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活的形象

鎖定
活的形象(英 life figure;德 lebendige gestalt)德國J席勒用語。指感性生活和理性形式(形象)的統一,用以表示現象的一切審美特性或最廣義的美的概念。在《審美教育書簡》中提出。
中文名
活的形象
外文名
life figure
定    義
指感性生活和理性形式(形象)的統一,用以表示現象的一切審美特性或最廣義的美的概念
J.席勒認為人有三種衝動:感性衝動、形式衝動(理性衝動)和遊戲衝動。三種衝動各有對象。遊戲衝動的對象就是活的形象,它把前兩種衝動的對象,即生活和形象統一起來。生活指現象的質料,是客觀的感性的外在物質方面;形象指形式和思維能力的關係,是主觀的、理性的內在精神和生命力方面。“只有當某物的形式在我們的感覺裏活起來,而它的生活從我們的知性中取得形式時,才是活的形象”。大理石無生命,被藝術家雕琢之後卻可以變成活的形象。活的形象實現了感性和理性、內容與形式、有限和無限、必然和自由、物質與精神的統一。使人由受限制的單純的感性狀態或理性狀態上升到自由的審美狀態 [1] 
參考資料
  • 1.    金炳華等編,哲學大辭典(修訂本) (上、下冊),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06月第1版,第572頁