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南省博物館

鎖定
海南省博物館,位於海南省海口市。 [1]  海南省博物館開館於2008年,是海南省內一座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正處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2]  [66] 
截至2019年,海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25287件(套),徵集藏品與輔助展品1424件(套)。 [3]  海南省博物館有展廳數量20個,最大的展廳面積達1200平方米,最小的展廳面積近230平方米。 [4] 
2012年12月,海南省博物館成為第二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5]  2015年,海南省博物館被授予“全國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稱號; [58]  2019年10月,海南省博物館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59] 
中文名
海南省博物館
外文名
hainan museum
類    別
綜合性博物館
開放時間
週二-週日: 9:00- 17:00 (16:30停止入館) ;週一閉館,夜間暫停開放 [56] 
門票價格
免費
地    點
海南省海口市國興大道68號
館藏精品
黎族龍被、《瓊黎風俗圖》等
開館時間
每天9:00-17:00,週一閉館整修
藏品數量
25287件(套)(2019年)

海南省博物館歷史沿革

時間
歷史沿革
1984年8月
海南省博物館前身海南博物館籌建辦公室在海口成立。 [6] 
1990年
海南博物館籌建辦公室改名海南省博物館。 [6] 
1996年
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掛牌成立,兩者合署辦公。 [7] 
2004年初
海南省博物館一期工程開始修建。 [8] 
2008年11月15日
海南省博物館一期建成並開館。 [7] 
2012年年底
海南省博物館二期開建; [9] 
2017年5月18日
海南省博物館二期開館。 [10] 
2018年2月8日
海南省博物館一期提升改造完成正式全面開館。 [58] 
博物館全貌 博物館全貌

海南省博物館建築格局

海南省博物館綜述

海南省博物館IP形象“南溟子” 海南省博物館IP形象“南溟子”
海南省博物館的建築由一、二期建築構成。佔地面積60餘畝, 建築高度25米,建築面積近43000平方米,地上3層。展廳數量達20個之多,最大的展廳面積達1200平方米,最小的展廳面積近230平方米。近270個座位的學術報告廳,還有對公眾開放的休閒公共空間以及280個車位的停車場。 [4]  [11] 
海南省博物館一期工程主要包括陳列展廳、文物庫房、技術用房、服務設施、 辦公用房等,二期工程主要依託“華光礁1號”沉船的保護修復及沉船中出水的近萬件瓷器。 [12] 
海南省博物館常設4個基本陳列,即《海南館藏文物陳列》《海南歷史陳列》《海南少數民族陳列》及《海南 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對海南的歷史、 少數民族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物遺存等進行了展示。 [13] 
博物館一角 博物館一角

