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浙江省羣眾藝術館

鎖定
浙江省羣眾藝術館建於1955年,是中國最早建立的省級羣藝館,是省人民政府設立的隸屬於浙江省文化廳的公益性羣眾文化事業機構。其主要工作職能是對全省羣眾文化活動進行組織、輔導、指導和研究,並對全省11個市級羣藝館、86個縣區級文化館和全省近2000個鄉鎮、街道文化站(文化中心)進行業務指導。
中文名
浙江省羣眾藝術館
建    於
1955年
作    用
省羣眾文化活動組織、輔導、研究
編職工
51人

目錄

浙江省羣眾藝術館簡介

該館內設中層機構有表演藝術指導中心、 視覺藝術指導中心、社會文化指導中心、理論調研信息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社會文化藝術培訓中心、辦公室、《文化娛樂》雜誌社、《校園歌曲》編輯部等。全館共有在編職工51人,其中高級職稱29人(研究館員12人、副研究館員17人),中級職稱16人。在編職工中中共黨員18人,設有中共省羣藝館黨總支部,民主黨派9人,設有民主黨派支部一個(盟)。省、區政協委員2人。
1986年,省羣藝館在緊鄰杭州西湖的武林路舊址上, 將原50年代的館舍翻建成新辦公樓,計3050平方米(含571個座位的小劇場)。1992年,又在新館舍旁與省文化廳聯建成綜合樓,可使用面積近600平方米。目前,由省人民政府立項,在武林廣場建造的浙江省西湖文化廣場,本館將擁有一萬平方的面積,那裏將作為浙江羣星藝術培訓中心和浙江國際民間藝術交流中心。屆時,我館又增添一處環境、設施一流的羣文活動場地。

