽,繼北京山頂洞遺址後中國同類遺址中第二次發現);另有穿孔獸牙裝飾品四件(多為小型食肉動物牙齒,孔眼位於齒根部)、蚌殼一件(形如硬幣,一側呈象牙白色,另一側有紅色浸染)等物什 [4] 

海城仙人洞遺址歷史文化

海城仙人洞遺址藝術文化

清咸豐七年《岫巖縣志》記載:“土人結隊籠燭而入,內有萬象羅目的石乳,行數里後抵一河對岸是石門,有光射入,洞內時有惡風鼓盈 [1]  。”
中國現代文學家李文科《瀚海文心》詩云:“仙人洞,舊石人居住。出土奇珍千萬件,骨品標槍裝飾物,真乃歌千古 [4]  。”

海城仙人洞遺址傳説軼事

海城仙人洞遺址在當地有多個傳説,其中一個版本與當地神話中的“神狗”掘洞有關。據此傳説,很早以前臨縣岫巖的古洞鄉的山洞裏住着一隻神狗,守衞着當地的居民使他們不受虎豹豺狼的侵害。當地人每天為這隻神狗送來家裏最好的食品,神狗也每天恪盡職守在村邊巡視。可有一天人們突然發現這隻神狗不見了,就順着山洞往裏尋找,一直找到海城小孤山,發現神狗在洞口趴着。小孤山人也驚奇地發現,一夜之間山角下出現了一個山洞,無家可歸的人們就開始在這裏居住,也開始對這隻神狗頂禮膜拜 [3] 

海城仙人洞遺址科研成果

海城仙人洞遺址經熱釋光測定,距今40000±3500年,屬晚更新世。從出土的文化遺物,尤其從製作精美的骨角製品和裝飾品看,具有鮮明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特徵 [1] 
遺址精美的骨器製作技術不僅和山頂洞人及歐洲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馬格德林人的技術高度相似,而且標槍頭、魚叉在中國同時期遺址中屬首次發現,而骨針、鑽口獸牙等裝飾品也是全國繼山頂洞遺址後的第二次發現,遺址出土的三件透閃石玉砍斫器將中國的用玉史向前推溯至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仙人洞遺址中發現的三件骨針,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骨針,採用對鑽方法鑽出針眼,比北京山頂洞人制作的骨針工藝更加先進。仙人洞遺址出土的骨製品,均在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中佔有重要地位 [1]  [4] 
遺址的考古發現説明了至少十餘人的穴居模式在該時期出現,這意味着該時期原始社會晩期智人已開始向新人轉化,人類逬入了以血緣家族為主體社會結構的原始社會初期。此時原始農業和畜牧業還沒有出現,採集和漁獵是他們的基本生產活動。而出土的石器和骨角器則説明長期的勞動產生了自然分工,儘管生產工具落後,但成年男子使用自己加工製造的標槍、木棒、魚叉、石球等武器去捕獵,而婦女和孩子們則在山坡與河流兩岸採集野果 [5] 
遺址出土的大量古生物化石説明,小孤山動物羣在成份上與本溪廟後山遺址上部地層的小城子動物羣高度相似,與華北的薩拉烏蘇動物羣、周口店山頂洞動物羣也比較接近,説明了這一歷史時期自然氣候温暖濕潤,生態平衡,小孤山一帶適宜古生動植物生存,也為此時的人類提供了較為充足的食物來源 [4] 

海城仙人洞遺址文物價值

海城仙人洞遺址的發現對研究東北地區早期人類活動、地貌、氣候變化及各種動物生存和消亡情況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1]  。其是中國東北地區舊石器時代發現的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古人類居住地之一,對研究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生活狀況以及生產力水平相當寶貴,而且為探討華北與東北之間中國與東北亞、北美之間遠古文化聯繫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4] 

海城仙人洞遺址文物保護

海城仙人洞遺址立碑
海城仙人洞遺址立碑(2張)
1988年12月20日,海城仙人洞遺址被遼寧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6月25日,海城仙人洞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5] 

海城仙人洞遺址參觀信息

  • 地理位置
海城仙人洞遺址位於遼寧省海城市孤山鎮孤山村東青雲山麓 [1] 
  • 交通指引
駕車從海城市區出發,沿黑大線向西南行駛至海城南互通,進入丹錫高速,向東南方向行駛至孤山互通下高速,進入孤山鎮,繼續行駛5.5千米左右到達。或駕車沿丹錫高速行駛至析木互通下高速,沿大盤線向東南方向行駛19千米左右到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