海南省博物館展廳

海南省博物館共擁有九個常設展覽,其中,有3個基本陳列、2個專題展覽以及非遺“四個一”海南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構成。 [9]  [14] 
  • 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陳列
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陳列
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陳列(3張)
《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陳列》是推出的特展《南溟奇甸》系列展覽之一。 [15]  該陳列分為“絲路帆影”和“祖宗之海”兩個部分。第一部分通過“華光礁Ⅰ號”沉船的出水文物,勾勒出中國古代歷史上這條南海航道上進行商貿往來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歷史縮影;第二部分則介紹濱海而居、因海而生的海南沿海漁民的生產生活狀況。 [16-17] 
  • 方外封疆——海南歷史陳列
方外封疆——海南歷史陳列
方外封疆——海南歷史陳列(5張)
《方外封疆——海南歷史陳列》採用新角度、新層次、全方位展示海南歷史發展沿革和人文變遷,用豐富的圖文資料和文物展品全面系統地展示了海南島從40—60萬年前的史前時代到海南島民國時期的漫長曆史發展變化,帶領觀眾縱覽海南歷史發展全貌。 [9] 
該展覽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孤懸海外”,第二部分為“方外封疆”,第三部分為“島海歸宗”,第四部分為“奇甸日新”。 [9]  [18] 
  • 仙凡之間——海南風情陳列
仙凡之間——海南風情陳列
仙凡之間——海南風情陳列(5張)
《仙凡之間——海南風情陳列》通過各類文物和史料,配合場景、模型、雕塑、創作畫、視頻、動畫和觀眾互動觸屏等多種展示手段,帶領觀眾縱觀瓊島,領略本土文化的厚重,移民文化的豁達,水上生活的奇特,陸地生活的平實。 [9] 
該展覽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為“北部灣情”,第二部分為“閩風瓊韻”,第三部分為“五指山風”,第四部分為“天涯殊俗”。 [9]  [19] 
  • 非遺“四個一”海南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
瓊工坊——海南傳統手工技藝陳列
瓊工坊——海南傳統手工技藝陳列
瓊工坊——海南傳統手工技藝陳列(6張)
《瓊工坊——海南傳統手工技藝陳列》展廳仿照部分“騎樓老街”原貌作為傳統手工技藝的展示載體,選取海南省各民族部分國家級、省級、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的部分傳統技藝、傳統美術聚於一坊作活態展示。現場還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展示。 [20] 
該展覽共分為八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天南椰雕”,第二部分為“瓊作木雕”,第三部分為“南海貝雕”,第四部分為“天涯編織”,第五部分為“椰島樂器”,第六部分為“瓊崖碳畫”,第七部分為“後安鍛刀”,第八部分為“大安剪紙”等部分。 [9] 
瓊餚街——海南飲食文化陳列
瓊餚街——海南飲食文化陳列
瓊餚街——海南飲食文化陳列(4張)
《瓊餚街——海南飲食文化陳列》展廳仿照部分“騎樓老街”原貌作為瓊島美食文化的展示載體,選取海南本土的各色飲食,聚於一街作活態展示。展廳還有傳統美食製作人現場製作,不僅可看還可品嚐。 [21] 
該展覽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瓊餚文化”,第二部分為“瓊餚風味”,第三部分為“瓊餚記憶”。 [9] 
瓊崖村——海南少數民族非遺陳列
瓊崖村——海南少數民族非遺陳列
瓊崖村——海南少數民族非遺陳列(4張)
《瓊崖村——海南少數民族非遺陳列》展廳通過場景復原和文物陳列相結合的形式,為觀眾多方位呈現海南少數民族非遺。彙集海南少數民族的民間文學、傳統技藝、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體育與遊藝等五大類別的非遺項目聚於一村作活態展示。 [22] 
該展覽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村中巧作”,第二部分為“河畔競技”,第三部分為“穀場鼓樂”。 [9] 
瓊戲台――瓊州表演藝術陳列
瓊戲台――瓊州表演藝術陳列
瓊戲台――瓊州表演藝術陳列(4張)
《瓊戲台――瓊州表演藝術陳列》展廳通過活態展演與靜態陳列相結合,將瓊劇、臨高漁歌、儋州調聲、海南八音器樂和文昌盅盤舞等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聚集於一台,再現瓊州風韻,還原鄉土情懷。現場還有傳承人展示,不僅可參觀,還可以聆聽海南傳統的戲曲表演藝術。 [23] 
該展覽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椰風海韻”,第二部分為“瓊音繞樑”,第三部分為“走進瓊戲——瓊戲台”。 [9] 
  • 木中皇后——海南黃花梨陳列
木中皇后——海南黃花梨陳列
木中皇后——海南黃花梨陳列(3張)
《木中皇后——海南黃花梨陳列》展覽為觀眾復原了花梨木的生長環境,介紹了花梨木的藥用價值。“瓊作花梨”部分展示了由花梨木製作而成的農用工具、狩獵工具等生產生活工具。以及匠人運用花梨木天然紋理,製作成各類擺件,如根雕和文玩用品等。“花梨時代”部分展示了海南黃花梨製作而成的各類傢俱,如椅凳類、桌案類、牀榻類等種類。展覽還設有“花梨坊”區域,還原了海南黃花梨傳習所,展示有關製作花梨木工藝的場景,以及與花梨木有關的文創產品。 [9] 
展覽共分為三大部分:花梨出瓊州、瓊作花梨、花梨時代。 [24] 
  • 香中魁首——海南沉香陳列
香中魁首——海南沉香陳列
香中魁首——海南沉香陳列(5張)
《香中魁首——海南沉香陳列》展覽有復原白木香樹自然生長的場景,除了展示沉香標本和用沉香製作的農用生產工具,通過展示工人用的採香工具和採香流程,可以瞭解傳統的制香工藝技術。此外,展廳增設白木香樹與沉香放置裸露的展台。“沉香別院”以沉香文化為基點,營造出一個以古代傢俱、古琴、品香為核心元素的傳統文化氛圍。 [9] 
展覽分為四大部分:天涯奇香、香飄瓊崖、香韻悠長、沉香別院。 [25] 
海南省博物館導覽圖 海南省博物館導覽圖

