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南公仔戲

鎖定
海南公仔戲又稱木偶戲傀儡戲或手託木頭戲,是海南省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戲曲表演藝術品種之一,為羣眾所喜聞樂見。因它的產生比海南大劇瓊劇還要早,故瓊劇藝人稱公仔戲藝人為“師兄”。 海南公仔戲被列入國家級第二批重點保護名錄。
中文名
海南公仔戲
外文名
Hainan Doll Opera
影響範圍
海南省
唱腔方言
閩語海南話)、臨高話

海南公仔戲公仔戲簡介

海南公仔戲 海南公仔戲
海南公仔戲,是具有海南地方特色的傳統戲曲表演藝術品種之一。公仔戲在海南流傳四、五百年而不衰,它溶文學美術音樂、戲曲為一體,是傳統藝術的瑰寶,具有較高的審美、娛樂和社會等價值。為了完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申報工作,組織有關部門及各區文化部門相配合,深入農村,深入社區調查摸底,查訪老藝人,向他們瞭解傳統民間藝術遺產情況,並作了詳細的記錄。07年共完成了7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即海口瓊劇、海南八音、海南公仔戲、龍塘民間雕刻藝術、冼夫人軍坡節、府城換花節、傅道村椰雕)的文本撰寫及音像資料錄制工作。這七個項目全部被省、市列為保護項目,其中海南瓊劇海南八音公仔戲椰雕被列入國家級第二批重點保護名錄。
公仔戲,是中國傳統戲劇類,同屬木偶戲,它們融文學、美術、音樂、戲劇於一體,是根植於民眾之中的傳統民間藝術瑰寶。1930年,人文學者陳銘樞《海南島志》記載:“戲劇之在海南,在元代出現手託木頭班之演出。”公仔戲一般從海南元代出現手託木頭戲算起,在海南島有四五百年了。手託木頭戲的表演形式被瓊人吸收後,以海南方言、民歌、民間器樂曲演化成唱腔,溶入唱腔,溶入瓊人的思想意識和生活習俗,演繹歷史故事和本地民間故事,使它成為有海南特色的藝術品種,海南民間另命其名為“公仔戲”,以示其與大陸各地的“木偶戲”有別。

