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口大英山機場

鎖定
海口大英山機場(Haikou Dayingshan Airport),位於海口市。 [1]  20世紀30年代初期,機場建成;1999年5月24日,停止運營。 [1] 
中文名
海口大英山機場
外文名
Haikou Dayingshan Airport
所屬地區
海南海口
別    名
大英山機場
始建於
20世紀30年代初期
機場跑道長
2500米

海口大英山機場歷史沿革

20世紀30年代初期,當時的廣東省政府投資興建海口大英山機場,打破了海南與內地相對隔絕、僅有海路相通的歷史。
1934年9月1日,開通廣州-茂名-瓊州(今海口)-北海-南寧航線,開創了海南民用航空的先例。
1939年2月,日軍侵佔海南島,強行霸佔大英山機場。
1945年8月,日軍戰敗投降,國民政府接管大英山機場。
1949年,廣州-澳門-海口-榆林港(三亞)-曼谷航線開通,大英山機場首次迎來民航國際航線。
1950年5月,海南解放,當地人民政府重新接管了大英山機場。
從1984年開始,國家投入8000多萬元對機場進行大規模擴建。 [1] 
1993年12月12日,國務院批准廢棄海口大英山機場,新建海口美蘭機場。 [2] 
1996年2月16日,大英山機場被迫停止夜航。 [1] 
海口老機場
1999年5月24日,大英山機場迎來最後兩個航班,正式停止運營; [1]  同年,大英山機場搬遷後,海口大英山機場跑道中心線兩側的3000畝土地,由海航集團控股企業海口美蘭機場有限責任公司獲得開發權。 [2] 
2004年,聯華國際與海航集團簽訂了大英山舊機場項目合作協議,共同出資成立海口新城區開發有限公司,進行大英山土地的綜合開發,隨後做了《大英山項目策劃報告》。 [2] 
2009年8月22日,海口市民政局向社會公示了一份大英山新城區道路網擬定命名方案(方案一)。 [3] 

海口大英山機場建設規模

截止到1999年,海口大英山機場總佔地面積將近7000畝。 [4] 

海口大英山機場硬件設施

截止到1999年,海口大英山機場跑道長2500米、寬60米,可供波音737等大中型客機起降,停機坪可供同時停放6架大中型飛機,還建成可容納4個航班旅客的候機廳,以及可在複雜天氣條件下實施指揮的航空管制樓、指揮塔及相應的跑道燈光、氣象、通訊、導航等配套設施設備。 [1] 

海口大英山機場運營情況

1999年4月,海口大英山機場停用。 [6] 
1999年5月25日,民航專用機場——海口美蘭機場投入使用,同日,民航結束在海口大英山機場的飛行活動。 [6] 

