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浠河

鎖定
浠河,古稱希河、浠河、蘭溪等,長江中游支流,位於湖北省黃岡市英山、浠水縣浠水縣因該河而得名。浠河的上游有東西二河。東河發源於安徽省嶽西縣黃梅尖,西河發源於英山縣雲峯頂,在英山縣兩河口合流,自雞鳴河韓家嘴進入浠水縣,由東北向西南貫穿全境,在蘭溪鎮匯入長江。浠河全長133.5公里,流域面積2523平方公里,是浠水縣境內最長的河流。上游建有白蓮河水庫 [1] 
中文名
浠河
別    名
浠水
希水
所屬水系
長江中游左岸支流
地理位置
湖北省黃岡市
流經地區
英山縣、浠水縣
發源地
嶽西縣黃梅尖、英山縣雲峯頂
主要支流
東河
西河
河    長
133.5 km
流域面積
2523 km²
河    口
蘭溪鎮

浠河名稱演變

浠河,原名希水。據《浠水縣誌》南北朝劉宋元嘉二十五年,分出新陽縣西部置希水縣,位希河以西,包括羅田一部、新水縣(希河以東,蘄河以西,包括羅田、英山一部),可見南北朝時,浠河名希水,南梁時期改“希水”為“浠水。《浠水縣誌》:南梁普通元年(520),改希水之"希"為"浠",縣名也為"浠水"。唐代又稱蘭溪。《浠水縣誌》:唐朝,將武德四年(621),改浠水縣為蘭溪縣,省羅田縣入蘭溪縣,天寶元年(742),改蘭溪縣為靳水縣,與蘄春縣同隸淮南道新州。推知,唐代可能浠河也名蘭溪,因與浙江蘭溪同名,後又複名浠水。 [1-2]  [11] 

浠河幹流概況

浠河在長江流域的位置 浠河在長江流域的位置
浠河干流走向及水系構成 浠河干流走向及水系構成
浠河上游有東西二河,東河發源於安徽省嶽西縣之黃梅尖,長77公里;西河發源於英山縣之雲峯頂,長71公里。兩河在英山兩河口合流,至雞鳴河韓家嘴南流入浠水縣境(此處已成白蓮河庫區),流經白蓮鎮、關口鎮、餘堰鄉、清泉鎮、麻橋鄉、六神港鄉至蘭溪鎮入長江。
由於水土流失嚴重,河牀急劇抬高。1930年代初,縣城南門河有石階56級,1990年代僅剩10級。自縣城以下,兩岸平原、湖區相間,地勢低凹,洪期水流泛濫,全長133.5公里,流域面積2532平方公里,幹流長90.5 公里,其中浠水境內72.5公里,流域面積816.5平方公里。 [3] 
英山縣城南兩河口東河西河匯合處 英山縣城南兩河口東河西河匯合處
浠河浠水縣城一段 浠河浠水縣城一段
浠河在蘭溪鎮的入長江口處 浠河在蘭溪鎮的入長江口處

