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浙江省國家大學科技園

鎖定
浙江省國家大學科技園由浙江工業大學牽頭、與浙江理工大學、中國計量學院與江乾區人民政府四家共同建設,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浙江省國家大學科技園充分利用浙江的人才資源、科技資源、社會資源,發揚“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勇於創新,講求實效”的浙江精神,2002年10月14日經浙江省科技廳、教育廳批准為省級大學科技園,2005年12月14日通過國家大學科技園評估,經科技部、教育部認定為國家大學科技園。
2023年5月16日,浙江省國家大學科技園(臨平)正式開園。 [2] 
中文名
浙江省國家大學科技園
精    神
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勇於創新
地    點
浙江省
領導小組
浙江省政府、杭州市政府
地    區
浙江省

浙江省國家大學科技園園區簡介

效果圖和實拍圖
效果圖和實拍圖(3張)
浙江省國家大學科技園匯聚了浙江省高校的優勢學科,且與浙江省區域經濟發展的技術需求密切相關。浙江省國家大學科技園有效地整合了現有浙江省屬高校各類科技資源,實現了多學科匯聚與融合,提高了對浙江省中小企業的技術支撐密度,促進了各種技術要素、資本要素、人才要素、經營要素的優化配置,充分挖掘了浙江省各高等院校在知識上、技術上的優勢,有效地激活了高校科技資源,把人才和智力優勢儘快轉化為浙江省的區域經濟和產業集羣的優勢。
通過創新資源的整合,創新文化的營造、學科力量的匯聚、專業服務水平的提高,爭取經過若干年的努力,一流的人才在這裏匯聚,一流的成果在這裏轉化與成長,一流的服務在這裏展現。浙江省國家大學科技園將建設成為與浙江社會與經濟發展緊密結合,體現杭州“創業天堂”特點的高水平大學科技園,成為浙江區域經濟發展乃至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個可持續發展驅動源,成為浙江省省屬高校創新創業提供良好的環境和平台。

浙江省國家大學科技園組織機構

浙江省大學科技園領導小組
浙江省大學科技園領導小組由浙江省政府、杭州市政府、浙江省科技廳、浙江省教育廳和共建單位的有關領導組成,副省長任組長,杭州市市長任副組長。科技園領導小組負責協調地方政府、高校和科技園各方關係,宏觀指導科技園的建設與發展。
浙江省大學科技園領導小組辦公室
浙江省大學科技園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由浙江工業大學、浙江理工大學、中國計量學院、杭州市江乾區政府的有關領導組成。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浙江工業大學。辦公室作為大學科技園領導小組的執行機構,負責科技園重大問題的決策和協調,直接領導大學科技園的建設和發展。
浙江省大學科技園管理委員會
浙江省大學科技園管委會由共建四方派員組成。管委會作為浙江省大學科技園的行政管理機構,負責制訂大學科技園的發展規劃,研究提出促進大學科技園發展的政策與措施,負責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協調政府有關職能部門與園區企業的關係,負責入園項目的審批、考核、種子資金髮放等各項管理工作。
浙江高校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
浙江高校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是由共建四方共同出資1800萬元組建而成的,其中浙江工業大學出資900萬元,杭州江干科技經濟開發公司出資500萬元,浙江工程學院和中國計量學院各出資200萬元。公司代表科技園對外行使法人職能,完全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運作,實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各股東以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負責科技園的經營管理,承擔園區建設、中介服務、物業管理、招商引資、技術轉讓等項職能,為科技人員營造一流的創業環境,為入園企業提供工商註冊、税務登記、法律諮詢等全方位的服務。通過開發經營,實行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從而為園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浙江省國家大學科技園共建單位