海口大英山機場機場簡介

海口大英山機場始建於20世紀30年代初期,由中華民國廣東省政府投資興建。後改為軍隊專用機場。自20世紀50年代起,產權屬中國人民解放軍南海艦隊航空兵。50年代中期,因國民經濟發展需要,國家將其闢為軍民合用。80年代,國家民航局投資對機場進行大規模擴建,使其能起降波音757型以下的現代大型客機。擴建後跑道長為2500米、寬60米,水泥面質,機場類別升為4D級。 [5] 
海口大英山機場距海口市中心2.7公里,位於市中心正南偏東,其方位164°,地理座標:北緯20°01′710″,東經110°20′44″,因地處海口市大英山而得名。機場跑道方向為90°~270°,跑道着陸口標高(統一用黃海標高):西端16.8米,東端18.0米。跑道最高點為19.6米,距跑道西端1232米處,磁差0°(W)。機場東端及北側臨海,地形平坦;西南邊為起伏的丘陵地帶。 [5] 
改擴建工程
20世紀50年代以前,海口大英山機場還是個小型機場,只能起降小型飛機。民國28年(1939年)2月,日本軍隊侵佔海南島。為進一步侵華和發動太平洋戰爭運送兵員和軍用物資的需要,日軍於民國32年(1943年)對海口大英山機場進行了一次修建。至2000年,機場還遺留着日軍修建的一座千餘平方米的鐵皮機庫。 [5] 
1949年12月,中華民國政府撥款28000銀元,對海口大英山機場進行了一次小修。由民國政府海南特區長官公署警備區總司令部、第二補給區、空軍指揮部、瓊山縣政府等組成大英山機場修建委員會。由獨立二、三營及海口市、瓊山縣發動民工採集石料4860立方米,併購水泥、炸藥、黃沙等材料,將機場跑道修成瀝青道面。 [5] 
1950年5月海南解放後,當地人民政府接管了海口大英山機場。因國防安全戰備需要,政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對海口大英山機場進行改擴建,將其建成二級戰備機場。為此,成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南海軍341工地指揮部。調集海口市、瓊山、澄邁、文昌等五個市(縣)軍民12000餘人,於1954年10月開始動工修建,共進行了17項場建工程、48項特建工程和43項營建工程。改擴建後的機場佔地面積為404.2公頃。工程總投資1229.3萬元。主跑道是長2000米、寬60米、厚0.3米為水泥砼道面,跑道方向為91°和271°;副跑道長1500米、寬60米,方向與主跑道斜交叉;保險道長200米、寬60米;滑行道在主跑道北側,與主跑道平行,二者相距200米,為長2000米、寬15米、厚0.25米的水泥砼。4條聯絡道位於跑道北側與滑行道之間,並與二者相接。自西向東依次編號為1―4號。各聯絡道長200米、寬18米、厚0.2至0.3米,為水泥砼(民航使用機場後,2號、3號聯絡道供民航專用)。停機坪位於候機樓前面,面積為5000平方米,厚0.1至0.24米的水泥砼。停機坪主要供海軍使用,只劃給民航能放一架安―24型以下飛機的停機位。迫降帶長2000米、寬100米,為草皮土質道面,位於主跑道南側並與其平行。機場同時安裝了通信導航、雷達和夜航燈光設備,可供飛機在夜間和白天非精密儀表條件下安全起降。改擴建後的機場為4C級,能供三叉戟以下機型使用。
1956年6月16日,機場由海軍南航部隊接管,成為軍民合用機場。當時,民航海口航站十分簡陋,借用海軍一棟三層小樓,每層面積近30平方米。第一層30平方米的房屋為候機樓,第二層用於生產單位辦公,第三層為塔台。塔台安裝了無線電短波設備的對空話台。此外,還修建了發射台和職工宿舍,總面積為560平方米,投資3.84萬元(不含通信設備),由海南工程公司承建。 [5] 
1958年,民航廣州管理處投資5.6萬元,在海口大英山機場修建了一座500平方米的候機樓,上層為調度室;底層為200平方米的候機室,高峯小時容量為80人。1965年,為方便旅客購票和發展銷售市場,民航廣州管理處又再投資1.5萬元,為海口航站在海口市解放西路修建了市內售票處,面積200平方米。1979年,為適應航班增加的需要,民航又投資20萬元修建了新的候機樓1500平方米,候機室高峯小時容量200人。隨後新建2700平方米的停機坪。
1982年,海口大英山機場因跑道短,不能滿足大型飛機起降,再次進行改擴建。民航廣州管理局投資118萬元對機場滑行道進行改造。同年,批准投資11萬元修建民航氣象雷達站,第二年建成投入使用。1983年4月10日,民航對機場主跑道瀝青縫隙及機場東頭圍欄進行了維修和改造。 [5] 