海南公仔戲公仔戲表演

“公仔戲”就是木偶戲。
瓊北一帶流行這種戲,它的全部家當,都載在一輛“三腳貓”上。幾張長凳,鋪上木板就成了台底。在台底上,用木條“鬥”成一座小屋樣的台架。掛上佈景,一個小戲台也就搭成了。
隨着時代的變遷,公仔戲也標準化起來了。一個戲班,也只三幾個人,奏樂的叫“文牌”。這“牌”何解?它是從曲牌中來的。事補,它分為“文牌”、“武牌”。琴胡是文,鑼鼓是武。叫“文牌”是個泛稱。公仔戲是木頭疙瘩,還需要人操縱。這操縱者就叫“駛公”這易理解,“公”就是公仔。只看這家當,封它個輕騎隊的美譽,一點也不過分。
“公仔戲”,有各種角色,文生武生,文旦武旦。一斯文清秀,一濃眉大眼。雜生叫“雜腳”。從口白上又分“雜文”、“髒雜”兩類。前者幽默風趣。後者谷氣直率。當然,還有員外。這老生吊眉塌鼻大嘴,一看就是個有吃的官相,只怨眉兒落得太沉,小官兒總脹不起來。有這老生就有老媽。她是個翹下巴,故稱阿歪媽。老生斷小,她願配對,也算是有福氣了,有官家,必有小僕,這小僕叫“隆嘴”。瞧,整天張着嘴巴,像個小窟窿,官人只開個頭兒,他還不曉年説什麼,就應聲“是”了。小角色還不少呢。有個“飛天鑽土”傢伙,雖説相貌醜陋,但神通廣大矣!地上打,他飛天了;天上打,他鑽入土了。害得武生一時竟也亂了方寸,大傷腦筋!後生一計,在洞口裝個圈套,引誘他鑽也來,一勒,就給擒着了。
“哐!哐!哐” 太陽還未能落山,開台鑼鼓就敲響了。鄉里人總是捺不住那份看戲的急切心情,早早地就演出台前擺好了板凳。佔好自己的看戲位子。
“公仔戲”班,還循主人辦什麼事,就演什麼戲,公子“對歲”,是大喜事。就演他金榜題名。紫袍玉帶走金階。開演之前,又先“排八仙”,熱鬧一番。瞧,李鐘錶張何藍呂韓曹,八大仙家,相繼登台了。對事主又頌揚,又是祝福。接着,就擲利錢。那是粘着一點紅的硬幣。一邊擲一邊唱。“抬一個,身上帶”,小孩嘛,“吃飯得三大缽,手長腿長快快長大!”輪到年輕人上了,“生得多歪都變正,戀愛婚事定必成”!哈,趄有趣!學生呢?不急!“中文數理頂呱呱,不上“北大”入“清華”!這八仙,連今之學府也曉得,也夠神的了,老人也有份兒。八仙深諳老者心態,就來個許願:“不泌尿,不臭羶,不吃百歲來問我!”這時,全場都沸騰了。大空紛紛離座,你爭我奪,如搶到一個那可真是辛運的事。
海南公仔戲 海南公仔戲
看“公仔戲”,實際上是聽“戲古”。那些藝人,最善於觀察事物。他們熟識民俗熟俚語,唱詞口白生動又通俗。“嘴咬一塊,碗裏一塊,箸夾一塊,眼看一塊。”一個貪吃者,就讓他描繪得淋漓盡致。小生遇靚女,看得入學,一時激動,令他“筋都絞卡啦!”這些妙語,委實令人捧腹。他們又是全才,一人駛幾個公仔。既唱得嫩。既表得妖治。也表得斯文。單品味這一點,就讓奇趣橫生。 “突!突!突” 戲班送來了,這是今日的事,過去沒“三腳貓”還得叫人抬戲箱。這事説難也不難。派幾個孃兒就是,女人比男人愛看戲,一叫,也就樂意去了。
演一本“公仔戲”,只需二三百元,不貴!也因時令而異。正二月,是旺季,價就漲一點。平時一百多元也能請得來。做餐飯,吃個夜宵。戲一演完,“三腳貓”突突突就走。真是花費不多又省事。這樣,鄉下有什麼慶典,都樂於請“公仔戲”班來熱鬧一番。
看“公仔戲”,實際上是聽“戲古”。藝人最善於觀察事物。他們不僅熟識民俗俚語,唱詞生動通俗,又都是全才,一人可以同時駛幾個公仔,表演起來,既可以妖冶,又可以斯文。
“公仔戲”演出內容多種多樣,多於生日、結婚、考上大學等喜慶活動。戲班根據不同的喜慶活動演出不同的劇。加上“公仔戲”演出費用較低,所以尤為鄉下人民所歡迎。

海南公仔戲公仔戲人偶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隨着公仔的表演和唱腔唱詞的不同,幕後的操縱者常常也會做出相應的動作和表情,有時候會比公仔還要豐富和動人,在幕後或者在戲班排練沒有布幔遮掩的時候,你才能看到與木偶融為一體的傳神表演。
公仔戲的公仔就是木偶的頭部,都是用木頭雕刻而成的。早些時候,公仔頭部都比較小,大約30釐米左右,上半身則是用藤條竹篾編織成肩膀,雙手也是用木刻而成的,穿上寬大的戲袍遮掩住下半身,然後用靴、鞋代腳,木偶身上插的木棍或藤條放在靴、鞋後面,直插入頭部藏於體內,以便操縱者掌握,靴、鞋也可以遮住操縱者的手。到了後來公仔頭部和身體內還設有機關,讓眼睛能隨之轉動,嘴巴能夠閉合,舌頭能夠伸縮自如。
人偶 人偶
偶像有生、旦、淨、末、醜、佛祖、女媧、海龍王、聖母、雷公、雷婆、老虎、仙女等20多種。偶像表演程式有手勢擺動、拱手作揖、跺腳、拂袖、跪馬、射箭、玩扇花,罷牛耳、打虎架、滾翻,眼睛轉動,嘴巴張合、雙手抓拿等10多種,根據劇情的需要靈活運用