海南省博物館建築特色

  • 綜述
海南省博物館導覽圖手繪板
海南省博物館導覽圖手繪板(2張)
海南省博物館的建築突出浮游之島的設計理念——三條簡潔的矩形的形體平行展開,漂浮在水池之中。就像海南省地處南海之中一般,體現出海南省基本的地域特徵。三個平展的形體表達了一種無限的延展性,象徵着海南的歷史發展的無限廣闊性。三個形體所產生兩個矩形的虛空間又恰恰象徵着無限的包容性,表達了海納百川,吸引天下來客的意義。 [8] 
水池中的水順着虛空間一直延伸至博物館內部,使博物館形成了寧靜、清新、高雅的氣氛,又與文化公園整體規劃相協調。使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呼應,形成步移景移的空間感受,這也是中國傳統建築空間的特點之一。同時,大面積水面還降低了相應區域的温度,調節了局部小氣候,在近人尺度創造了宜人的外部環境。木材,石材,鋼材的運用,光的反射折射與池水的反光倒影一起共同產生了歷史與未來的對話。打破傳統博物館空間封閉沉悶的感覺為市民營造開放温馨、明亮的文化休閒環境。 [8] 
通過合理佈局,將建築除重要功能區以外的公共空間設計為開敞形式,體現海南熱帶氣候特徵,形成通透、靈活共享空間,充分與文化公園的自然景觀相融合。 [8] 
  • 信息空間
海南省博物館的部分展覽,運用360度環幕投影技術介紹海南從古至今的歷史文化發展,通過平面宣傳品、展品展示、聲光電等展示手法將海南省的歷史文化地域性呈現。 [12] 
  • 公共空間
海南省博物館在建築公共空間的設置方面,首層中庭的共 享大廳空間運用了半敞開式的形式,建築頂部則運用了大面積的木隔柵玻璃屋架,木隔柵玻璃屋架不但能起到防雨遮陽的作用,還能讓建築具有通透性,這樣參觀者在由中庭進入到博物館展示陳列空間的時候,不會感受到由空間緊密性所帶來的壓迫感。這種設計方式不但可以滿足空間的功能要求,又可以減少一定的建築材料,節能減排,綠色環保。該館的綜合功能服務區則主要設置在首層,設置內容有服務諮詢台、衣帽間,小型商店、書店及咖啡廳等輔助功能性的空間。報告廳則位於東南側首層,處於展覽陳列區之前,便於聯繫方便。 [12] 
  • 輔助空間
藏品區是海南省博物館最主要的核心區域之一,將藏品集中於地下一層,再由總庫門及大型升降平台將文物運至地下一層的裝卸區,進行乾燥等必要的保護文物的過程後再將展品送入庫房。庫房分為基本庫與專題臨展庫,分別有電梯直接到達布展區,做到分別布展。這樣既可以節省時間,也可以讓文物 在運輸展覽的途中將磨損度降到最低。 [12] 
博物館夜景 博物館夜景