浙江省羣眾藝術館成就

該館工作曾多次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的表揚,曾先後被評為全省文化工作先進集體,先進黨支部, 並列為文化部全國羣藝館改革的試點。1987年,我館被省人民政府評為“全省民族團結先進集體”,1991年,被省委宣傳部評為“黨的基本路線教育”文藝宣傳先進單位,1992年,被文化部評為“全國少年兒童文化工作先進集體”, 1999年底,本館被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2001年6月,我館黨支部被中共浙江省委評為省直機關先進基層黨組織。
改革開放以來,該館舉辦的各類活動特色鮮明。“東海明珠”大型文藝晚會、“三燈”晉京參加首都國慶50週年天安門廣場聯歡晚會、《畲山風》晉京展演、《浙江省羣星視覺藝術展》、浙江省廣場文化藝術節開幕式系列活動、全國部分省、市農村題材小戲調演等都影響較大。據不完全統計,我省在文化部設立的共十二屆全國 “羣星獎” 評選中,共獲得音樂、舞蹈、戲曲、美術攝影、少兒、羣文理論等項目30個金獎,46個銀獎,43個銅獎和9個組織獎 , 在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入選獲獎的歌曲作品均出自業餘作者之手。 在文化部舉辦的數屆“中國藝術節”中,共有我省羣文創作並表演的12個音樂、舞蹈節目參演。 在業餘人才的培養方面, 由羣文部門培養的白雪、鮑蓉、呂薇、楊慶、胡小娥等成為全國著名歌星。羣眾文化還走出國門, “中國浙江少兒藝術團”受文化部委託出訪土耳其等國,“中國浙江傳統民間藝術團”赴澳大利亞展演等,都獲得了成功。
改革開放以來,該館堅持“二為”方向,為豐富活躍羣眾文化生活做了不懈的努力。尤其是近些年來,每年均組織開展大、中、小型羣眾文化活動達70-80項之多。1986年至2002年,我館承辦了由浙江省文化廳主辦的第一屆至第八屆浙江省音樂舞蹈節, 舉辦了1-13屆浙江省戲劇小品邀請賽和四屆杭嘉湖戲曲演唱大賽,1-4屆羣眾聲樂大獎賽和音樂新作演唱演奏大賽, 1-3屆省廣場文化藝術節開幕式、民間舞蹈大賽, 1-6屆國際標準舞大賽和首屆國際標準舞公開賽,1-5屆美術作品大展、書法作品大賽,11次省級攝影作品大賽和3次全國級攝影作品大賽, 數屆全省少兒舞蹈、音樂、青少年校園劇大賽和美術展覽,等等。為了搞好這些展演活動,全館幹部不辭辛勞全力以赴,上山下鄉組織、輔導, 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受到各級政府領導的肯定和好評。如1997年為配合第6次全國萬里邊疆文化長廊建設現場會在浙江召開, 我館承辦了“浙江'東海明珠'大型文藝晚會”,時間緊,任務重,規模大,牽涉面廣, 為展示浙江地方民間藝術特色,30個多個節目來自全省11個市(地), 演員達1000餘人,熱烈的場面,精湛的表演獲得了全國與會代表的一致好評,組織輔導工作的出色與成功也受到省委、省政府領導的表揚。1998年,我館精心指導、輔導的麗水地區四幕歌舞風情劇《畲山風》應邀赴京演出,受到了京城羣眾和中央領導及專家的好評,同年底,《畲山風》一劇為浙江省第十次黨代會獻演,受到了省委書記張德江和全體代表的高度讚揚。
在承擔省文化廳、省委宣傳部等上級部門活動的同時,該館還加強對行業文化藝術活動的指導與輔導。我館近年來多次協助配合浙江省老齡委、省殘聯、省婦聯、省財税廳、局、省級機關黨工委、省團委、省工會等系統及其他衞生、教育等行業,積極舉辦各類專題的文藝調演、比賽。如:全省“楓葉情”老幹部文藝會演和省老年文化藝術周、殘疾人文藝會演和出訪活動、省財税系統文藝調演,等等。
該館在輔導此類全省性、帶示範性的羣眾文化活動中,非常注重發揮地市縣羣藝館、文化館的作用,不少市(地)、縣(市)甚至鄉鎮都根據我館組織活動通知,在當地進行相應的選拔活動和比賽,選出優秀節目和選手參加省賽,這樣,每年舉行的活動參與人員和波及受益羣眾多達數十萬近百萬,為活躍和豐富全省各地羣眾文化生活做出了不容低估的成績。  作為全省羣眾文化業務龍頭的我館, 還不斷地將指導、輔導的觸角深入到鄉鎮、街道一級的文化站中去。為了緊密配合浙江“東海明珠”文化工程建設,從1998年始進行了“東海明珠”鄉鎮工作試點的指導、輔導工作。通過各科室分工落實具體抓點的辦法,促進了“東海明珠”試點鄉鎮的軟件建設,通過組織開展了“東海明珠”四鄉鎮書畫影聯展、試點鄉鎮文藝會演等活動,加強了試點鄉鎮羣文工作的橫向聯繫, 有力地推進了全省東海明珠工程硬、軟件建設的配套協調發展。在我館專業人員的指導、輔導培育下,浙江全省已有9個市、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繪畫之鄉”、12個市(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該館每年還在春節前後組織文化下鄉活動,為鄉鎮農民寫春聯、送書畫等,受到了農村羣眾的熱烈歡迎。重視羣眾文化理論的學習和研究是我館工作的又一特色。 各科室每年基本上均有1-2次文藝理論研討會或培訓班。為推進各藝術門類的理論研討,本館各業務室還分別成立有各種研究會如“省社會舞蹈研究會”、“省書法研究會”、“省攝影藝術學會”、“省羣眾聲樂研究會”等。
為整理民間文化遺產,弘揚民族文化,我館先後完成國家重大藝術科研項目《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浙江卷》、《中國民族民間歌曲集成·浙江卷》《中國民族民間器樂集成·浙江卷》等鉅著。後又專門設立了民間藝術研究中心,同時成立了省民間藝術研究會,專門從事全省民間藝術的發掘整理和研究工作。曾多次組織學術研討會,先後舉辦了“浙江省民間藝術專題研討會”、 “民間藝術的承傳與當代發展”等。在注重研究同時,通過舉辦各類民間藝術活動的賽事,來弘揚浙江優秀民族民間文藝,如:“省巧女手工藝品大賽”、 “迎新春糕塑製作表演賽”、“浙江民間剪紙大賽”、“浙江傳統民間藝術赴澳展示會”、“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浙江·桐鄉蘭印花布藝術展”等等。此外在做好整理、保存工作基礎上,同時開展承傳與推廣工作,如將民間舞蹈錄像錄音資料翻製成VCD光盤,編印“浙江民間工藝美術”手冊,為對外文化交流提供資源材料。與省教委一起先後舉辦了數期“浙江省小學教師工藝教學傳習班”等。這些活動極大地推動了全省民族民間藝術的挖掘、整理和創新工作,使一批新人脱穎而出。目前,全省民間藝術資源普查工作也正在進行中。
2004年9月10日至26日,由文化部主辦,浙江省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七屆中國藝術節在浙江杭州寧波、紹興、温州、嘉興同時舉行, 歷時17天。作為第七屆中國藝術節羣文活動的全國第十三屆羣星獎評獎活動、“七藝節”開幕演出暨浙江省第五屆廣場藝術節開幕式大型文藝晚會《風從東海來》、“萬紫千紅”浙江省第五屆廣場文化藝術節羣文系列展演及其他諸多的全國性羣文展演、展覽活動和遍及城鄉、形式多樣的羣文活動在藝術節期間,好戲連台、精彩紛呈、高潮迭起,吸引了億萬人民的關注,成為今年全國羣文工作的一大盛事。
“七藝節”羣文活動籌辦、承辦、實施期間,我館共策劃組織實施了大、中型羣文活動34次(項);舉辦美術、書法、攝影、民間工藝等展覽8(項); 各類文藝培訓班、研討會、年會等17次,與基層聯辦活動、展覽10次。 在全國第十三屆羣星獎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美術、書法、攝影七個藝術門類的評獎活動中,我省代表隊共獲得12個羣星獎、17個優秀作品獎、20個紀念獎,並獲得優秀組織獎, 是此次羣星獎評獎活動中省、直轄市、自治區中得獎最多的。我館為主組織、實施的第七屆中國藝術節羣文開幕演出《風從東海來》獲“七藝節”特別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