海南公仔戲公仔戲發展

海南公仔戲又稱木偶戲、傀儡戲或手託木頭戲,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戲曲表演藝術品種之一,為羣眾所喜聞樂見。因它的產生比海南大劇———瓊劇還要早,故瓊劇藝人稱公仔戲藝人為“師兄”。
海南在元代已出現手託木頭戲。公仔戲的公仔(木偶),頭部用木頭雕刻而成。初期的頭部較小,約30釐米,上半身由藤竹編織成肩膀,下半身用袍裙遮掩,再以靴、鞋代腳,兩手用木刻,偶身插以木棍或藤條,以便操縱,中軀主捧插入頭部藏於體內。整體約寬八市寸、高一市尺半左右,後來偶的頭部增大,約有40公分,眼睛改進為能轉動,舌頭能伸能縮。
公仔戲早期只演武打“科白戲”,只有唸白,沒有唱腔,伴奏為鑼鼓。清康熙年間公仔戲已形成“板腔板為主,並有少量曲牌”的唱腔體系。全用海南方言演唱,主要板腔為中板,演出劇目除外地傳入的雜劇、傳奇劇目外,也有由本地藝人根據傳説和本地故事改編而成的劇目,這標誌着海南的公仔戲已完全成熟。有自己的獨特唱腔,用方言演唱,有自編自演的本土藝人隊伍,伴奏音樂全部運用本土的八音樂器樂曲。
解放後,公仔戲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文藝方針指引下,得到不斷的充實、發展和提高,成為內容豐富的綜合性藝術。主要包括:
偶像製作工藝、公仔戲之偶像是木雕工藝美術的傑作。公仔戲的偶像現今一般有20多種,角色比較齊全。
偶像的表演由導演者在幕後操縱,導演者一手撐偶像中的主棒,一手撐偶手雙棒,導演操縱偶像時,手與曲肘並用。操縱木偶的表演程式有手勢左右擺動、拱手作揖,跺腳、拂袖、跑馬、射箭、上下步、扇花、晃牛耳、打虎架、滾翻、跳躍、舞步、眼睛轉動、鬍鬚拂動,嘴張合、舌伸縮,手抓拿等約20種,根據劇情的需要而靈活運用。
公仔戲的劇本主要來源於改編外來劇本和創作新的劇目。據不完全統計,公仔戲繼承傳統劇目約有500多個,解放後創作的新劇目約有100多個。根據表演形式和內容可分為三類:武戲、文戲和現代戲。
公仔戲的唱腔來源於吸收兄弟劇種的腔調和本地民歌的曲調。公仔戲藝人的特長是一人可以演唱多種不同角色的唱腔。分別用平喉、子喉演唱男女角色的不同唱調。從這點上説,它比其他劇種的藝人有過人之處。

海南公仔戲公仔戲影響

由於新潮文化的衝擊,年青觀眾的流失,尚存的公仔戲團已經“青黃不接”,屬瀕危傳統劇種,急需採取切實有效的保護措施。專家建議,對公仔戲進行全面系統的保護:一是偶像製作,二是徵集和保護公仔戲的劇目,三是培養熟悉操縱導演偶像的藝人和演奏的樂手,使之代代相傳,為農村培養文化藝術活動骨幹,四是利用廣播、電視等媒體進行宣傳,並通過展演、比賽等活動,擴大公仔戲的影響,培養新觀眾羣。

海南公仔戲臨高分支

海南公仔戲的一種,為人偶同演。海南島臨高縣的木偶戲演出時,則是採用大舞台,不設布幛,演員擎仗頭木偶化裝登台,互為一體,合扮同一角色,人偶交叉表演,自古至今,自成一派,成為我國木偶藝術園地稀有的劇種。
“人偶同演”的臨高木偶戲,是用臨高語演唱的,主要唱腔有“阿羅哈”和“朗嘆”兩個,伴奏以雙鎖吶為主。
它主要流傳於海南島西北部,深為臨高和儋州、澄邁縣部分地區約五十萬操臨高語的人民羣眾所喜聞樂見,己在我國木偶藝術園地裏搖曳飄香三百多年,據悉,日本、泰國和西歐一些國家,也有類似臨高這樣的木偶戲。
臨高木偶戲原來的木偶,只有拳頭那麼大,造型也不大講究,表演技術不高,大隻在鄉村祭神時演出助興。從一九七九年來,在上級文化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臨高縣文化部門對木偶戲進行了整理、提高和改革工作。他們採取“派出去、請進來”在辦法,製作了造型美觀、眼睛能夠轉動、嘴巴能張合的大木偶,聘請表演藝術家對演員進行培訓,提高演員的表演技巧,並整理和創作《張文秀》《三姐下凡》《海花》等數古個劇目,經過改革後的臨高木偶戲,“木偶神了,表演活了,曲調美了”,不得倍受當地羣眾的歡迎,而且外地人也愛看,臨高縣除了縣裏成立專業木偶劇團外,區、農場也組織了一批業餘木偶劇團。
有操臨高語地區地圩鎮及農村,每逢喜慶或傳統節日,大都演出木偶戲。當地羣眾都請親朋友來觀戲,附近一帶的農民也騎單車或用手扶托拉機載人前往觀看,氣氛十分熱鬧。在演出中,帷幕有富有地方色彩的“阿羅哈”音樂中徐徐拉開,演員一人一偶,按照劇情登台表演,時而以偶為主,耍盡偶味,情趣盎然;時而人偶合作,協調和諧,變化多姿:時而由人替演,彌補木偶的不足,保證動作的連續情和完整性,常獲得觀眾的陣陣喝彩。
臨高木偶戲憑藉着“人偶同演”的奇特風格,一九八一年,臨高縣木偶劇團榮幸地赴北京參加全國木偶、皮影戲觀摩演出,獲得了演出獎,擴大了社會影響,引起同行和專家們的矚目和期望。

