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浮生若夢

(美國1938年法蘭克·卡普拉執導電影)

鎖定
《浮生若夢》是由法蘭克·卡普拉執導,琪恩·亞瑟萊昂納爾·巴里摩爾詹姆斯·史都華愛德華·阿諾德等主演的喜劇片,於1938年8月23日在美國上映 [1] 
該片講述了軍火商卡比為了興建廠房賺更多的錢,不惜破壞居民生活的安寧,後被萬達霍夫家族中快樂的氣氛感染,選擇與百姓同樂的故事 [2] 
中文名
浮生若夢
外文名
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出品公司
美國哥倫比亞影業公司
製片地區
美國
拍攝地點
美國
導    演
法蘭克·卡普拉
編    劇
George S. Kaufman
莫斯·哈特
Robert Riskin
製片人
弗蘭克·卡普拉
類    型
喜劇片
主    演
琪恩·亞瑟
萊昂納爾·巴里摩爾
詹姆斯·史都華
愛德華·阿諾德
片    長
126 分鐘
上映時間
1938年8月23日(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    彩
黑白
imdb編碼
tt0030993
主要獎項
第1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
在線播放平台
央視網
出品時間
1938年
製片成本
164.47萬美元(估)

浮生若夢劇情簡介

大軍火商卡比愛德華·阿諾德飾)為了賺取更多的錢,決定在某住宅區購置一片地產,興建廠房。這件事將破壞周圍居民生活的安寧,因此遭到萬達霍夫家族的強烈反對。萬達霍夫家族人口眾多,脾氣古怪,個個性格迥異不同。馬丁·萬達霍夫萊昂納爾·巴里摩爾飾)思想頑固,主張拒付聯邦税收;其女兒貝尼斯普林·白靈頓飾)喜歡冒充小説家,跟丈夫在地下室裏玩弄焰火;孫女艾麗安·米勒飾)熱衷芭蕾,連家裏也成了舞場,不停地跳;艾麗的丈夫只知道演奏木琴。唯有萬達霍夫的次女愛麗絲琪恩·亞瑟飾)最正經,她擔任卡比公司裏的秘書,跟卡比的兒子、副經理託尼詹姆斯·史都華飾)相好,感情甚深。有一天,託尼訪問萬達霍夫家,一進門,卻見男女老少跳跳蹦蹦,載歌載舞,不覺大吃一驚。但他漸漸被萬達霍夫一家快樂的氣氛所感染,興致勃勃地跟隨他們一起歡鬧。接着,這也影響了他的父親。卡比學會了吹笛作樂,而且處事態度發生變化,放棄了原先的打算,最後成為一位慈善家 [2] 

浮生若夢演職員表

浮生若夢演員表

    • Bodil Rosing 飾 Mrs. Schmidt
    • Charles Lane 飾 國税局特工
    • Harry Davenport 飾 法官
    • Jimmy Anderson 飾 銀行搬運工
    • Eugene Anderson Jr. 飾 Bobby
    • Pierre Watkin 飾 律師
    • Bess Wade 飾 鄰居
    • Billy Wolfstone 飾 兒童舞者
    • Joe Bordeaux 飾 出租車司機
    • James Burke 飾 首席偵探
    • Edgar Dearing 飾 便衣警察
    • Wallis Clark 飾 Bill Hughes
    • Chester Clute 飾 Hammond
    • Nick Copeland 飾 理髮師
    • Ian Wolfe 飾 秘書
    • Nell Craig 飾 辦公室工作人員
    • Dick Curtis 飾 強壯的人
    • Frank Mills 飾 受託人
    • Lester Dorr 飾 記者
    • Pat West 飾 遞送工人
    • Gertrude Weber 飾 女人
    • Pearl Varvalle 飾 男人
    • Edward Earle 飾 銀行經理
    • Jim Farley 飾 警長
    • Bud Wiser 飾 警察
    • James Flavin 飾 獄卒
    • Byron Foulger 飾 託尼的助手
    • Carlton Griffin 飾 銀行職員
    • Robert Greig 飾 Lord Melville
    • Kit Guard 飾 囚犯
    • Chuck Hamilton 飾 守衞
    • Laura Treadwell 飾 餐飲客人
    • Wedgwood Nowell 飾 用餐者
    • Lee Phelps 飾 法警
    • Oscar 'Dutch' Hendrian 飾 冰球運動員
    • Edwin Maxwell 飾 託尼的律師
    • Harry Hollingsworth 飾 門衞
    • Paul Irving 飾 業務經理
    • Alice Keating 飾 董事會成員
    • Pert Kelton 飾 犯人
    • Charles McMurphy 飾 警衞
    • Blanche Payson 飾 女警衞
    • Hilda Plowright 飾 Lady Melville
    • Doris Rankin 飾 Mrs. Leach
    • Marion C. Rotolo 飾 手風琴演奏者
    • Dick Rush 飾 銀行警衞
    • Frank Shannon 飾 Mac
    • C.L. Sherwood 飾 醉漢
    • Carlie Taylor 飾 銀行辦事人員
    • John Tyrrell 飾 Strongarm Man
    • Walter Walker 飾 Governor Leach
    • Alex Woloshin 飾 俄羅斯將軍
    • Arthur Murray 飾 電梯男孩
    • S.S. Simon 飾 Man at jail

