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浙江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系

鎖定
浙江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系於1985年重建。原名食品科技系,1998年四校合併成立新浙江大學後定名為食品科學與營養系。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下,得到了快速發展。198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94年被確定為浙江省重點扶植學科,1996年獲食品科學博士學位授予權,為國內食品科技領域中最早的碩、博士點學科之一。
中文名
浙江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系
重建時間
1985年
原    名
食品科技系
定名時間
1998年

浙江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系學校概況

浙江大學成立於1897年,前身"求是書院",是中國人最早自己創辦的新式高等學府之一。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的重點大學之一。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浙江大學以嚴謹的求是學風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以執著的創新精神創造出了豐碩成果。
浙江大學師資隊伍整體力量雄厚。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2名,973項目首席科學家9名,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7名。高水平的研究生導師隊伍和良好的科研實驗條件,為開展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 

浙江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系系所簡介

同年列入“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1999年被評為“農業部重點學科”,2001年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食品工業20大科研和教育機構”。2003年獲得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並建立了博士後流動站。食品科學二級學科在國內159家高等院校的食品科學學科綜合評估中,綜合水平名列全國第三。
食品科學與營養系現任系主任應鐵進教授,副系主任葉興乾教授。下設有食品科學與發酵工程研究所(所長何國慶教授,副所長鄭曉東教授)、農產品加工與貯藏工程研究所(所長應鐵進教授,副所長葉興乾教授)、本科實驗分中心(副主任陳忠明高級實驗師)、農業部地方食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負責人朱家進副教授)亞太臨牀營養中心(負責人李鐸教授)等機構。

浙江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系師資力量

食品科學與營養系擁有一支實力雄厚、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學科研人員24人,其中教授8人(45歲以下4人),博士生導師7人,副教授12人,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3人,浙江省中青年學術帶頭人1人。教師中博士學位獲得者比例達到58%。主要學術骨幹中,有多人分別擔任教育部食品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農業部食品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農學會農產品貯藏加工分會常務理事、浙江省食品學會副理事長、常務理事、浙江省食品工業協會常務理事、浙江省啤酒工業協會常務理事、浙江省飲料工業協會常務理事等重要學術職務。

浙江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系研究方向

食品科學與營養系現有五個主要研究開發方向:(1)食品生物技術與發酵功能食品;(2)農畜產品加工利用和動植物功能成分;(3)果蔬採後商品化處理和儲運保鮮技術;(4)食品質量與安全;(5)食品工程裝備與設計和包裝技術。

浙江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系研究課題

食品科學與營養系科學研究活躍,現有在研973課題子專題2項,國家十五重大專項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項,浙江省重大招標課題(單項經費100萬元以上)7項,省部級重點課題20餘項,還有一批橫向開發及國際合作課題。在研課題經費3600多萬元。教師年人均到位科研經費超過30萬元。近三年獲得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三等獎7項。年發表SCI、EI論文20多篇。向社會推出先進適用的應用科技成果40餘項,與上百家企業保持着技術合作關係。本系推出的“啤酒新工藝”、“麥芽生產新工藝”、“竹葉黃酮系列保健食品和新藥開發”、“板栗深加工製品開發和護色留香技術”、“易腐果蔬長途保温運輸技術”等重大成果,產生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果,累計創經濟效益15億元。

浙江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系學術交流

國內外學術交流活躍,年均承辦協辦國內外學術會議1次以上,第八屆國際營養學大會將於2006年10月由浙江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承辦。年派出國外訪問 人員10餘人,接受國外學者來訪近30人次。與柏林工業大學實施學生聯合培養雙學位計劃,與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實行“985工程”共建計劃。還與歐、美、日、澳等國家和地區的一批著名高校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
已招收培養本科生1000多人、碩士生280多人、博士生100多人。畢業生深受社會各界歡迎,本科生一次就業率高達95%以上,研究生就業率一直為10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