海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

海南省博物館綜述

截至2019年,海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25287件(套),徵集藏品與輔助展品1424件(套)。 [3]  內容涉及陶瓷器、石器、金屬器、書畫等,其中以南海文物和海南歷史民族民俗、華僑文物最居特色。 [58] 

海南省博物館主要文物

主要文物
有孔石刀:
新石器時代中期,長11釐米,寬2.8釐米。陵水石貢遺址出土。
砂岩質地。略呈長方形,上部略寬,刀背平直。上部及中部各起一斜脊,後三分之一處有圓形穿孔,應是安裝長木柄,用麻繩或皮條等綁紮、系固之用。對於此有孔石刀的用途,有人認為是收割工具,有人認為是砍伐工具,考察其伴隨出土的石璧等器物,還有可能是儀仗使用的禮器。 [26] 
有孔石刀 有孔石刀
砍砸器、石核:
舊石器時代(2—3萬年前),長18—12釐米,寬7—11釐米。2006年,昌江保由舊石器出土點出土。左:石核 右:砍砸器
礫石打製而成,厚體砍砸器,僅在一端單向打製。昌江境內南陽溪二級階地上發現的直接打製的石器,文化序列上處於舊石器時代晚期,這是迄今發現祖國最南端的舊石器時代曠野遺址。這一發現説明,遠在2萬年前,這裏已經有了人類的生產生活。 [27] 
砍砸器、石核 砍砸器、石核
雙肩石鏟:
新石器時代晚期,高26.3釐米,寬15.5釐米。
石鏟呈黃色,為灰色水層岩石製作,短柄、寬肩、弧刃,材質精良,厚重,保存完好,僅刃部稍殘。通體磨光,整個器體瑩潤平滑,有一定光澤度,應是用於祭祀活動的禮器。 [28] 
雙肩石鏟 雙肩石鏟
模壓蓮花紋磚:
唐—宋,長35釐米,高25釐米,厚4.3釐米。三亞大雲寺遺址出土。
泥質黃陶,實心扁方磚,模印蓮花紋。以蓮花為主體花紋,蓮心中有蓮籽,外部聯珠紋。蓮花圖案端莊沉穩,模壓清晰,製作規整。 [29] 
模壓蓮花紋磚 模壓蓮花紋磚
宋青白釉花口鳳首壺:
宋代,口徑6—7.3釐米,足徑0.4釐米,高40釐米。
撇口,長頸,垂腹,圈足微外撇,曲流如細長管狀,把手彎曲且寬。頸部飾弦紋,腹部刻劃花葉紋。釉色青白,造型優美。 [30] 
宋青白釉花口鳳首壺 宋青白釉花口鳳首壺
戰國青釉瓷缽:
戰國青釉瓷缽,高5.1釐米 口徑8.3釐米 底徑5.5 釐米 重113克。
敞口,深腹,平底略內凹。施青釉,釉層薄而不均勻,且多已脱落,內底可以看到螺旋紋,為拉坯成型的痕跡。 [31] 
戰國青釉瓷缽 戰國青釉瓷缽
“越王亓北古”錯金銘文青銅複合劍:
