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浮游植物

鎖定
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是一個生態學概念,是指在水中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通常浮游植物就是指浮游藻類,包括藍藻門 、綠藻門、硅藻門、金藻門、黃藻門、甲藻門、隱藻門和裸藻門八個門類的浮游種類。
已知全世界藻類植物約有40000種,其中,淡水藻類有25000種左右。中國已發現的(包括已報道的和已鑑定但未報道的)淡水藻類約9000種。
中文名
浮游植物
別    名
藻類植物
拉丁學名
phytoplankton
植物界
藻類植物門
分佈區域
分佈於世界各地

浮游植物基本內容

浮游植物顯微圖
浮游植物顯微圖(5張)
浮游植物在地球上的分佈很廣,從炎熱的赤道至常年冰封的極地,無論是江河湖海、溝渠塘堰,各種臨時性積水,或是潮濕地表、牆壁、樹幹、岩石、甚至沙漠、積雪上都有它們的蹤跡。 [1] 
浮游植物種羣的變化在熱帶、亞熱帶、温帶地區,內陸水體浮游植物的組成和數量在一年內的不同季節有規律地發生變化。水温較低的春季和秋末春初適於甲藻硅藻大量生長;夏季以及春末秋初水温高的季節有利於綠藻和藍藻繁殖。意義作用水質
藍綠藻爆發導致的水華
藍綠藻爆發導致的水華(2張)
浮游植物是測量水質的指示生物,一片水域水質如何,與浮游植物的豐富程度和羣落組成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浮游植物的減少或過度繁殖,將預示那片水域正趨向惡化。例如,湖泊(水庫)浮游植物數量的增加,特別是藍藻瘋長和生長季節的延長就是是湖泊(水庫)富營養化的一個重要標誌。
水質污染的直接後果之一,便是浮游植物種類組成的變化。在未受污染的水體中,藻類種類的組成因季節和環境因素的變化而發生變化,但是這種變化在一個特定的水體中,在一般情況是有規律的,而在被污染的水體中則是隨污染物和污染程度的不同種羣組成的變化卻是無規律的。特別是那些對環境變化較敏感,喜低温,有機質含量低,水體透明度大的金藻,在污染水體中變化最明顯。
紅色的赤潮 紅色的赤潮
此外,浮游植物也決定了水體呈現的顏色。據藻類的生物化學分析,各大門類幾乎各具特殊的色素,最普遍的有四大類,即葉綠素、胡蘿蔔素、葉黃素和藻膽素。各門藻類因所含色素不同,藻體呈現的顏色迥異,如綠藻門為鮮綠色,金藻門呈金黃色,藍藻門多為藍綠色等,這也是富營養化的水體呈現五彩繽紛的原因所在。 [2] 

浮游植物分佈範圍

浮游植物水域環境

浮游植物水花 浮游植物水花
浮游植物不僅是水域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初級生產者,而且是水中溶解氧的主要供應者,它啓動了水域生態系統中的食物網,在水域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浮游植物的種類組成、羣落結構丰度變化,直接影響水體水質、系統內能量流、物質流和生物資源變動。 [3-4] 

浮游植物生態環境

浮游植物吸收二氧化碳 浮游植物吸收二氧化碳
浮游植物也是地球上固碳固氮的重要生物。浮游植物儘管微小,但(主要是)海洋擴大了它們的作用。浮游植物固定的碳、氮的總量比全世界陸生植物的固定總量都要多。據推算 [1]  ,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生產的有機碳的總量約為高等植物的7倍,每年約能固定1.7億噸的氮素。科學家推算,全球每年要產生大約1000億噸的二氧化碳,而陸生植物只吸收大約520億噸,剩下的大部分被浮游植物吸收了。
浮游植物死後,遺體會連同它們所固定的碳降下,長年累月地堆積在海底,形成海底石油。它們對地球上的氣温有着重要的調節作用。人類把石油從海底抽上來使用,又把大量的碳釋放到空氣中,使得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過去2000萬年的任何一個時期都要多。

浮游植物養殖業

浮游植物素有“海洋牧草”之稱,是魚類和其他經濟動物的直接或間接的餌料,在決定水域生產性能上具有重要意義,與漁業生產有十分密切關係,世界著名漁場都處於藻類豐富的海域。
而當藻類過度繁殖出現“水華”時,水質難以長期保持,天氣變化可能導致藻類因水生生物(包括自身耗氧)、有機質大量耗氧而缺氧發生大量死亡,水質便會迅速惡化變黑,甚至發臭,影響魚類攝食,有時引起魚浮頭甚至翻塘死魚造成經濟損失。
魚池中常見的水華,按優勢種可分為14個基本類型:
1、隱藻水華2、滕口藻水華3、顫藻或席藻水華4、顫藻或席藻水華5、魚腥藻或擬魚腥藻水華6、微囊藻水華7、尖頭藻水華8、微型蘭球藻水華9、團藻目水華10、綠球藻目水華11、裸藻水華12、囊裸藻水華13、矽藻水華14、金藻水華。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14張)
池塘中以控制浮游植物量來控制“水華”的出現。可採取投餵優質飼料及其合理的投餵量、合理施肥,科學使用增氧機和及時加註新水或用投放化學物質、生物製劑等方法,使水中的浮游植物量達到適於魚類生長的最佳水平。

浮游植物奇特現象

浮游植物藝術照

浮游植物漩渦地球衞星藝術照
為了紀念地球資源技術衞星發射40週年,美國宇航局和美國地質勘探局將120多幅地球衞星藝術照公佈於世,並邀請公眾選出其中最佳作品。其中包括浮游植物藝術照,圖為大規模的綠色浮游植物在波羅的海哥特蘭島附近暗色水域中形成一個個美麗的漩渦,整個畫面的風格與梵高的油畫《星夜》相仿。

浮游植物發光海灘

發光海灘
2014年1月,來自中國台灣的攝影師威爾·霍(Will Ho)在馬爾代夫海灘上慶祝婚禮時,有幸見證了會發光的海岸線這一神奇景象。夜晚,在他的鏡頭下,一簇簇發光的小型浮游植物如螢火蟲般隨波盪漾,最終被衝到岸邊,在黑夜中排成一條耀眼的光帶,沿着海岸線形成了一條發光的“路”。
這一奇觀是由於近海域會發出生物熒光的浮游植物受到海浪的衝擊產生的。由於起風,這些會發光的浮游植物受到海浪的衝擊,便開始活躍起來。
雖然它們已為人熟知,但近年來生物學家才找到產生這一奇觀的原因。海洋生物學家豪爾赫·裏巴斯(Jorge Ribas)説,這片水域有許多名為“多邊舌夾藻”(lingulodinium polyedrum)的發光植物。當這些生物受到外力作用,例如,浪湧潮汐作用,或是皮划艇、衝浪者等經過時,它們就開始活躍起來,從而產生了發光效果。
參考資料
  • 1.    柯英.濕地:甘肅文化出版社,2008:56-59
  • 2.    胡鴻鈞,魏印心編著.中國淡水藻類 系統、分類及生態:科學出版社,2006:942-943
  • 3.    趙文等編著.刺蔘池塘養殖生態學及健康養殖理論:科學出版社,2009:109
  • 4.    黃良民,張偲,王漢奎等著.三亞灣生態環境與生物資源:科學出版社,200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