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流芳園

(美國流芳園)

鎖定
流芳園是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馬力諾郊區的一出旅遊景點,該項目建在亨廷頓圖書館、藝術收藏館和植物園的12英畝土地上。
中文名
流芳園
地理位置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馬力諾郊區
面    積
12 公頃
著名景點
“愛蓮榭”
“水雲廊”等

流芳園地理位置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馬力諾郊區,坐落着一座寧靜的花園,它用優雅而偉大的中國古代文明,將植物、詩歌及散居的海外華人聯繫起來。美國《洛杉磯時報》2月17日刊發一篇題為《亨廷頓圖書館落成新的中式園林》的文章,介紹了在美國加州開啓的這座中國文化之窗。

流芳園特色景點

歷經十餘年的籌備與建設,北美最大的中式公園“流芳園”2008年2月23日正式向民眾敞開大門。
充滿詩情畫意的“流芳園”初次亮相即吸引了大批民眾前來遊園。“玉茗堂”、“三友閣”、“愛蓮榭”、“水雲廊”等一個個充滿中華傳統文化韻味的建築令遊客駐足欣賞、拍照留影。一對年輕的華人夫婦告訴記者,他們兒時就從香港來到美國生活,曾經到中國旅遊,看過江南園林,看到流芳園覺得很親切,很有中國味道,以後會經常和家人一起來遊園。

流芳園佈局規劃

遵循中國蘇州園林建築風格的流芳園坐落於洛杉磯近郊聖瑪利諾市亨廷頓圖書館內。流芳園規劃面積十二英畝,已建成的一期工程佔地三點五英畝,一期工程耗資約一千八百萬美元。流芳園內水榭、亭台、拱橋、長廊、漏窗、怪石等等……傳統蘇州園林的建築元素應有盡有。七座亭台樓閣、五座石橋圍繞着一點五英畝的人工湖傍水而建。園內草木蒼翠,花香四溢。精緻優美的園林建築與周圍自然環境共同構成充滿詩情畫意的迷人景觀。流芳園尊崇“移步換景”的中國園林佈局原則,當遊客沿着園中小徑在亭台樓閣間漫步時,每到一個角落都能看到新的景緻。
為了讓流芳園保持蘇州園林的原汁原味,設計施工人員主要由來自蘇州園林建築公司的能工巧匠擔任,主要建築材料都從中國採購,前後從中國運來一百多個集裝箱的建築材料,僅太湖石就多達八百五十噸。在最關鍵的園林建設階段,五十多名蘇州園林設計師和工程師歷經六個多月的打造,終於成就了這座地道的中國園。
“流芳園”位於全美著名的亨庭頓圖書館內,該館集珍奇圖書、手稿、藝術品收藏和植物園林藝術為一體,由美國著名“鐵路大王”亨利·亨廷頓於一九一九年創建。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亨庭頓圖書館啓動中國園計劃,先後共籌款約二千七百萬美元,二00五年,“流芳園”一期工程正式動工。截至2005年,北美地區已建成六座中式園林,流芳園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個。
“流芳園”一名來自曹植《洛神賦》中的詩句“步蘅薄而流芳”。它按照蘇州古典園林設計,歷時10年,耗資2000萬美元。“流芳園”現佔地3.5公頃,今後還將分3期擴建,總佔地面積將達到12公頃。園內包括亭台、拱橋、長廊、假山等景點,並且都起了富有中國文化韻味的名字,如“玉茗堂”、“愛蓮榭”、“賞魚橋”、“落燕洲”等。

流芳園亨廷頓圖書館

流芳園圖書館歷史

圖書館的創始人亨利·亨廷頓(1850—1927)是那個時代有遠見的實業家,當時在美國有“鐵路大王”之稱。他21歲時開始幫助叔父經營鐵路公司,後定居洛杉磯經營自己的企業,在加州修鐵路,並買下總面積為207英畝的聖馬力諾莊園,如今已利用約90英畝,還有很大部分土地尚未開發。
熱衷於收集世界各地文化精華的亨廷頓在60歲時退休,致力於珍版圖書、手稿及藝術品的收藏。亨廷頓夫婦在1919年時簽署了一份契約,把他們的莊園及館藏轉給一個非贏利的教育託管會,由此創建了亨廷頓圖書館、藝術館和植物園綜合體,並貢獻給了社會。1927年亨廷頓辭世時還留下800萬美元現金遺產,用於圖書館的管理。
亨廷頓圖書館現藏600萬冊珍本藏書及手稿,主要是英美文學與歷史著作,有些有着五六百年的歷史,還有不少16世紀的中國地圖。在珍版館,記者看到了一位葡萄牙地圖專家1547年在印度果阿印製的根據葡萄牙文翻譯的英文中國南部地圖,還有馬可·波羅的第一版中國地圖。
亨廷頓圖書館從1928年起對外開放,1972年以前一直免費,但隨着館務費用日漸增長,開始入不敷出,於是開始收費。圖書館可接待1800名學者在此研究,並有固定會員讀者2.3萬名,每年接待50萬參觀者。

流芳園圖書館現狀

洛杉磯華人社區對亨廷頓圖書館格外關注,因為館內正在興建一個佔地12英畝的中國園林,這將是中國境外最大的中國園林。
亨廷頓本人對古老的東方文化十分嚮往,他一直希望他的莊園能與中國文化有某種聯繫。1912年時,亨廷頓買了一個茶館,後來又增加一些建築,形成了他心目中的亞洲園。園內的一座木橋原為漆成大紅色的中國橋,但到了上個世紀60年代,紅漆完全脱落成了原木色,園子的風格也定格成了日本園,於是圖書館又有了建一箇中國園的念頭。
圖書館助理副館長莫斯爾女士説,建“中國園”一直是圖書館的夢想,但卻缺少啓動資金。1999年,圖書館的一位董事潘納克先生辭世,他在遺囑中留給圖書館1000萬美元,並指名用於造中國園,後來圖書館又得到紐約安泰保險公司的50萬美元捐款。從此時起,圖書館才有了建中國園的正式構想,並與中國蘇州園林建築設計院簽訂了合同,聘請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的陳勁為總設計師。亨廷頓“中國園”的設計力求全面表現中國古典園林藝術,融會江南園林的淡雅和北方皇家園林的氣派,並讓美國民眾領略中國園林的詩情畫意。圖書館的基金與公關部主任舒爾曼表示,我們很自豪能在館內興建中國古典園林,莊園的館藏涉及英美文學、歷史、法國油畫等,中國園林的建成將是亨廷頓莊園的典範。
亨廷頓“中國園”總體設計分春夏秋冬四季,共有九園十八景。一期工程將建夏園、峪園以及湖、池、廊、橋、亭、塔、茶室等景點,並以中國的桃、荷、桂、梅等林木展現四季不同景色。據介紹,夏園是完全按蘇州園林風格設計的,園林的許多細部工藝,如雕刻、窗檁、木樑及瓦片等都將在蘇州製造,以保證原汁原味的蘇州風格。一期工程中亨廷湖裏的石頭要用真正的無錫太湖石。“中國園”建成後中秋可以賞月,春節可以觀燈,還將開辦茶藝等研究會,吸引各方人士前來學習,中國文化在美國的傳播會得到更大發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