浠河主要支流

東河上游桃花衝林場一段 東河上游桃花衝林場一段
東河英山縣城段 東河英山縣城段
東河,流程71.4公里,發源於仰天鍋(《浠水縣誌》稱雲峯頂)。經桃花衝,從橫河注入紅花水庫。源於小東界嶺經甲第河與源於巖河嶺經巖河溝二支流,亦注入紅花水庫,尾水南流,至倒掛金鈎,有詹家河、夏家河水北流經黃沙河來會,南流至蕭家河有光尖、黃尖山諸水經深溝於龍潭河相會,複流至小河口,有東界嶺入西硔水庫之尾水,及源於樓台山北麓,入大坳溝水庫,尾水二支會於草盤地、經台子灣、小河灣之間入東河上游主流,至牛軛嶺有樓台石東南麓之水來會,經團山河、過路灘、黃慄樹,複流5公里至雷家店、巖頭河,經施家湖至楊柳灣,有源出陶家河,經楊家河、五里牌、土門河、鑼響坳、水口橋之水自北來會,水勢始大。復南流3公里,有源出察家嶺,河南畈諸水,子三門河會合,經鐵爐坳到暫祭河相會,河道始寬。復南流,經芭茅街至東夾鋪,有源出隘口嶺、撮箕場、天篷崖之東衝河來會。複流一公里至河西咀,有源出楓樹牌、黃柏山之柳林河來會,並折向西流至東湯河。復折向南流一公里,又折向西流一公里,再南流至滿溪坪,曲折繞至英山縣城東門外,有源出青風嶺、一天門與梅家巖小溪合流為百澗河之水相會。復西流兩公里至兩河口南衝畈,與西河會合。 [4] 
西河英山縣城南一段 西河英山縣城南一段
西河,流程60公里,發源於西界嶺的蜜蜂尖,南流10公里至劉家咀,有源於天堂寨經大河衝支流來會,又有源出中界嶺經上新店支流,同時注入張咀水庫,尾水西南流至武顯廟,有源出葉家山之水從東西注入;流至餅子鋪,有源出熊家衝之水自東面注入,經獅子坳,有源出爛柴溝、腰磨畈、諸水自西面來會;複流至徐家套,經大楓樹,至西夾鋪,有源出水碓衝之水自東來會;複流至水橋邊,經土門潭、至金家鋪,有源出楊家山之水東來,源出方家畈之水西來注入,複流至四顧墩,經神峯山,抵太平橋,折而南流至老河潭。曲折至落令河、王家坊,復折而東南至兩河口,與東河相會,注入白蓮河水庫。 [4] 
南河,東西河合流,舊稱南河,屬白蓮河庫區,原南河水系主要支流有三:其一,源出打虎場,經崇山鋪水庫、彭家畈、陶家坊,於大畈河入白蓮河水庫;其二,源出四安寨、經瓦寺前,於白羊山入白蓮河水庫,其三,源出仙人台,經火田衝,於關堰口入白蓮河水庫。 [4] 