浙江省國家大學科技園浙江工業大學

浙江工業大學坐落於風景秀麗的杭州市,始建於1953年,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創立的浙江中等工業學堂,先後經歷杭州化工學校、烏溪江化工學院、浙江化工專科學校、浙江化工學院、浙江工學院和浙江工業大學等發展階段。已發展成為以工為主,文、理、法、經濟、醫藥、管理、教育等兼容的綜合性省屬重點大學,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博士後流動站、博士、碩士學位和MBA授予權、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碩士研究生免試推薦權和外國留學生、港澳台學生招生權。
學校現有三個校區,共佔地面積3200餘畝,校園建築面積84萬平方米。學校設有二十一個學院兩個部:即化學工程與材料學院、機電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經貿管理學院、建築工程學院、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職業技術教育學院、人文學院、藥學院、理學院、法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學院、健行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之江學院、成人教育學院、國際學院、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軟件學院、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社會科學部、體育軍訓部。學校目前有在校全日制本專科學生28000餘人,研究生1600餘人。學校教職工2800餘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教師800餘人,共享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4 名。學校現有博士點12個、碩士點71個,本科專業52個。學校固定資產總值18.2億元。圖書館面積3.2萬平方米,藏書(含電子圖書)280餘萬冊,中外期刊17000餘種。
學校始終把主動適應浙江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作為辦學宗旨,努力把我校建設成為浙江省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基地和工程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基地,向建成國內知名的綜合性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發展目標邁進。通過多年的努力,學校實現兩個轉變,即在辦學結構上從單一的工科門類向綜合性高校轉變,學校設有理、工、文、法、經濟、教育、管理、醫藥等八個專業門類;在辦學內涵上從教學型向教學科研型轉變,學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有較大提高,現擁有 “綠色化學合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機械製造及自動化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1個博士後流動站,7個省級重點實驗室、研究所(中心),7個省重中之重學科,2個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1個省級重點學科。 先後有250餘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省部級科技發明獎和科研成果獎,其中國家發明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10項,獲准專利280餘項,近五年,科研經費到款數平均以每年近3000萬元的速度穩步增長,2005年度經費到款數達2.43億元。學校在抓工程開發的同時還注重學術研究,2004 年被國際上SCI、EI、ISTP三大索引機構摘錄的論文數分別為135篇、72篇、65篇,國內排名分別為第55、62和52位。學校始終堅持把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放在首位,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以培養工程創新人才為核心,重視基礎理論教學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深化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多次在國際、國內各類大賽中取得優良成績,獲得國家級大獎。2005年,獲第九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 項,總體成績列全國高校第11名;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電子設計競賽等比賽一、二、三等獎58項;獲全國大學生田徑、武術、定向金牌7枚,銀牌12枚和銅牌6枚,並獲浙江省首屆大學生游泳錦標賽團體冠軍。學校被教育部批准為第二批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訓基地,第三批全國教育技術培訓中心。學校畢業生以基礎紮實、工程技術開發能力強而普遍受社會歡迎,許多畢業生已成為現代化建設的骨幹,為國家特別是浙江省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對外交流活動日趨活躍,已與美、英、法、德、日、比、澳、俄等國家的28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協作關係,開展學術交流、聯合辦學、科學研究等活動。學校招收了來自15個國家、地區的留學生,學習漢語言、中國文化及本科專業課程。
學校校辦產業走與學科建設和科研開發相結合的發展之路。以學校科技成果為依託的校機械廠、化工廠、化工設備廠被確定為浙江省校辦產業骨幹企業,化工部建設司定點產品生產企業。學校後勤順應社會化改革潮流,優化、調整發展投入,組建了後勤集團公司,按企業化經營、社會化運作,建立滿足辦學需要的市場化、社會化後勤保障系統和服務體系。
學校各項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先後獲得"全國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等學校"、"全國先進教務處"、"全國高等學校科技管理先進單位"、"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分配先進集體"、"浙江省模範集體"等榮譽稱號。

浙江省國家大學科技園浙江理工大學

浙江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特色明顯,優勢突出,理、工、文、經、管、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現為中央和浙江省共建共管、以浙江省為主管理。學校坐落在經濟繁榮、人傑地靈的歷史文化名城杭州。1999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由原浙江絲綢工學院更名為浙江工程學院。2004年5月,經教育部同意,學校更名為浙江理工大學。
學校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前身蠶學館創辦於1897年,為我國最早創辦的新學教育機構之一。1959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79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8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經教育部批准獲得副教授任職資格評審權,1995 年開始與浙江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同年獲准招收外國留學生和港澳台學生,1999年獲得同等學力在職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2001年獲得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已形成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多層次以及公辦教育、民辦教育、國際合作教育等多形式的辦學格局。
學校佔地面積2100餘畝。學校下設17個學院(教學部)和1個獨立學院,現有45個本科專業,其中省重點專業6個,擁有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0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工程碩士領域。現有在校研究生和全日制本科生18,000餘人,成人教育與繼續教育學生 2000餘人。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全校教職工1500餘人,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教師400餘人,其中正高職稱教師127人,有全職在校工作院士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3人,博士生導師19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1人,省 “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層入選者2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教師30人,還有共享院士16人,並聘有一批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為兼職教授。
學校始終堅持以育人為根本,以教學為中心,大力弘揚百年辦學所形成的“求知求實、創新創業”的優良傳統和“團結、求實、勤奮、進取”的優良校風,形成了“開放式、交叉型、工程化”的辦學模式和顯著特徵。學校近五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4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1項。有一大批學生在全國、省、市級各類重要學科競賽及國際服裝設計比賽中取得佳績。畢業生以基礎紮實、作風嚴謹、創新創業能力強而深受社會歡迎,學生遍及全國各地及世界許多國家。近幾年學校本科學生錄取分數線和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一直名列浙江省高校前列。
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科研工作為重點,學術水平不斷提高。在眾多領域完成了一系列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和國家、省部基金科研項目,學校近五年獲各類科研獎勵120餘項,其中國家級獎項3項,包括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獎勵20餘項。在研科研總經費超億元,並與全國數百個企業建立了穩定的科技合作關係,科技工作綜合指標一直穩居於全國同類院校和浙江省屬高校的先進行列。
學校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每年派遣教師出國進修、講學、合作科研及參加其他學術活動,與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保持密切的協作關係,積極探索“3+2”高層次人才培養模式,建立聯合研究中心,邀請外國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國際化辦學特色日益明顯。
有着百年輝煌歷史的浙江理工大學,在新世紀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全校師生正滿懷信心,齊心協力,埋頭苦幹,開拓創新,不斷推進學校朝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大學闊步邁進!