浮生若夢職員表

製作人 弗蘭克·卡普拉
導演 弗蘭克·卡普拉
副導演(助理) Arthur S. Black Jr.
編劇 George S. Kaufman、莫斯·哈特、Robert Riskin
攝影 Joseph Walker
配樂 迪米特里·迪奧姆金、Mischa Bakaleinikoff、Ben Oakland
剪輯 Gene Havlick
美術設計 Stephen Goosson
展開
(參考資料來源 [3] 

浮生若夢角色介紹

  • 愛麗絲

    馬丁·萬達霍夫的次女,在這個人口眾多,個個性格迥異的家族中,她是最為正經的。她在軍火商卡比的公司裏擔任秘書,並跟卡比的兒子、副經理託尼相好,感情甚深,但這卻引起了託尼父親的不滿。

  • 馬丁·萬達霍夫

    愛麗絲的父親,一家之主,德高望重。曾是生意場中的風雲人物,然而有一天,他突然覺得那種生活不是他理想中的有意義並充滿樂趣的生活,於是走出了生意場,過上了與世無爭、與人為樂的自由而坦蕩的生活。

  • 託尼

    軍火商卡比的兒子,他在父親的公司裏擔任副經理一職,和公司秘書愛麗絲相戀,有一天他去拜訪愛麗絲的家人時,看見男女老少跳跳蹦蹦、載歌載舞時不覺大吃一驚,卻也因此被愛麗絲一家人快樂的氣氛所感染。

  • 卡比

    大軍火商,託尼的父親。雖然非常有錢,但仍忙於賺錢,並企圖壟斷全國的軍火企業,將工廠擴建到萬達霍夫家族的住宅區。後被萬達霍夫家族快樂的氣氛所感染,放棄了原先的打算,最後成為了一位慈善家。

(參考資料來源 [2]  [4] 

浮生若夢幕後花絮

  • 萊昂內爾·巴里莫爾的關節炎非常嚴重,以致於在拍攝該片時每隔1小時就要注射止痛藥。
  • 1938年一般長片的電影膠片大概長為8000英尺,但該片的電影膠片長達329000英尺。
  • 考慮到影片開拍前萊昂內爾·巴里莫爾的病情和傷勢,劇本為他更改了角色設計。
  • 原著舞台劇中只有19個角色,而該片中卻有150多個角色 [5] 

浮生若夢獲獎記錄

時間
屆次
獎項
獲獎方
備註
1939年2月23日
第11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影片
《浮生若夢》
獲獎
最佳導演
弗蘭克·卡普拉
獲獎
最佳女配角
斯普林·白靈頓
提名
最佳劇本
Robert Riskin
提名
最佳攝影
Joseph Walker
提名
最佳音響效果
John P. Livadary
提名
最佳電影剪輯
Gene Havlick
提名 [6] 

浮生若夢製作發行

主創公司
製作公司
1、哥倫比亞影業公司(美國)
發行公司
1、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美國)
2、哥倫比亞三星(巴西)
3、Columbia TriStar(美國)
4、Cult & Classic(巴西) [1]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美國
1938年8月23日(首映)
美國
1938年9月1日(紐約)
美國
1938年9月30日(洛杉磯)
丹麥
1938年12月26日
葡萄牙
1939年12月21日
芬蘭
1940年10月13日
德國
1946年
奧地利
1947年1月31日
美國
1949年4月1日(再發行)
芬蘭
1960年8月19日(再發行) [1] 

浮生若夢影片評價

《浮生若夢》不僅褒揚了作為美國精神支柱的樂天主義,還揭示了一個更深的主題: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欣賞,才是真正的温暖。以往舞台劇改編的電影,多多少少都還傳承着舞台劇的形式,基本上離不開舞台的“三一律”原則。而該片的場面調度相對以前的影片有了很大突破,打破了舞台的侷限性,如在拍攝一對戀人在樹下和孩子們嬉戲的片段時,鏡頭的景深作了試圖突破舞台形式背景的嘗試,就是影片的鏡頭包含了現實生活的真實元素,最大化地把現實世界通過場面調度揉化到有限的鏡頭範圍內,這種做法將該片和以前依舊運用舞台原則的影片劃分出了一個清晰的界限。一部好的電影總是能兼顧精英和平民之間的審美趣向,並在向時代提出思考和建議的同時,在藝術上尋求創新和突破,《浮生若夢》追求的正是這一點,而且做得很精彩 [2]  (《讀電影·百年奧斯卡最佳電影品鑑》評)

浮生若夢大眾評分

網站
評分
參評人數
統計截止日期
豆瓣
7.6
3368
2023-12-11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