國家民航局於1983年9月向國家計劃委員會報送《海口大英山機場擴建工程計劃任務書》,獲得批准。海口大英山機場的擴建於1984年3月10日動工。第一期工程是場道擴建國家投資3400萬元,將機場主跑道延長到2500米,東端加長200米,西端加長300米,道面加厚0.2至0.29米,兩端各建長60米、寬60米的安全道,跑道和安全道均為水泥砼面質。跑道兩端各建長250米、寬200米的淨空道,PCN值為48/R/B/W/T。此外,配置了助航燈光。1986年又增添了全向信標及儀表着陸系統(ILS)等設備。擴建後,機場運行類別由4C級升為4D級。09號跑道達到I類標準,裝有精密儀表進近系統,可供波音757以下飛機在複雜氣象條件下着陸。27號跑道是非精密進近(目視飛行),可用起飛着陸滑跑距離東西各2500米;可用起飛距離東西各2700米;可用加速停止距離東西各2560米;迫降地帶延長到長2500米、寬100米,位置不變,密實度90%土質。第一期工程於1985年1月1日完工,2月8日交付使用。 [5] 
1986年,民航海口航站老航站區(即東航站區)因地盤較小,機坪擴建受到限制。海軍南航部隊對民航給予大力支持,劃出170畝土地,給民航建設新站區(即西航站區)。這一項目是大英山機場擴建的第二期工程。新航站區建設由中國民航設計院設計,總投資4140萬元,1986年12月開工,1989年1月基本完工,並正式投入使用。工程分為7個部分,共74個單項。主要有4760平方米的候機樓、2444.8平方米的航行管制樓、1716平方米的塔台、528.8平方米的機務工作間、500平方米的貨運站、1185平方米的特種車庫、547.3平方米的變電站、1500平方米的消防救援站,以及地下大型蓄水池、4141平方米的停車場、130平方米的地面加油站、19760平方米的站坪、299.8平方米的氣象用房、1033平方米的武警用房、1224平方米的值班用房和49632平方米的停機坪(6個機位適用於翼展小於40米的飛機停放)。與此同時,完善了供水系統,海口市自來水和機場自備水塔同時並用。並在停機坪、候機樓、航管樓、供電站、貨運倉庫等防火要害部位配備了消防設施。 [5] 
新航站區建成投人使用後,根據海軍南航部隊與民航雙方簽定的《關於新老航站區雙方建築物移交協議》精神,民航海口航站於1989年7月17日,將老航站區房屋(包括停機坪和房屋)交給海軍場站。這些建築物有:停機坪面積2701平方米、兩個候機樓2412平方米、氣象調度樓250平方米、招待所600平方米、油機配電房103平方米、機務工作間180平方米、食堂160平方米、家屬宿舍9幢共2128平方米、集體宿舍300平方米、倉庫1479平方米等。海軍場站將其在民航新航站區範圍的建築物交給民航海口航站。這些建築物有:老機庫1376平方米、機務工作間301平方米、航材倉庫384平方米、照相室156平方米、修理部156平方米、發動機庫391平方米、其它20平方米,共計2784平方米。 [5] 
20世紀90年代,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建設的發展,海南對航空運輸的需求越來越大。1989年啓用的新航站區停機坪,到1992年,由於機位不足,每逢航班高峯時,有些飛機只能停在距新航站區停機坪以東1公里外的老航站區停機坪,旅客上下飛機非常不便。1992年,民航再投資225萬元,將海口機場停機坪擴建13200平方米,機位由原來6個增加到8個。1993年至1994年,又相繼修建了公安樓1230平方米、貨運倉庫320平方米、機務維修間1500平方米、航材庫400平方米、職工食堂500平方米、職工活動中心340平方米、家屬宿舍6300平方米、單身宿舍樓、新辦公樓、旅客服務中心辦公樓、機上配餐樓、衞生所工作用房等工程項目,共計投資3500萬元。 [5] 
20世紀80年代後期興建的海口航站新航站區高峯小時容量最大隻有400人的候機樓候機大廳,到90年代初,已遠遠滿足不了高峯小時實際客流量逾1000人的需求,迫切需要擴建候機樓。1994年5月,海口大英山機場投資718萬元,新建成一個2395平方米的國際候機廳。於1995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此外,1995年9月,投資268.5萬元對原候機樓進行流程改造,作為國內旅客候機廳,擴大了旅客容量。新建的候機廳和改建的候機樓投入使用後,滿足了旅客增長的需求。 [5] 