浙江省國家大學科技園中國計量學院

中國計量學院地處浙江省省會城市——杭州市,始建於1978年,是我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行業唯一的本科院校,擁有碩士學位授予權。中國科學院院士母國光教授任名譽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莊松林教授曾任學院院長,現任院長林建忠教授。
學校面向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生源一直十分充裕,為第一、二、三批錄取院校。現建有14個碩士點,設有13個二級學院和教學部,建有八大學科門類38個本科專業,擁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13900餘人,研究生100餘人,各類在冊成教生3400餘人。在編教職工近1200人,其中專任教師近800人。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師中有國家級和省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2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佔教師總數的78%,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的教師佔教師總數的40.08%。學校還先後聘請了兩院資深院士王大珩、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星旦、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同保等9位院士和知名專家、教授為客座教授、兼職教授、名譽教授,定期來校講學,為確保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注重培育學科特色。現有國家局級重點建設學科4個、省級科技創新基地1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省級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省級重點專業4個。學校還先後與美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的科研院校及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建立了學術交流、師生互培關係。
學校牢固樹立教學的中心地位,擁有計量、標準化、質量工程、質量管理、檢驗檢疫、安全工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推行學分制、彈性學制、主輔修制和雙學位制,設立課程建設專項經費,實行校際聯合選課,舉辦試點班,致力於培養“懂管理的工程技術人才”和“懂工程技術的管理人才”,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一直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是在浙高校擁有入滬綠卡的5所高校之一,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尤其是標準、計量、檢測、質量管理行業、信息產業和軍工系統等的好評。
校新建校區坐落在杭州市下沙高教科技園區,佔地1180畝。擁有現代化的教學科研設施完善的校園網絡,實行自動化辦公,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1億多元,館藏圖書135餘萬冊,長期訂閲中外文期刊2800餘種。校園設計新穎、獨特,建築風格簡潔、明快,校園環境幽靜、優美。2002年4月,李嵐清副總理在視察我校時指出:“這是一所現代化的大學,一定要把它辦好。
回顧歷史,成績斐然;展望未來,前景光明。當前,全校上下正朝着學校第一次黨代會提出的“將學校建設成為國內知名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奮鬥目標而不懈努力。