浠河治理開發

浠河水庫

流域內大型水庫主要有:
自蓮河水庫 自蓮河水庫
白蓮河水庫,位於浠河中段,控制流域面積1800平方公里。1958月組建湖北省浠水白蓮河水電工程指揮部,於保成、蔡瓊任指揮長,8月開工,至次年元月,導流渠基本建成,隧洞、廣房、溢洪道工程完成三分之一,上下游圍堰,沙、土、石方完成40萬立方米。2月11日,壩區上游暴雨,山洪突發,圍堰潰缺,直接經濟損失95萬元,被迫停工。1959年10月,地委書記姜一率領於保成、易鵬,會同省水利廳漆少川、蔡光耀向省長張體學彙報工程復工問題,當即決定漆少川任指揮長,蔡光耀任副指揮長,易鵬任政治委員。11月,成立中共白蓮河水電工程黨委,易鵬任書記。隨即工程全面施工,浠水、羅田、英山共上民工5.19萬人,從12月4日至1960年2月1日,完成大壩基礎處理。1960年10月30日,大壩建成,開始欄洪蓄水。
白蓮河水利樞紐工程,由電力工業部武漢水力發電設計院勘測設計,以省水利廳工程二團為主進行施工。主壩為粘上心牆土石壩,最大壩高69米(河牀覆蓋層以下14米,以上55米),壩頂長259米,頂寬8米,底寬271米。副壩最大壩高26.5 米,頂長92米,面寬7米。溢洪道為敞工寬頂堰,陡坡鼻坎挑流,堰頂高程98米,由鋼筋弧形閘門控制,共8孔,淨寬80 米,最大泄流量為6740立方米/秒。後增設的非常溢洪道為自潰壩,壩底高程98米,壩頂高110米,寬30米,最大泄洪量2030立方米/秒。東西渠渠首輸水工程進口高程分別為88米和89米,經過改造擴建,輸水能力為15和25立方米/秒。發電引水隧洞進口高程77.5米,長193米,內徑8米,岔管3組,內徑3.4米,最大水流量133立方米/秒。電站廠房建於大壩下游左岸,裝機3台,共4.5萬千瓦。有養殖水面6.2萬畝,庫內通航里程45公里。 [5] 
張家咀水庫,位於西河上游洪口河與橫河兩支流的匯合處,是一座以防洪為主結合灌溉、發電、養魚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庫。上游承雨面積115平方公里.總庫容10712萬方,調洪庫容2100萬方,興利庫容 6700 萬方,死庫容 1900 萬方。原設計總體工程由樞紐和集道兩大部份組成,樞紐工程包括攔河土壩、溢洪道、發電管、灌溉管、壩後式電站、魚池; 渠道工程包括東、西兩大幹渠,設計總長 152.4 公里,樞紐工程於 1974 年9月動工興建,1979 月建成。
詹河水庫,位於東河上游佔河鄉境內,上游承雨面積28.7平方公里,總庫容2590萬方,防洪庫容339萬方,有效工作庫容61萬方,是一座以防洪、發電為主,結合灌溉、養殖等綜合利用工程。原設計防洪標準是50年一遇設計,200年一遇校核,在運用期間進行了加壩、培坡、擴寬溢洪道等除險加固工程,防洪標準已達到100年一遇洪水設計.其設計洪水位515.1米.最大洪峯流量472.5秒立米,水庫樞紐由大壩、輸水隧洞、溢洪道、發電站、渠道五大部份組成。1971年4月縣水電局勘察設計,省、地批准後10月破土動工,1973年7月竣工。
紅花水庫,位於東河上游桃花衝與巖河嶺支流匯合處的紅花咀,控制承雨而積78.4平方公里。總庫容2537萬方,有效庫容1789萬方,是一座以防洪、發電為主,結合養魚、灌溉的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庫。水庫樞紐工程為:主壩、副壩、輸水管、壩後式電站、溢洪道。1977年冬開始籌建,1978後12月長江規劃辦公室駐英山工作組幫助完成勘測設計,樞紐工程動工地區水利局正式編制技術設計,1979年向省補報,經省、地審批後,邊設計邊施工,1979年2月23日成立紅花水庫工程指揮部,縣委主要負責人任指揮長,省水利局工程一、二團負責施工,1981年完成主體工程,1983年全面完工。 [6] 

浠河灌溉

白蓮河水庫灌區工程,包括庫容11.04億立方米的水庫1座,裝機容量3X15000千瓦的水電站1座。在本縣境內,東、西兩條幹渠長193公里,支、鬥、農、毛渠721條,長1915公里;隧洞512個,長27186米;渡槽30座,長4208米;倒虹管25 處,長6160米;串中、小型水庫36座、塘壩30171口。形成以白連河水庫為"母庫",東西乾渠為動脈,中、小型水庫和塘堰為基礎的長藤結瓜式的自流灌溉網,使全縣56.5萬畝農田旱澇保收。整個工程歷時8年,高峯時民工近10萬,攔河築壩,鑿壁穿巖,挖拗開渠。 [7] 
中小型水庫,東河流域,有紅花水庫、西硔水庫、大坳溝水庫,南河流域有崇山鋪水庫。 [4] 