20世紀80年代後期,海口市和瓊山市兩座城市建設的發展對機場形成了兩面夾擊,加上機場沒有圍欄,常有行人、車輛、牲畜進入跑道而造成飛機復飛,嚴重威脅飛行安全。僅1993年,復飛次數高達44次、中斷起飛7次。當年,民航海南省局向民航總局申報並獲得批准,投資260萬元,在機場南邊修建圍欄4754平方米(鍍鋅鋼板網),並修建長3509米、寬3.5米的圍場巡邏道,加強了對進入機場各道口的守護,機場秩序明顯好轉。 [6] 
海口大英山機場處在海口市和瓊山市之間,20世紀80年代後期,兩座城市建設的發展對機場形成了兩面夾擊,加上機場沒有圍欄,周邊人口急劇增加,機場秩序急劇惡化,常有行人、車輛、牲畜進入跑道而造成飛機復飛,嚴重威脅飛行安全。僅1993年,復飛次數高達44次、中斷起飛7次,民航總局對此極為關注。當年,民航海南省局向民航總局申報並獲得批准,投資260萬元,在機場南邊修建圍欄4754平方米(鍍鋅鋼板網),並修建長3509米、寬3.5米的圍場巡邏道,加強了對進入機場各道口的守護,使機場秩序明顯好轉。 [5] 
經過80年代和90年代幾次改建和擴建,大英山機場有了可滿足波音757飛機等大型飛機起降的飛行活動區,可容納上千人的寬敞明亮的國內、國際候機廳;較為先進的通信、導航、雷達、氣象保障設備;舒適的售票、餐飲、賓館等地面服務設施。成為中南地區一個重要的航空港。 [6] 
主要設施設備
20世紀40年代以前,海口大英山機場沒有民航專用的通信、導航、氣象設備和設施。1954年機場第一次擴建,建立了西近歸航台、西遠歸航台。隨後,增添了部分通信、導航、氣象設備。20 世紀60至70年代,增加了高空雷達、着陸雷達和無線電超短波定向等設備。20世紀80至90年代,增設了氣象雷達(1982年建成)、儀表着陸系統(1985年12月24日建成)、全向信標機(1991年下半年安裝)、航管錄音系統、程控電話、甚高頻對空話台、電報自動傳輸系統、氣象自動填圖系統和衞星雲圖等先進的專用設備。 [5] 
導航燈光
20世紀40年代以前,海口大英山機場沒有目視助航燈光設施,1954年擴建時只有簡易的場道燈光。1984年擴建時添置燈光設備。1993年重新配備燈光系統:09號跑道西端進近燈光系統全長900米,順序閃光,標準為Ⅰ類。27號跑道東端進近燈光系統長400米,標準簡易着陸。跑道東西兩端的入口燈為高強度可變綠色燈,邊燈為高強度可變白色燈,主降方向靠近跑道頭兩端各600米的邊燈為黃色。跑道中線燈光為高強度可變白色燈,從距離跑道兩端的末端900米至末端300米的這段中線燈是紅白兩色相間,最後300米中線燈為紅色。其它燈光為白色T字燈、藍色滑行燈、紅色跑道端燈等。 [5] 
消防
20世紀70年代以前,海口大英山機場缺少民航專職消防人員和專用消防設備,消防工作主要靠海軍大英山場站負責。到90年代初,民航已配備比較完善的消防設備和設施:消防車、指揮車等共6部,1個消防用水蓄水池,航站區各主要部位都備有消防栓。消防等級為5級。同時,設立了急救中心,配有救護車及急救設備。 [5] 
供水、供電、供油
機場的民航生產及生活用水,由海口市水廠和民航海口航站自備200立方米的水塔供水,水管通向各工作區、飛行區和生活區。機場用電由海口市電力部門提供一級供電保障。機場設有中心電站,配有雙套發電機組。民航的用電得到充分保障。此外,民航的安全要害部門的設備配UPS應急電源,一旦停電,可保證設備的供電不中斷。供油,民航有專用航空加油站(後改為中航油海南公司),專門負責航空器的加油和對機場供油設施設備的管理。離機場停機坪不遠處有航油庫,另有中轉油庫、運油船、運油車、加註航空煤油車、加註航空汽油車等。 [5] 
排水和防護
為了防洪和安全防護,機場修有一條長1150 米、深2米、寬2米的防護渠。跑道、滑行道兩側有10442米長的溝排水。機場南側有圍欄,配有警報器。飛行時機場設有11個哨位,並配有巡邏車進行不間斷的巡邏,防止行人和牲畜進入跑道危及航空安全。 [5] 
海口大英山機場經過80年代和90年代幾次改建和擴建,基礎設施和保障條件大為改善。可滿足波音757飛機等大型飛機起降的飛行活動區,可容納上千人的寬敞明亮的國內、國際候機廳;較為先進的通信、導航、雷達、氣象保障設備;舒適的售票、餐飲、賓館等地面服務設施。成為中南地區一個重要的航空港。 [5] 
1999年5月25日,民航專用機場――海口美蘭機場投入使用,同日,民航結束在海口大英山機場的飛行活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