浙江省國家大學科技園江乾區

江乾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東部,東毗“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的錢塘江,西依“水光瀲灩、山色空濛” 的西子湖,全區面積210.22平方公里,人口26.64萬,下轄4個鎮、4個街道。
江乾區歷史悠久,物產豐富,人文薈萃,風光秀麗,是杭州最古老的城區之一。當年,在煙波浩渺的錢塘 江上,從上游運來的木筏連天,在陽光照耀下金黃一片,無邊無際,故有“金江干”之稱。
江乾區是杭州市重要的交通樞紐。蕭山國際機場峙江相鄰;滬杭甬高速公路和滬杭、浙贛、杭甬、杭長鐵 路在此交匯;錢江二橋、錢江三橋在此接壤;杭州火車東站和汽車東站均位於境內;雄偉的三堡船閘,溝通了 京杭大運河與錢塘江的水運交通;現代化的電力、通訊、供水、污水處理設施,使江干成為投資者的天堂。
改革開放以來,江乾區經濟插上了騰飛的雙翼,社會生產力得到空前的解放,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成為杭州市的經濟強區。精神文明建設呈現勃勃生機,科技、教育、文化、體育和衞 生等各項事業日益繁榮,物阜民豐,人民安居樂業。
杭州“城市東擴”戰略的實施和“錢塘江時代”的到來,給江乾區帶來了不可多得的發展機遇,規劃建設 中的杭州市政府大樓、杭州大劇院、會展中心等都集中在這裏,江干將成為杭州大都市的中心區。杭州高新技 術產業開發區江干科技經濟園和杭州私營經濟園區以及毗鄰的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之江旅遊度假區、下沙高 教園區的建設和中心城區的區域優勢,為江干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優越的交通條件、堅實的經濟基礎、 豐富的沿江資源、良好的投資環境,展現了江干新一輪發展的廣闊前景。
“開發的江干、投資的熱土”。江干人民將牢牢把握歷史賦予的嶄新機遇,不斷開拓進取,加快發展,把江干建成現代化城市中心區。江干人民熱忱歡迎海內外企業來我區投資發展,攜手合作共創輝煌明天。

浙江省國家大學科技園園區事記

002-2-28 浙江省大學科技園籌備會議在江乾區政府舉行。
2002-3-20 浙江工業大學、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浙江工程學院、中國計量學院、江乾區政府簽定了“共建浙江省大學科技園協議書”,明確了省大學科技園落户在江乾區。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孔祥有、杭州市副市長丁德明出席了簽約儀式。
2002-4-29 省委副書記李金明對省大學科技園建設作出批示:“浙江省大學同地方合作,共建科技園,有利於雙方發展,應給予積極支持。”
2002-5-8 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對大學科技園建設作出批示:“江乾區同四所高校共建科技園是一個創舉。市級各有關部門應給予大力支持,望科技園加快啓動,早見成效。”
2002-6-28 浙江省大學科技園工作小組進駐園區辦公,浙江省大學科技園各項工作正式啓動。
2002-9-27 由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工程學院、中國計量學院、杭州市江乾區人民政府“三校一府”聯合發文,成立浙江省大學科技園管委會。
2002-10-14 省科技廳、教育廳聯合發文,批准浙江省大學科技園為省級大學科技園。
2002-12-18 浙江高校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召開,選舉馬淳安為董事長。
2003-2-8 浙江高校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元芳到任。
2003-3-21 科技部高新司楊鹹武處長應邀來園區檢查指導。
2003-7-26 國家大學科技園評估專家組一行五人來園區指導。
2003-8-12 省政府成立浙江省大學科技園領導小組,由副省長王永明任組長,杭州市市長茅臨生、省政府副秘書長王小玲、省科技廳廳長蔣泰維、省教育廳廳長侯靖方任副組長,成員有省科技廳、省教育廳和共建單位主要領導擔任。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浙江工業大學,辦公室主任由浙江工業大學馬淳安副校長兼任。
2003-8-29 國家科技部副部長馬頌德在省科技廳廳長蔣泰維、副廳長沈廣堯等領導的陪同下,考察了浙江省大學科技園的建設情況。
2004-4-2 科技部高新司徐祿平處長前來考察指導工作
2004-5-10 省科技廳經過研究討論,同意將浙江省大學科技園列為省級重點孵化器。
2005-4-30 章猛進、茅臨生兩位省長對用地指標問題做了批示。
2005-10-15 科技部高新司徐祿平處長前來考察指導工作。
2005-11-7 在浙江西子賓館召開浙江省大學科技園評估會議,科技園通過科技部、教育部組織的國家大學科技園評估專家組評估。
2005-11-22 茅臨生副省長視察大學科技園,現場考察了園區部分在孵企業和研發大樓建設工地,在江干科技經濟園管委會會議室召開座談會。
2005-12-7 科技園組織對浙江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進行調研
2005-12-20 被國家科技部教育部正式認定為國家大學科技園。
2005-12-22 調整浙江省大學科技園領導小組成員,由副省長茅臨生任組長杭州市市長孫忠煥任副組長。
2006-4-7 召開第二屆董事會會議,調整和增補董事,決定開始浙江高校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的聘任工作。
2006-4-30 聘任邵林為浙江高校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2023-5-16 浙江省國家大學科技園(臨平)正式開園。 [2] 

浙江省國家大學科技園績效評價

2021年10月21日,科技部、教育部發布國家大學科技園績效評價結果,該科技園被評價為良好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