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浮浪

鎖定
浮浪是漢語詞彙,拼音fú làng,釋義為到處遊蕩,不務正業;輕浮放蕩;飄泊,無定居。
中文名
浮浪
拼    音
fú làng
注    音
ㄈㄨˊ ㄌㄤˋ
解    釋
到處遊蕩,不務正業

目錄

浮浪解釋

1、到處遊蕩,不務正業。
2、輕浮放蕩。
3、飄泊;無定居。 [1] 

浮浪出處

宋·梅堯臣《聞進士販茶》詩:“浮浪書生亦貪利,史笥經箱為盜囊。”
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如此則妄庸輕剽,浮浪奸人,自此爭言水利矣。”
《水滸傳》第二十三回《王婆貪賄説風情 鄆哥不忿鬧茶肆》:自從武大娶得那婦人之後,清河縣裏有幾個奸詐的浮浪子弟們,卻來他家裏薅惱。
茅盾《動搖》二:“他又知道陸慕遊的朋友,雖然盡多浮浪子弟,但也有幾個正派人。”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四:“﹝伯皋﹞聽他仍舊外邊浮浪快活。”
葉聖陶《倪煥之》十九:“中間有幾個豔裝的浮浪女郎。”
明·無名氏《百花亭》第二折:“小生不幸,學的聰明,致令半生浮浪,一世飄蓬。”
茅盾《追求》一:“我們--像某人所説的--浮浪的青年,有苦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