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南頸槽蛇

鎖定
海南頸槽蛇(Rhabdophis adleri Zhao,1997)是遊蛇科頸槽蛇屬的一種動物。
海南頸槽蛇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2] 
中文名
海南頸槽蛇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爬行綱
有鱗目
遊蛇科
頸槽蛇屬
海南頸槽蛇
分佈區域
海南
拉丁學名
Rhabdophis adleri Zhao,1997

海南頸槽蛇形態特徵

鑑別特徵 僅見於海南島的一種中型遊蛇。背面橄欖綠或橄欖棕色,有兩行淡黃色短橫斑,頸背具淺槽。背鱗全部具強稜;上唇鱗8,常為第3-5枚入眶;腹鱗不具鏈紋。
描述依據標本 海南島五指山1雄4雌,吊羅山4雄4雌1幼,尖峯嶺1雄5雌,地址不詳1雌,共6雄14雌1幼。
形態描述全長雄性(505+205) mm(五指山),雌性(687+240) mm(五指山)。
頭背橄欖綠或橄欖棕色,上唇鱗淡黃,部分鱗溝灰褐;頭腹面黃白色,頂後及枕側有淺色“∧”形斑。軀幹及尾背面橄欖綠或橄欖棕色,兩側D5-D6鱗行每隔約1.5-2.5枚鱗有一極窄的黃色短橫斑,軀幹部共有45-69對,尾背可辨出6-32對。軀幹及尾腹面淡黃色。
眶前鱗1或2,眶後鱗3,個別的一側為4;顳鱗2+2(3),個別前顳鱗為1;上唇鱗8, 2-3-3式,僅尖峯嶺有2雌為3-2-3式;下唇鱗10,前5枚切前頷片。頸背正中二行鱗片並列,形成一縱的頸槽,解剖頸部皮下未發現頸腺。背鱗19-19-17行,全部具強稜;腹鱗雄性(n=6) 150-155,平均152.2;雌性(n=14)153-164,平均156;肛鱗二分;尾下鱗雄性(n=5)82-88,平均84.4對,雌性(n=9)76-87,平均81.3對。
上頷齒27-35枚,最後2枚驟然增大。 [1] 
收縮態半陰莖達第13尾下鱗,分叉點在第9尾下鱗,雙葉型;精溝在半陰莖分叉處分叉,向心式止於近頂端;通體具刺,但頂端較密,向基部變大;基部皮膚呈杯狀凹,有一大刺(張服基等,1984) 。

海南頸槽蛇生長環境

廣泛分佈於海南島上海拔500-700 m的平原、丘陵或低山,常發現于田埂或路邊草地,亦有發現於林中的。成都生物研究所標本採於4月下旬到6月上旬,多數于晴天上午10點左右採到。吃蛙及魚。繁殖習性不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