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浣溪沙·麻葉層層苘葉光

鎖定
《浣溪沙·麻葉層層檾葉光》是宋代詩人蘇軾的一首詞作。這首詞寫夏日田園風光、鄉村風貌及村中見聞。詞的上片寫農事活動。首句寫地頭的作物。“苘”即寈麻,是麻的一種。“麻葉層層”是寫作物茂盛,“苘葉光”是説葉片滋潤有光澤,二語互文見義,是雨後莊稼實況。下片寫作者對農民生活的採訪,鬚髮將白的老翁拄着藜杖,老眼迷離似醉,捋下新麥炒幹後搗成粉末以果腹,故云“軟飢腸”。兩句可見村中生活仍有困難,流露出作者的關切之情。這首詞帶有鮮明的鄉土色彩,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風格自然清新,情調健康樸實。
作品名稱
浣溪沙·麻葉層層檾葉光
作    者
蘇軾
創作年代
宋代
文學體裁
詩詞
詞牌名
浣溪沙

目錄

浣溪沙·麻葉層層苘葉光原文

麻葉層層檾葉光,誰家煮繭一村香?隔籬嬌語絡絲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搗麨軟飢腸,問言豆葉幾時黃?
[1] 

浣溪沙·麻葉層層苘葉光翻譯

麻葉層層疊疊檾葉發出亮光,誰家煮繭的香氣飄滿了整個村莊?隔着籬笆傳來繅絲的女子輕聲軟語。
拄着藜杖的白髮老翁眼神迷離(好像是喝醉了一樣),採下未成熟的麥子準備炒麥粉填充飢腸,問問豆葉什麼時候成熟?

浣溪沙·麻葉層層苘葉光賞析

這首詞寫夏日田園風光、鄉村風貌及村中見聞,表現了農民大旱得雨、倖免飢餒的喜悦心情以及詞人與民同樂的博大胸懷。上片寫農事活動。首句寫地頭的作物。從具體經濟作物又見出時值初夏,正是春蠶已老,繭子豐收的時節。於是村中有煮繭事。煮繭的氣味很大,只有懷着豐收喜悦的人嗅來才全然是一股清香。未到農舍,村頭先嗅繭香,“誰家煮繭”云云,傳達出一種新鮮好奇的感覺,實際上煮繭絡絲何止一家。“一村香”之語倍有情味。走進村來,隔着籬牆,就可以聽到繰絲女郎嬌媚悦耳的談笑聲了。“絡絲娘”本俗語中的蟲名,即絡緯,又名紡織娘,其聲如織布,頗動聽。這裏轉用來指蠶婦,便覺詩意盎然,味甚雋永。此處雖然只寫了煮繭繅絲這樣一種農事活動,但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雨後農民的喜悦之情。
下片寫作者對農民生活的採訪,鬚髮將白的老翁拄着藜杖,老眼迷離似醉,捋下新麥(“捋青”)炒幹後搗成粉末以果腹,故云“軟飢腸”。這裏的“軟”,本字為“餪”,有“送食”之義,見《廣韻》。兩句可見村中生活仍有困難,流露出作者的關切之情。簡單的一問,含藴不盡。
這首詞帶有鮮明的鄉土色彩,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風格自然清新,情調健康樸實。詞人所描寫的雖然只是農村仲夏風貌的一些側面,但筆觸始終圍繞着農事和農民生活等,尤其是麻蠶麥豆等直接關係到農民生活的農作物,從中可見詞人選擇和提取題材的不凡功力。這對於開拓詞境有積極的影響。

浣溪沙·麻葉層層苘葉光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長子。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穎州等。元豐三年(1080年)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於常州。追諡文忠。博學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於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豔科”的傳統樊籬,以詩為詞,開創豪放清曠一派,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有《東坡七集》《東坡詞》《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2] 
參考資料
  • 1.    劉尊明,朱崇才編著.休閒宋詞鑑賞辭典:商務印書館,2015.07:第9頁
  • 2.    唐圭璋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南宋·遼·金).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2469-2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