浠河水電

白蓮河水力發電站,位於浠水縣白蓮河水庫大壩左端,由武漢水力發電勘測設計院設計,為浠河干流梯級開發的第一級,1960年10月,水庫大壩工程完工,即開始建設電站主體工程引水隧洞、發電廠房、開關站,1962年底,電站廠房竣工。1963年2月6日,第一台機組投入運行,1965年,第二台機組裝成投產,1973年,第三台機組併網發電,白蓮河水力發電站共裝機3台,單機15000千瓦,年均發電量7000萬千瓦時,國家投資5000.77萬元。
白蓮河二級發電站,位於浠水縣關口長流灣,距白蓮河水力發電站7公里,為浠河干流梯級開發的第二級,電站系河牀式,在湖北省水利廳設計院協助下,由縣水利局設計,總庫容750萬立方米,正常發電水位55.1米,新河道和攔河洪閘過流量,均按20年一遇洪水設計,200年一遇洪水校核,1970年7月,全縣組織民兵,成立縣治河民兵師,於23日破土動工。1975年5月,1號、2號機組投入運行,1977年5月,3號、4號機組併網發電。
白蓮河四級發電站,位於浠水縣清泉鎮胡家坪,上距白蓮河二級電站20公里,為浠河梯級開發的第四級。設計總庫容 850萬立方米;水頭6.2米,最高水頭7.2米,最低水頭4米,引水流量131秒立方米;裝機3台(2x2500千瓦,1x800千瓦),河道、攔河閘過洪標準,均按20年一遇洪水設計,200年一遇洪水校核。1976年6月開工,1981年竣工。 [8] 

浠河航道航運

浠河航道

浠河,自雞鳴河入境,至蘭溪港入長江,長72.5公里,屬中下游,其特點與巴水相同,僅洪枯流量變幅與平均輸沙率較大。由於泥沙運動強烈和洪枯流向不一,導致深槽段短而不明顯,深泓線擺動頻繁。
浠水河在歷史上有1個礙航盤點——白蓮險(又稱百里險)、河口段及散灘。白蓮險兩岸風景奇特,是宋叨時期旅遊勝地,猶留"欲到險頭尋怪石,夜來春雨漲前溪"(張天覺.詠斗方山),"兩岸坐立,問出其中,石若星繁,奇詭百出......水至此,激石澎湃,若雷鳴雪噴,咫尺聞人話不聞"等詩句,足見其險峻。此後,歷經明前兩代官民開鑿,又經建國初期兩次炸大礁擴泓,礙航程度有所減弱。1957年春,專區民船管理處和蘭溪竹排社,共籌資4200元,炸礁平險10公里,使航深航寬分別達到0.8米、10米。河口段歷為懸浮性淤泥灘,民國16年冬,羅田籍李姓青年拉排陷入淤泥咀。人其能近,竟活活凍死。建國後,航行部門將河口段列為養護重點,鋪設纖道,,削岸衝淤,保障安全通航。1966年7月,縣成立航道養護隊,職工15 名,配置小型抓鬥挖泥砂船和躉船各1條,着手治理河口散灘。1967養護隊撤銷。
1960年白蓮河水庫建成,浠河上段有水庫,下段仰水行舟。1977年第二個梯級電站建成後,下游水源受電站制約,開閘,河水湧出,可行船,關閘,河水乾枯,船停徒涉。六神港至河口段,河牀因採砂明顯下降,水源不足,唯在江汛倒灌期通航。 [9] 

