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浮山所

鎖定
浮山所位於青島市市南區。十四世紀中葉,明朝洪武二十一年,為抵禦倭寇海上來襲,明政府在黃海之濱設立了浮山寨備禦千户所。這就是浮山所的由來。
中文名
浮山所
行政區類別
社區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地理位置
青島市市南區香港中路街道浮山所社區
電話區號
0532
氣候條件
温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方    言
膠遼官話-青萊片-青島話

浮山所歷史沿革

據《浮山所志》記載,在明代風雨飄搖的277年中,浮山寨備禦千户所一直是保衞海防的軍事機構,直到清代雍正十二年建置裁撤,改設浮山所巡檢司。也就是從清朝開始,浮山所這個軍屯才慢慢被人稱作浮山所村。
解放初期,浮山所村民以農耕為主,兼結網捕魚,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開始,浮山所大隊成為青島市的蔬菜基地,種菜面積逐年增加,最多時有菜田1200多畝。
1992年,青島市政府作出東遷決定,市委市政府辦公大樓以及作為青島新標誌的雕塑“五月的風”在昔日的菜田裏拔地而起,座座商務樓宇如雨後春筍。昔日浮山所村所轄區域已成為青島市的經濟、政治中心。
浮山所1388文化街 浮山所1388文化街
1999年,市政府通過浮山所整體規劃設計方案,原址上建起了現代化的城市居民區。隨着推土機的轟鳴,低矮、雜亂的平房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齊的樓房。在十餘年的時間內成為都市村莊的浮山所變成歷史中的一頁。

浮山所概況

浮山所史料記載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五月,朝廷在今即墨市東20公里處設鰲山衞,下轄右、前、後3個千户所,其中前所設置在浮山寨,稱“浮山備禦千户所”,簡稱浮山所。在如今的青島市地圖上,明代的浮山所城(即後來的浮山所村)的原址在香港中路以北,江西路以南,山東路以東,南京路以西所圍成的矩形內。浮山所設立後,即按照當時朝廷對衞、所的規定開始建廟宇,先後建有玉皇廟、佛祖廟、三清廟、真武廟、南閣廟、城隍廟、龍王廟、關帝廟、馬神殿、社稷壇、旗蠹祠、觀音廟等。各廟多於文革或此前即被毀壞,很多已不可考,只有南閣廟旁、樹齡已600餘歲的銀杏樹現仍存活。
浮山所城初建時,為提調兵馬,在城內開闢有十字大街,分別位於今徐州路和閩江路上。南閣廟即位於南北大街的南端,廟宇建在一個高約7米、東西長約20米、南北寬約10米的平台的北半部,因為其形似樓閣,因此被人們慣稱為南閣廟。南閣廟是道教和佛教合一的廟羣,據傳當時的香火極盛。明初建廟時在廟北兩側各種一株銀杏樹(玉皇廟和關帝廟內亦種有銀杏樹),其中右側一株已在清代死去,左側的銀杏樹現古樸蒼勁,是青島市區樹齡最長的銀杏樹,上世紀80年代初,市有關部門在樹幹上標牌為“古樹名木·一級·編號01”。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南閣廟的銀杏樹都是航海、航空的標誌物。

浮山所建築特色

城四面牆,只有三個門
既然設立了浮山所這個重要的軍事防禦單位,自然要建設好相關的配套設施,但這建城池的事兒可不是一日之功。據史料記載,浮山所城略呈長方形,南北長422米,東西寬403米,周長約1500米,佔地約17公頃。這座如今看起來並不是很大的城池,當時卻足足建了14年,一直到1402年才徹底完工。要抵禦倭寇,自然要有堅固的城牆,浮山所城的城牆高約8米,厚5米,以夯土築成,外面還包了青磚,城上還砌有雉堞(矮牆),從城外看上去頗具規模,威武雄偉。
因城牆取土,在城內留下了數處土坑,後來四個較大的土坑形成水灣,也就是蘇家灣、餘家灣北灣和東草灣,其中蘇家灣面積最大,約佔地2000平方米。浮山所城是按照明朝規定的千户所構造修建的,城內有十字大街,可跑馬、行車,官署就設在十字大街的交叉口西側街北。兩條大街將長方形的所城均勻分為四個部分,各個姓氏分區聚集而居。據老浮山所村的居民介紹,雖然城牆早就被毀,但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浮山所舊城改造之前,十字大街的格局仍十分清晰,而這兩條交叉的大道與現在的徐州路、閩江路部分路段重合。
“娶媳婦兒,出西門進東門,死人出殯走北門。”在浮山所,這是老少皆知的習俗,對於這幾百年來約定俗成的規矩,現在當地人也説不出個具體原因,但還是保留了下來。看到這兒,有人可能要忍不住發問了,這裏面東、西、北門都有了,那南門是用來幹什麼的呀?答案有些讓人意外:浮山所古城沒南門。四四方方的古城怎麼會沒有南大門?“浮山所是為防禦倭寇從海上侵襲,自然是要建在海邊,那時候城的南牆外就到海了,所以才沒有南大門,而是在那個位置修了南閣廟,就當是村南頭的標誌,很多年後才在南城牆的中部修了個便門。以前聽村裏的老人説,過去只要站在南閣廟的高台子上,把魚杆伸到城牆外就能釣到魚!”蘇世廣告訴城市信報記者,別説自己現在還不到八十歲,就是比自己年紀再長上幾十歲的老人也都沒見過隔着城牆釣魚的景象,“在我記事的時候,南閣廟旁早就不是海了,那都是我的父輩,或者父輩的父輩傳下來的説法。”
雖然古城無南門,西門卻一直熱鬧得很,因為浮山所城西門外是西校場,那可是明朝時士兵們操練兵馬的地方,也就是現在市政府辦公大樓及府新大廈所在地。據史料記載,浮山所西校場曾建有點將台、轅門、射圃、鐘鼓樓等建築物,而西校場上還曾了發生一段流傳至今的故事。
相傳,薛家島的陽武侯受皇帝之命前來浮山所閲兵。當時正逢酷暑三伏,烈日當頭,戴盔披甲的浮山所將士們個個汗流浹背,按照陽武侯的命令操練了一整天,沒飯吃、沒水喝,苦不堪言。待演練結束,將士們急忙卸甲脱盔,爭着去井邊喝涼水。可這一下子,許多將士得了“御甲風”。又因當時明軍使用頭盔是用鐵皮作成的,經過炙日照射,裏面的温度很高,所以很多人的頭髮都被蒸脱落了。當時的掌印千户姓蘇,一看戰士們發高燒的發高燒,禿頭的禿頭,因心疼將士,一怒之下竟殺了陽武侯。後來,蘇姓武官怕皇帝怪罪下來,就帶領浮山所這批禿子兵進京告御狀。當時,京城午朝門外,跪了一大片禿子兵,皇帝一看也很痛心,動了惻隱之心,這場風波也就平息了。