戰國,通長65.2釐米,格寬5釐米。
此劍為複合劍;劍圓莖上有平行箍兩圈,上有錯金紋飾,刃一側微殘(有小缺口)。劍格正、背皆有錯金鳥蟲書銘文,正面有銘文一行10字,左右兩邊各5字,對稱分佈,做“戊(越)王亓北古”;背面亦10字在左右兩邊對稱分佈,作“自乍(作)元用之”;圓形劍首環列錯金鳥蟲書銘文12字“台戊(越)王亓北自乍(作)元之用之僉(劍)”。 越王“亓北古”,馬承源先生以為即越王勾踐之孫越王盲姑“不壽”,“亓北古”古音與“盲姑”相近。 [32] 
“越王亓北古”錯金銘文青銅複合劍 “越王亓北古”錯金銘文青銅複合劍
“朱廬執刲”印:
漢代,邊長2.5釐米,高1.9釐米。1984年,樂東縣誌仲鎮潭培村北出土。
銀質方形印章,蛇形紐,篆書陽刻“朱廬執刲”。此印是西漢晚期政府頒給有功的朱廬縣守官的賜印,充分説明了中央政權對海南島的統治,是研究漢代海南歷史地理和政權設置的重要實物資料。 [33] 
“朱廬執刲”印 “朱廬執刲”印
《瓊黎風俗圖》冊:
此冊描繪的是海南島黎族原住民的生產、生活情景。共15開,均為右圖左題,分別是:“建屋”、“紡織”、“耕種”、“對歌”、“嫁娶”、“聚會”、“跳鬼”、“取香”、“採藤”、“放排”、“傳信”、“貿易”、“渡河”、“談判”、“漁獵”等。圖中人物線條簡練,色彩鮮明又多用原色,注意色調的和諧統一;山石背景用青綠法,勾勒填色。 [34] 
瓊黎風俗圖 瓊黎風俗圖
無款《松鶴圖》軸:
明代,絹本,設色,縱140釐米,橫42釐米。
此圖繪一白鶴獨立在坡石上,回首遠眺,若有所思,坡前野菊盛開,與古松相映,愈加突出主體形象。該作畫法繼承南宋院體風格,工細中稍加放筆,有所變化,風格精工富麗。作者不詳。 [35] 
無款《松鶴圖》軸 無款《松鶴圖》軸
方炳南《墨梅圖》軸:
清代,紙本,設色,縱194釐米,橫54釐米。
此圖繪老梅一枝,主枝盤虯,枝條紛披,或扶搖直上,或斜刺而出,用筆遒勁,頓挫得宜,恰當地表現了老樹之氣勢,梅花分佈疏密有致,或含苞,或盛開,呈怒放爛漫之態。遒枝、繁花,生動傳達出老梅蒼勁、清幽之韻勢。 [36] 
方炳南《墨梅圖》軸 方炳南《墨梅圖》軸
張嶽崧《行書》軸:
清代,紙本,墨筆,縱118釐米,橫40釐米。
此軸書法風姿綽約,飄逸瀟灑,運筆輕快,簡約精細,筆鋒起伏變化,頓挫轉折,生動靈秀,韻味幽淡自然,有文人雅逸之風采。 [37] 
張嶽崧《行書》軸 張嶽崧《行書》軸
明式黃花梨木四出頭官帽椅
四出頭椅又叫北官帽椅,在明清椅類中是一種造型十分成熟的椅類
。椅的搭腦兩端微向上翹起,似古代官員的官帽。“S”形的靠背符合人體工程學,久坐也不會感到疲憊。 [67] 

