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浪投

(體育用語)

鎖定
浪投,多指籃球比賽中,在己方落後的且時間充裕的情況下(特別是分差不大且己方反擊勢頭剛起之時),不顧隊友位置,場上局勢等因素接球就投的不理智行為
中文名
浪投
類 型
體育用語
出 處
《示兒女》

目錄

浪投過程

浪投的過程都有着驚人的類似,大致表現為,我方經歷了長時間的落後,一輪小高潮之後,將分差縮小至5分以內或者扳平。這時,對方球員往往投籃不進或者被我我方搶斷,此時,球一定會落入一個特定人的手中,緊接着該球員快速推進到前場(這裏 快速 相比較於自己隊友),在發現對方迅速回放毫無突破機會之後,在三分線外一米至罰球線這片區域中突然急停,快速躍起,以近乎標準的姿勢將球砸向籃脖子或者籃板,對方隨便一人將籃板輕鬆拿下。由於我方其他四人還在推進之中或者被浪投的行為所震懾,對方得以輕鬆發動反擊,逐漸拉開比分。
具體可以參考”亞洲第一後衞“的經典比賽。

浪投結果

浪頭的結局有兩種,一種是打鐵,這也是最常見最普遍的結果,另一種就是蒙進。前者往往被千夫所指,被批評為不理智,籃球智商不高,而後者往往被稱讚成出手果斷,把握機會能力強。但實際上,一個行為的兩種結果沒有本質區別,都是頭腦發鬧,自信心膨脹的使然。而由於第二種結局發生的可能性較小,所以大量的浪投必然滿足統計學規律,導致自己球隊的潰敗。

浪投原因

從行為學角度可以找到很多對浪投的解釋,但就一般而論,浪投的根本在於某隊員的自信心爆棚及和教練的良好關係。就經驗而看,浪投的球員往往屬於球霸型的人物,在俱樂部中常年扮演老大的角色,或有超過5年以上的國家隊經驗,而這樣的球員,往往又是和教練關係相當密切,或者讓教練敢怒不敢言,因此在心理上,浪投的球員完全沒有負擔,更有可能,他們在潛意識裏覺得,自己生來就是為某些時候存在的,因而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浪投。
從運動學上分析,浪投的球員有一定的個人能力,在訓練或者平時的比賽中有過類似進球的經歷,因而在臨場時,造成腎上腺素分泌過快,進而擺脱不了對籃筐的執着。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