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流蘇鷸

鎖定
流蘇鷸,是鴴形目(鷸形目)鵡科流蘇鵡屬鳥類。流蘇鷸是中大型鴴鷸,雄鳥體長約28釐米,雌鳥體長約24釐米。嘴粗短,黑色,腳色多變。上體顏色偏棕黃色,具有山斑鳩般如魚鱗的羽毛,下體偏白。身體粗壯,顯得頭小。繁殖期雄鳥頭、胸部羽色多變,或白色,或黑色,或棕色。 [10]  因其有奢華的羽翼,故得名為流蘇鷸。 [11] 
流蘇鷸繁殖於歐亞大陸北部,越冬於南非、東南亞和澳大利亞。在中國多為旅鳥,春秋季遷徙經過中國西部和東部,部分於南方沿海越冬。繁殖期棲息於凍原濕地及附近,非繁殖期棲息於草地、沼澤、農田、河流、湖泊等水域,少見於海濱。除繁殖期外集羣活動,邊走邊啄食,也在鹽湖中游泳。主食甲蟲、蟋蟀、蚯蚓和蠕蟲等小型無脊椎動物,也吃植物種子。繁殖期在5-8月,無固定配偶,雌鳥常和多隻雄鳥交配,雄鳥不參與築巢、孵卵和育雛。窩卵數通常4枚,孵化期20~21天,雛鳥早成。 [12] 
流蘇鷸是脖子上有一條美麗“領子”的沼澤鳥,英國沼澤地的排幹就導致了絕種。 [13]  流蘇鷸在中國已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14] 
中文名
流蘇鷸
拉丁學名
Philomachus pugnax
外文名
Ruff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鴴形目
鷸科
流蘇鷸屬
流蘇鷸
亞    種
單型種,無亞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2] 

流蘇鷸形態特徵

流蘇鷸
流蘇鷸(5張)
雄性成鳥(繁殖期):面部有裸區,呈黃色、橘紅色或紅色,並有細疣斑和褶皺。頭兩側耳狀簇羽如扇伸展至枕側,在頸側和胸部有十分誇張的流蘇狀飾羽。個體間的飾羽顏色變化很大,有慄褐色、慄紅色、灰白色、白色、淺黃色、黑色泛紫色光澤等。上體的羽色通常與飾羽的顏色相吻合,密佈雜斑。飛羽黑褐色,翼上覆羽多灰褐色,有灰白色羽緣。大覆羽的端部白色,形成一條翼線。腰黑褐色。尾羽灰色。尾上覆羽中央為褐色,兩側白色,且特長,形成明顯的兩條白色橢圓形長條几乎伸抵尾端。腹部白色,但在下胸和兩脅有暗色斑紋。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
雌性成鳥(繁殖期):如同普通的鷸類。個體小於雄性,面部無裸區,頭和頸無飾羽;上體黑褐色,羽緣黃色或白色;頸和胸多黑褐色斑,腹部白色,兩脅有褐斑。
成鳥(非繁殖羽):如同雌鳥,羽色素淡,缺乏飾羽和各種色彩。上體灰褐色,各羽軸區黑暗。下體白色,前頸、胸、兩脅沾灰色。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雄性嘴在繁殖期為黃、橘黃或粉紅色。腿紅色或桔黃色,也有灰綠色(亞成鳥)。
大小量度:體重♂137-232克,♀95-120克;體長♂260-330毫米,♀200-270毫米;嘴峯♂30-42毫米,♀26-31毫米;翅♂167-210毫米,♀132-170毫米;尾♂62-70毫米,♀49-60毫米;跗蹠♂45-55毫米,♀37-47毫米。(注:♂雄性;♀雌性) [3] 
這隻流蘇鷸看起來很像是一位貓王模仿者。很明顯,它頭上造型獨特的額髮可以幫助它在繁殖季節吸引異性。 [4] 

流蘇鷸棲息環境

流蘇鷸繁殖期棲息於凍原和平原草地上的湖泊與河流岸邊,以及附近的沼澤和濕草地上。非繁殖期主要棲息於草地、稻田、耕地、河流、湖泊、河口、水塘、沼澤、以及海岸水塘岸邊和附近沼澤與濕地上。很少到海邊湖澗地帶活動。 [3] 

流蘇鷸生活習性

喜集羣,除繁殖期外常成羣活動和棲息。有時與其他涉禽混合成較大的羣。它們涉入水中啄取食物時,整個嘴深入水裏,甚至把頭也浸在水裏。在東非鹽水湖地區,常常游泳。主要捕食軟體動物、昆蟲、甲殼類等,也食水草、雜草籽、水稻和漿果。常邊走邊啄食。 [3] 