浮山所習俗

浮山所集
浮山所集的創立與明代初期設置“浮山備禦千户所”有關。當時的浮山所城既是千户所的駐地,又是其屬下的一個軍屯。自明永樂年間起,在屯的周圍陸續出現了許多村莊,形成了一個局部性的小社會,為了適應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的需要,浮山所集應運而生。
上世紀初,青島地區有9個集市,即李村集、流亭集、華陰集、浮山所集、滄口集、韓家莊集、肖家莊集、紅石崖集、薛家島集。其中,浮山所集的規模僅次於李村集。根據1928年出版的《膠澳志》記載,“浮山所集市,為本區東南濱海一帶各村莊惟一市場,每逢農曆四、九為期,每會蒞場人數,盛時可四五千人,平時二千人上下,尤以浮山所、湛山一帶居民及各漁户居其多數。”
隨着浮山所村周圍人口密度的不斷增加,尤其是伴隨着青島市的東部開發,浮山所集作為青島市區惟一的鄉村大集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達到了鼎盛,每逢集市,“街巷皆成市,有空便設攤”,成千上萬過慣都市生活的人,都願意來這裏領略一下古樸的鄉風民俗。
1999年7月,浮山所村開始改造,11月浮山所集被改為集貿市場,暫時移到江西路95號的廣場內,集市內按區域劃定,共設千餘攤位,趕集的人仍很多。2004年5月12日浮山所大集“退路進室”,被重新冠名為“新貴都集貿市場”,依然延續農曆四、九趕集的風俗。
浮山所居民過年不能吃肉
每個村莊都有獨特的習俗,浮山所村也不例外,不過這個習俗實在夠特別,那就是過去浮山所居民過年不能吃肉。
中國人過春節大都是“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可浮山所當地居民過年卻是“一夜連雙歲,三更分二年”。這還不算啥,特別的是過去浮山所的“十三户”過年是要吃素的。這些祖上為軍户的家族從農曆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二晚上,都要吃素食,就連餃子裏也不能包肉餡,祭祖的貢品也全都是糖果、點心等素食。就在別人家大魚大肉吃團圓飯的時候,軍户的後裔們卻在吃素菜,直到現在浮山所還有不少家庭仍保留着過年不吃肉餡餃子的習慣。
據浮山所的老人介紹,軍户家過年吃素的習俗傳説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有關,因為他曾經當過和尚,而當年的武官們一直非常敬重他,所以在過年等重大活動中忌諱肉和魚等葷菜,以表示對朱元璋的尊敬。

浮山所二戰遺址

浮山所日軍碉堡遺址,1938年1月,日本軍隊再次登陸青島。為解決部隊的醫療問題,日本的青島佔領軍當局決定在青島建“陸軍病院”並選址在浮山所村西北處。根據檔案記載,1938年秋,侵華日軍為建“陸軍病院”即開始在浮山所北部尋找水源。今金湖路東端及其連接南京路一帶,原本被浮山所人稱為“北橋”,但在日本侵佔前,這一帶一直是耕地。後來,日軍尋找水源時在現在南京路與寧夏路交匯處南約100米的3~4米厚的土層下面發現了一座用四根縫隙嚴密的石條鋪設的石橋,人們才搞清“北橋”的由來。
1938年冬,“陸軍病院”建成。在整個二戰期間,日本“陸軍病院”的存在對浮山所人無疑是種災難。由於“陸軍病院”周圍設有電網,從1939年秋起,經常發生電網電死牲口的情況,甚至發生電死人的事。今新浦路東側,曾有一條名為小橋溝的小溝,由涵洞穿過馬路(今閩江路),溝上端在“陸軍病院”內,日佔時期成了醫院的排污水道,每到夏季臭味陣陣,蒼蠅成羣,從那時起,小橋溝又被人們稱之為蒼蠅河。日軍還在病院周圍建了炮樓和碉堡,從1939年到1945年8月15日,路經日本“陸軍病院”大門和東北角炮樓的中國人一律要向鬼子哨兵行鞠躬禮,否則要遭毒打或受罰。現閩江路四零一醫院東南方向不遠處尚有一個碉堡,作為當年日本“陸軍病院”的歷史見證,該碉堡已經被作為圍牆一角與周圍的建築連為一體了,很多居住在附近的人都不知道碉堡的由來。
1945年,日本投降後,“陸軍病院”被國民黨政府接管改為國民黨海軍醫院。解放後,由人民海軍接管,以其為基礎,以第四野戰軍後勤部第二分部第二兵站為骨幹組成海軍醫院。1954年7月20日起,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四零一醫院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