浠河港口

蘭溪港,陳家港區 蘭溪港,陳家港區
蘭溪港,位於長江與浠河匯合處。唐代,設蘭溪縣治於溪潭坳,興元元年(781)開港,明代為該縣濱江重鎮,道、府置水驛,縣置官倉,為霍山、潛山、英山、羅田、蘄水諸縣物資迸出長江咽喉,其時港區,為溪潭坳至穴山一帶,穴山西北泯沛河,東南濱青蒿港,青蒿港在唐以前系長江古航道,因穴山之阻,穴山以下狹長地帶,逐年積淤成平原,至明初長江分離,形成內河,枯水期沛河經青蒿港、彭港、鬱港通策湖達長江,汛期策湖水迴旋上行入浠河,是新州至蘭溪達縣治的唯一通道。當時,青蒿港口兩側商賈雲集,岸邊店鋪鱗次櫛比,水上船排往來如梭。至情初,浠河直注長江,港區下移約1公里,隨之形成上街碼頭。民國初,長江班輪靠港,江邊(下街)碼頭誕生,但船排對交接運,仍集中於上街碼頭。建國後,港區範圍擴大,主心西移。1955年10月至1956年秋,原設河東的輪船、民船兩站遷入河西,以銜接蘭羅公路客貨運輸。
民國時期,該港出口以竹、木、棉、糧、極苓為大宗,進口多為糖、鹽、紡織、紙張,迸出口量大體相當。1960年代中期,英羅兩縣部分物資,取道團風港中轉或直抵武漢。1970年代初散花汽渡開通後,又直達黃石,故經本港中轉物資日少,唯浠河下游黃砂業興,全港吞吐量仍呈遞增趨勢。1960年吞吐量比1950年增長倍,其中出口量佔總量66.8%,出口量中黃砂佔23.2%。1961~1970年,年平均增長30500噸。1971~1980年,年平增長78500噸。
港區範圍:沿江上起陳家灣,下止馬林灣,內河上起磚瓦廠,下止船廠碼頭,總計水域面積417.2萬平方米,陸域面積48.6萬平方米,倉庫貨場13.83萬平方米,碼頭30座,錨地2處(江中渡口上側,內河上街彎道處),擁有拖輪5條.建國以後,歷年平均水位16.43米,最高26.97,最低8.52米,港地無封凍史,年平均風速3.9米/秒,最大風速18米/秒。春夏秋多東南風,冬多偏北風.年平均霧日17天,最多30天,最少8天,一般發生在春、冬季。
(浠水)城關港,清代,城關商貿發達,皖、贛、寧、閩來城建有公館.經營商號達40多家,約佔全城的五分之一,下江的雙桅鹽船,常於汛期直抵城關,至民國初,全城商賈240多家,年經營額400萬元以上,進出物資多賴浠河水運。沿河固定碼頭有三:一為南門碼頭,潭水較深,砌有斜坡青色石階,為長江進入船舶的停泊和裝卸區,主要進出百雜貨物。一為土門碼頭,系自然坡岸,為划船與竹排停泊和裝卸區,主要進出糧食棉花。一為躍龍門碼頭,在彎道內,水緩灘淺,為划船與竹排停泊和裝卸區,岸上集聚全城大部分竹木柴炭棧行,是沿河唯一裝卸竹木的專用碼頭。全港年吞吐量僅次於巴蘭兩港。建國後的頭10年中,城關汽運初興,船、排在全鎮水陸總裝卸量中所佔比重仍大。1960年後,水運開始減少,至 1970年絕跡。 [10] 

浠河人文歷史

浠河是一條人文薈萃的河流。浠水縣因浠河而得名。百里浠河,以兩岸清泉白石、岸芷汀蘭的優美自然風光而著稱於世。自古以來,諸如王羲之、杜牧、李白、杜甫、劉禹錫、陸羽、蘇軾、黃庭堅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來浠河遊歷,評點浠河秀色,留下了斗方禪林、清泉古寺、浠川八景等不勝枚舉的人文景觀。 [1] 
參考資料
  • 1.    民俗民風  .浠水縣人民政府門户網站
  • 2.    浠水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浠水縣誌 :中國文史出版社 ,1992 :40 -41.
  • 3.    浠水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浠水縣誌:中國文史出版社,1992:82-83
  • 4.    英山縣誌編纂委員會.英山縣誌:中華書局,1998:54
  • 5.    湖北省黃岡市地方誌編篡委員會.黃岡市志:崇文書局,2004:422
  • 6.    英山縣誌編纂委員會.英山縣誌.:中華書局,1998:147-148
  • 7.    浠水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浠水縣誌 :中國文史出版社 ,1992 :180 .
  • 8.    浠水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浠水縣誌:中國文史出版社,1992:197-198
  • 9.    浠水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浠水縣誌 :中國文史出版社 ,1992 :225-226 .
  • 10.    浠水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浠水縣誌.:中國文史出版社,1992:237-238
  • 11.    縣市新聞 一河碧水 兩岸青葱——浠水縣水產局整治江河湖庫圍欄圍網和網箱養殖紀實  .黃岡市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11-3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