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因茨-克里斯蒂安·斯特拉赫

鎖定
海因茨-克里斯蒂安·斯特拉赫(Heinz-Christian Strache),1969年6月12日生於維也納奧地利自由黨(Freiheitlichen Partei Österreichs (FPÖ))政治家。2004年3月起擔任自由黨維也納市黨部主席,2005年4月任自由黨黨主席。離婚,有兩個子女。
現任奧地利副總理。 [1] 
中文名
海因茨-克里斯蒂安·斯特拉赫
外文名
Heinz-Christian Strache
國    籍
奧地利
出生日期
1969年6月12日
職    業
政治家
主要成就
奧地利副總理、自由黨主席
出生地
維也納

海因茨-克里斯蒂安·斯特拉赫職業背景

斯特拉赫於維也納Weiss職業中學學習一年,後進入4年制高等職業學校進修“假牙技師”專業,以合格成績畢業。1993年斯特拉赫創立自己的企業,1999年將企業轉讓,以便全力投入政界。

海因茨-克里斯蒂安·斯特拉赫政治生涯

1989年年僅20歲的斯特拉赫當選區議會議員(創造了奧地利當選議員最小年齡紀錄,至今仍無人打破),1996年離職。兩年後(1998年)接任維也納Wien-Landstraße區黨部主席,此外,斯特拉赫還兼任自由黨青年組織——自由青年連線(RFJ)維也納地區負責人。2001年成為維也納市議會自由黨黨團代理召集人,2004年接任自由黨維也納市黨部主席(前任為希瑪爾·卡巴斯(Hilmar Kabas))。
斯特拉赫一直被認為是約格·海德爾(Jörg Haider)的政治弟子。斯特拉赫接任維也納市黨部主席與海德爾在90年代的經歷極為相似,但2005年初他卻與海德爾分道揚鑣。斯特拉赫經常公開批評讓土耳其加入歐盟的提議。自由黨在選戰中連遭重挫之後,讓斯特拉赫取代時任自由黨主席——海德爾的姐姐烏爾蘇拉·哈布納(Ursula Haubner)並作為自由黨提名候選人的傳言甚囂塵上,但史特拉赫對此不置可否。
然而斯特拉赫與海德爾之間的公開權力鬥爭並沒有發生。2005年4月海德爾組建新政黨——奧地利未來同盟(Bündnis Zukunft Österreich(BZÖ)),新成立的未來同盟斷絕同自由黨在政府中的聯盟關係。2005年4月23日斯特拉赫在自由黨代表大會上被選舉為黨主席。
2005年10月23日,由斯特拉赫領軍的自由黨維也納州議會選舉中獲得14.88%的選票,遠遠落後於領先的社會民主黨(SPÖ)和居第二位的人民黨(ÖVP)。在選戰中,他提出的種族主義競選主張經常被人們所詬病,自由黨競選海報被毀壞事件多有發生。
2006年10月1日,斯特拉赫帶領自由黨參加奧地利國民議會選舉,得票率為11.21%,獲得總共183個席位中的21席,成為奧地利國民議會第三大黨(社會民主黨35.71%;人民黨34.22%;綠黨10.49%;未來同盟4.20%)。值得注意的是,自由黨在首都維也納的得票率由2002年的7.97%飆升到14.36%。自由黨極端排外的政治主張會對日後的奧地利政治產生怎樣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海因茨-克里斯蒂安·斯特拉赫政治理念

斯特拉赫代表右翼政治勢力,其理念為:奧地利從屬於日爾曼民族但也應同時強調“奧地利愛國主義”。其主要訴求為:反對外來移民、重視族羣議題以及改善被“濫用政治庇護”和“被強迫賣淫的非洲妓女”破壞的公共安全。
2005年4月,時任維也納市黨部主席的他,因其創意的“維也納不能成為伊斯坦布爾(Wien darf nicht Istanbul werden!)”競選海報引起廣泛爭議,被非政府組織以及政治對手稱為“仇視外國人”的政客。
2005年的州議會選舉中,自由黨再次挑動外國移民議題。9月起,新文宣為“用德語取代聽不懂的玩意兒(Deutsch statt 'nix verstehen')”,“君子在自家居住(Herr im eigenen Haus bleiben)”以及“純正維也納人取代穆斯林人(Pummerin statt Muezzin)”。
2006年的國民議會選戰,斯特拉赫以“維也納原住民取代伊斯蘭人(Daham statt Islam)”為選舉口號。他還因為另一個宣傳口號“每兩個難民申請者中定有一個為罪犯(Jeder zweite Asylwerber wird kriminell)”引來很多社會組織的聲討。
2004年維也納州高等法院認定,斯特拉赫的理念與國家社會主義(納粹)近似。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