流蘇鷸分佈範圍

分佈於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亞美尼亞、奧地利、阿塞拜疆、巴林、孟加拉國、白俄羅斯、比利時、貝寧、博內爾、聖尤斯特歇斯和薩巴、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博茨瓦納、文萊、保加利亞、布基納法索、布隆迪、柬埔寨、喀麥隆佛得角、中非共和國、乍得、中國、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科特迪瓦、克羅地亞、庫拉索島、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亞、愛沙尼亞、埃塞俄比亞、芬蘭、法國、加蓬、岡比亞、格魯吉亞、德國、加納、希臘、格林納達、關島、幾內亞、幾內亞比紹、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意大利、約旦、哈薩克斯坦共和國肯尼亞、韓國、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拉脱維亞、黎巴嫩、萊索托、利比里亞、利比亞、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馬拉維、馬來西亞、馬裏、馬耳他、馬紹爾羣島、毛里塔尼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摩爾多瓦、摩納哥、蒙古、黑山、摩洛哥、莫桑比克、緬甸、納米比亞、尼泊爾、荷蘭、荷屬安的列斯羣島、尼日爾、尼日利亞、北马里亞納羣島、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帕勞、巴勒斯坦、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波蘭、葡萄牙、卡塔爾、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盧旺達、沙特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塞拉利昂、新加坡、聖馬丁島(荷屬區)、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索馬里、南非、南蘇丹、西班牙、斯里蘭卡、蘇丹、斯威士蘭、瑞典、瑞士、阿拉伯敍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東帝汶、多哥、突尼斯、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干達、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美國、烏茲別克斯坦、越南、也門、贊比亞、津巴布韋。
旅鳥: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澳大利亞、巴巴多斯、百慕大、巴西、加拿大、開曼羣島、哥倫比亞、科摩羅、哥斯達黎加、多米尼加、法羅羣島、格陵蘭島、瓜德羅普島、危地馬拉、冰島、牙買加、日本、韓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列支敦士登、馬達加斯加、馬爾代夫、毛里塔尼亞、毛里求斯、墨西哥、蒙特塞拉特、新西蘭、巴拿馬、秘魯、波多黎各、聖基茨和尼維斯、聖盧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塞舌爾、所羅門羣島、斯瓦爾巴羣島和揚馬延島、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美屬離島、委內瑞拉、維爾京羣島、英屬維爾京羣島、美國。
流蘇鷸分佈圖 流蘇鷸分佈圖 [5]

流蘇鷸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5-8月。營巢於沼澤濕地和水域岸邊。特別喜歡在有草的湖泊與河流岸邊營巢。雌雄鳥之間無固定的配偶關係,不形成對。在繁殖交配期間,雄鳥常聚集在固定的苔原湖邊或其它適合的求偶場進行復雜的求偶表演。在此表演中,一些雄鳥還通過某種姿式,有時甚致通過踢、啄來保衞自己獨自的、大約一平方米左右的“居留地”,而其它處於從屬地位的雄鳥則聚集於周圍。它們豎起耳羽簇和展開飾羽,做出各種姿式,彼此相互向上跳躍,並不斷地爭鬥。特別是當雌鳥到來時,這種活動更為活躍。雌鳥來到求偶場,和一個或多個雄鳥交配後,便離開求偶場獨自營巢繁殖。而雄鳥則繼續留在求偶場,等待前來的雌鳥與之交配,不參與任何孵卵和照護幼雛的活動。通常置巢於草叢中或在有其它植物隱蔽下的地上。通常較為隱蔽,不易被發現。巢實際上很簡陋。主要由雌鳥在地上掘一小坑,內墊以枯草和樹葉。每窩產卵通常為4枚,偶爾3枚。卵的顏色為橄欖褐色、黃褐色、淡綠色或淡藍色,被有褐色或灰色斑。卵的大小為39-48×28-33毫米。雌馬孵卵,孵化期20-21天。 [3] 

流蘇鷸保護現狀

流蘇鷸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 [2] 

流蘇鷸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6]  (注:流蘇鷸圖冊網址 [7] 
2022年9月,流蘇鷸現身石獅濕地公園保護區,為泉州記錄的鳥類再添一員。2022年9月6日,流蘇鷸被記錄為泉州市第333種鳥類。 [8] 
流蘇鷸現泉州 流蘇鷸現泉州 [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