海南公仔戲海南八音

公仔戲的場景音樂基本來源於傳統民間的八音樂曲。常用的八音樂曲有鑼鼓樂、吹奏樂、絲竹樂等100多種。
海南八音樂是海南器樂曲主要品種。它是因採用八大類樂器演奏而得名。海南人俗稱的八音,既包括樂器,包括樂曲,也包括樂隊。
八音,據我國出土文物和歷史文獻記載,最早產生於先秦時期,先秦時期我國出現的樂器已有30多種。人們便根據樂器製作的材料,將眾多的樂器歸納為八類,稱為八音,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
史書從唐起記載海南有八音性質的器樂活動。海南的八音樂曲十分豐富。它有兩大來源:一是自外傳入的古曲,二是本地藝人的創作。
海南的八音樂曲,按演奏形式習慣分為大吹打、鑼鼓清音、清音和戲鼓等四類。
1、大吹打。亦稱打大排或打大操。以雙嗩吶吹奏,配合大件打擊樂(大花鼓、工字鑼、大鈸、單盅),演奏氣勢磅礴的樂曲,如《大開門》、《小開門》、《萬歲喜》、《南風雲》、《叩皇天》等,用於喧染熱烈而盛大的場面。
2、鑼鼓清音。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小嗩吶為主奏樂器(其他樂器多少不限),配合小件打擊樂,演奏熱烈歡樂的樂曲,如《慶豐收》、《送京娘》、《喜鴛鴦》等,因為這種演奏形式多用草子鑼和草子鑔,也稱“草子清音”。另一種是以大嗩吶為主奏樂器,演奏雄壯寬闊的樂曲,如《鬧軍坡》、《萬花燈》、《六國封相》、《仙姬送子》等。
3、清音。採用“文排”的弦、琴、笛、管(不加嗩吶)演奏曲調輕巧跳躍,流暢明快的樂曲,表現的內容和情緒比較豐富廣泛。如表達喜悦、歡快情緒的《弄手花》、《一枝梅》、《歡宴》、《彩帳》、《檳榔香》等,情意纏綿的《送姑》、《比目魚》等,委婉哀怨的《南漏子》、《懷念》等。
4、戲鼓。是以海南地方戲曲唱腔聯綴而成的“連套曲”,用嗩吶吹奏來代替演員的唱腔,其餘樂器則作為伴奏使用。如《瓊花怒放》、《普天同慶》等。
海南八音 海南八音
海南八音樂曲多數有標題,通過標題提示樂曲的層次和意境。有反映一定的思想內容和情趣的,如《勒馬》、《仙姬送子》、《六國封相》、《鬧軍坡》、《慶豐年》等;表現特定情景,以期引起聽眾的聯想和共鳴的,如《萬花燈》、《檳榔香》、《小梅花》、《比目魚》、《懷念》等;但也有不少樂曲雖有標題曲名,並無特定的音樂形象,如標明來歷出處的《小揚州》、《小龍州》、《南漏子》、《南凌一》、《南凌二》、《胡廣》等;有的只是説明其用途、特點,如《新拜堂》、《拜壽》、《歡宴》、《酬宴會》、《彩帳》、《喜盈門》等;有的樂曲曲名只當作曲調的標誌,如《木魚》、《巡行八板》、《一錠金》、《金不換》、《西梅》等。

海南公仔戲公仔戲申遺

文昌公仔戲、三江公仔戲,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序號:236;項目名稱:文昌公仔戲、三江公仔戲;項目類別:傳統戲劇;申報地區或單位:海南省文昌市海口市;編號:Ⅳ-92。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