海南省博物館文物修復

2022年11月11日消息,海南省博物館開展了一批珍貴文物的修復工作。該批文物的類型有金屬、木質、陶瓷器、皮革與紙質等,共有31件館藏珍貴文物。據瞭解,這是海南省博物館首次修復多種類型珍貴文物。 [64] 

海南省博物館精品展覽

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瓊崖縱隊文物史料展:海南省博物館2021年6月-2022年2月舉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精品展覽 [55] 
2022年11月8日,“自貿港之春·全國美術名家作品邀請展”在海南省博物館舉辦,此次展覽展出115幅作品。 [63] 

海南省博物館文化活動

海南省博物館活動建設

  • 舉辦活動
海博活動
海博活動(1張)
2019年,海南省共開展15項社教活動,70餘場次。 [54] 
據2020年2月海南省博物館官網顯示,海南省博物館開展庚子·傳承·活態展演、紡染織繡·黎錦活態展演、“做年”系列活動、“七月流火 相遇初夏”首屆南溟動漫節等活動。 [38-39] 
  • 參觀記事
截至2012年11月,海南省博物館先後接待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同志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等多位中央領導同志、以及來自12個國家地區的重要外賓共計130人次。 [40] 
2018年4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觀海南省博物館。 [41] 
2019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肖懷遠一行組成的專題調研組在海南省博物館參觀,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副廳長寧虹雯、海南省文物局局長孫雪冬、海南省博物館館長陳江等陪同參觀。 [42] 

海南省博物館學術研究

  • 科研機構
2013年5月,海南省博物館出水文物保護修復實驗室掛牌成立。 [43]  據2020年2月海南省博物館官網顯示,博物館下設文物考古工作隊、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文物保護與修復部等科研機構。 [44] 
  •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3月,海南省博物館獲省部級科研項目3項、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 [45]  2018年,海南省博物館論文發表56篇。 [46] 
截至2018年12月,海南省博物館編輯出版《南溟奇甸展陳系列叢書》《海南省博物館圖錄》《環海南島明清時期海防設施考古調查報告》《“華光礁Ⅰ號”出水陶瓷器的保護與修復》《海南出水鐵質文物的保護與修復》《海南省博物館論文集》等著作。 [58] 

海南省博物館學術交流

截至2018年12月,海南省博物館曾舉辦的“國際博物館安全應急高級研討班”“南海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研討會”“中國南海出水古陶瓷與南方色釉陶瓷研討會”等國際學術會議。 [58] 

海南省博物館榮譽表彰

時間
所獲榮譽
2012年12月
海南省博物館成為第二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5] 
2015年
海南省博物館被授予“全國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稱號。 [58] 
2019年10月
海南省博物館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59] 
2020年4月
海南省人民政府決定授予其海南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稱號。 [47] 
2021年2月
海南省博物館被評為第六屆海南省文明單位。 [54] 
2021年11月
被授予“全國文化和旅遊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57]  [60] 
2022年9月
海南省博物館的“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陳列”,上榜新時代博物館百大陳列展覽精品名單。 [61] 
2022年
獲評“2022年海南省省級文明旅遊示範單位”。 [62] 
2023年1月
入選2022年度全國熱搜博物館百強榜單。 [65] 

海南省博物館作用價值

海南省博物館的成立,給海南省乃至全國人民帶來了可滿足觀眾多元化的文化需要,並給予參觀者瞭解海南省歷史文化的發展和提升自我教育的一個絕佳窗口。用靈活多變的方式傳播其文化內涵,展示手法貼近參觀羣眾,具有先進的重要意義。 [12] 
(海南省博物館)以富有現代設計感的地標性建築、園林式的環境設施、創造性的展陳體系、豐富多彩的陳列展覽及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成為展示海南人文、歷史、文化的重要平台。 [48] 

海南省博物館參觀信息

海南省博物館參觀須知

  • 門票價格
海南省博物館開放實行“免費不免票”制度,每天限量發放免費參觀門票6000張,觀眾須在領票處憑有效證件排隊領票(身份證、護照、學生證、軍官證、 老人證、 駕駛證等),16:30停止發票,一人一證一票(1.4米以下兒童可免票進場),當日當次有效,過期作廢。 [49] 
  •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9:00-17:00(16:30停止入館),週一閉館整休。 [53]  重大活動夜間開放,以海南省博物館官方通知為準。 [50] 

海南省博物館交通線路

  • 地理位置
海南省博物館位於海南省海口市國興大道68號。 [51] 
  • 交通信息
公共交通
在海口市區乘坐12路、27路、33路、43路、 51路、52路、56路、67路、68路、遊4、遊5公交車到海南廣場下車即可到達海南省博物館。 [5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